【國度廣場復興系列】 之七七六 嚴謹的門訓
「使萬民作我的門徒。」耶穌最後頒佈大使命。(太28:19) 「門徒」,英文做「Disciple」,是受過嚴謹訓練、有紀律(Discipline)的人。 大學時,我讀到《聖經》:「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創1:3-4)便寫一封自薦信給伊澤.清吉(S. Izawa)教授,申請師從他做光合作用研究。承蒙他應允,便出國投到他門下。
【國度廣場復興系列】 之七七五 主啊,求祢使用我
「求主使用我。」他露出天真無邪的眼神,述說自己的心願。 我被他那份熱切的單純,猶如自己年輕時的模樣,給深深感動。 「怎樣讓神來使用我?」他問。這是大哉問啊!――不是我們揀選神,是神揀選我們(約15:16),這是永恆的奧秘呢;奧秘事屬於耶和華(申29:29),我這不才牧師怎會知道呢。神要憐憫誰就憐憫誰、要恩待誰就恩待誰(羅9:15),我豈是祂的謀士(羅11:34),像指導教授般,可以幫您寫推薦信呢?
還原基本步 「牧羊人之年」帶失羊回家
聖經記載失羊的比喻,新加坡神之心教會(Heart of God Church)主任牧師陳少豪對於2022年,他的領受是「失羊之年」;他的負擔是「牧羊人之年」—不屈不撓、永不懈怠。在其個人網站上分享2022年度信息—「牧羊人之年」。
【國度廣場復興系列】 之七七四 卡農D大調
祂既然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約13:1) 約翰.帕赫貝爾(Johann Pachelbel)的《卡農D大調》(Canon in D)是我這個五音不全、不識樂譜、音樂門外漢,最喜愛的古典樂曲。曾有一陣子,我瘋狂到整天只播放這首哀淒絕美的樂章、讓自己不知日之所終。
神之心教會牧養迷失世代 「關係」是一切的關鍵
聖經記載浪子回頭的比喻,故事中浪子離家出走,長子留在家中,但二人同樣迷失:迷失於世界及迷失於神的家。新加坡神之心教會(Heart of God Church)主任牧師陳少豪在其個人網站上分享2022年度信息—「迷失的兒子」。
【國度廣場復興系列】 之 七七三 光合作用「反應中心」
「祂既然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約13:1) 卡農D大調琴聲中,讀著羅德立科.克萊頓(Roderick Clayton)生平,一陣感懷溶入手中咖啡,憶起和他在美國康乃爾大學植物系短暫交會的日子。
【國度廣場復興系列】 之 七七二 不以福音為恥
「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羅1:16) 鑒於生命有限、才學疏淺,我把自己的文字事工,如保羅所說的:「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林前2:2),局囿於與基督有關的人事物。
【國度廣場復興系列】 之 七七一 瞧,這個人
彼拉多說:「瞧,這個人。」(約翰福音19:5) 這個「瞧」字,在文法上屬「命令主動語氣」(Imperative active voice)。 當年我的博士論文雖然達不到被頒授1.5個博士學位的水準,在短短4年裡,我居然也發表了11篇論文於國際一流專業期刊上,其中還包括了一篇在最頂尖的《自然》(Nature)雜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