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愛家生命教育》社群媒體的陷阱—孩子的孤獨感與真實自我—朴世光心理師

 
(圖:bluecinema, Canve)
 
文/羅鳳琳採訪報導
圖/受訪者授權使用
 
  「彩虹媽媽說故事」開始於1999年,創辦人陳進隆帶著「改變文化、建造更優質生命信念」的信念,支持前教育部長曾志朗所推動的「生命教育」,研發生命教育教材,並經過3年的準備與改版,2007年正式進入小學實施。截至目前為止,上過說故事與生命教育培訓的家長志工超過2萬人,並願意組織成生命教育志工團隊,每週在校園作生命教育教學,傳遞生命的正向信念。
 
  陳進隆秘書長與謝慧燕副秘書長夫婦,同心推動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彩虹愛家的願景是:「讓家庭關係更親愛,兒童生命更精采。」使命是:讓每個孩子都被優質陪伴,1.推動兒童生命教育。2.經營豐盛生命家庭。3.倡導優質生命信念。

 
謝慧燕副秘書長與陳進隆秘書長夫婦
(圖:「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官網)
 
  在疫情期間,彩虹愛家推出了「隱藏版學分」,以「生命教育」、「青春期教育」、「家庭教育」、「繪本教育」4大主題線上講座,來成為家長和孩子的助力,在疫情期間的學習也不中斷。
 
「隱藏版學分」有4大主題的線上講堂,講員是各領域的學者、專家。
(圖:「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官網)
 
   「隱藏版學分」的「生命教育」講座,8月25日邀請暖心全人諮商中心所長暨心理師朴世光老師於線上分享「社群媒體的陷阱—孩子的孤獨感與真實自我」,朴老師的專業領域在於青少年壓力適應與自我管理、親子關係諮商、創傷及霸凌療癒、恐慌症狀、憂鬱與焦慮心身症治療等方面,她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說明,讓家長明瞭如何來幫助孩子。
 
謝慧燕副秘書長主持會議。
(圖:彩虹愛家臉書直播截圖)
 

朴世光老師
(圖:彩虹愛家臉書直播截圖)
 
   平常所使用的臉書、Instagram,這些社群媒體的創辦人及設計者,主要目標就是希望人能長時間使用社群,而我們自己可能也會發現,這些社群媒體真的不知不覺佔用了我們大量時間,已經滲透在生活之中。
 
  最近有一篇報導,講到社群媒體對孩子造成的負面影響。其中就提及知名藝人吳鎮宇15歲的兒子費曼,他無意間在微博上分享點滴,竟帶來105萬粉絲,但網路上誇他和罵他的人都有,造成他精神上、肉體上的負擔,因此想退出「吳費曼」這個身分和社群媒體。這篇報導就是現代孩子的縮影,有太多孩子及包括我們自己,都受到社群媒體的影響。
 
  今天所要探討的主題有以下方面:
  • 社群媒體的陷阱是什麼?
  • 如何評過度依賴情形?
  • 揭露心理的負向影響。
  • 具體教育孩子的方法是什麼?
 
 

(資訊:朴世光心理師。製表:國度復興合一禱告聯盟)
 
 
  首先針對真實人際互動和社群媒體的差別做釐清。
 
在「人際初識表現」的差別
  在真實的人際互動中,個人的「人際初識表現(第一次見面時的表現),會:
展現個人價值(打扮合宜、互相自我介紹、交換名片、介紹個人專長與優勢),
現個人的重要性(聽到對方的工作、領域,會提供自己能為對方做些什麼,表達出個人善意、幫助、有什麼合作),以維持好形象。在互動中人會給予對方稱讚(外表、專長、成就等),在彼此認同的過程中,產生安全感。在好的互動中,就能繼續經營、建立關係,也會對批評、譏笑特別敏感,會謹慎、小心地互動,這是希望留下好印象
 
  在社群媒體中,也如同參加實際的社交活動、聚會,也會想展現好形象;只是,常會過分展現美好、修圖、吃喝玩樂、功成名就,流於表面化,只追求外在、吸睛酷炫昂貴的物質。在社群中按讚,不像真實互動時的稱讚是有具體的內容和原因,到後來人只會追求讚數,只想被看見,但卻沒有實際的成長。
 
  在社群媒體中,任何人可以隨意、放肆批評,這對青少年在與人初識、認識新朋友的經驗中,會產生挫折。
 
在建立關係上的差別
  在真實的人際互動中,人是因相處而建立由淺到深的關係,彼此互動、觀察、認識對方,會了解一個人的習慣、態度、說話方式、個性、處世能力。
 
  在社群媒體中,大多是自我中心的「說」自己,讓別人以為他是什麼樣的人,例如:說自己是勤奮、努力的人,但事實上他可能長時間在房間裡打電動。對青少年而言,很容易別人說什麼他就相信什麼,但其實這不見得是真實的生活面。
 
  在真實的人際互動中,會因為兩人的差異而需要溝通;但在社群媒體中,常流於隔空喊話,會Po一些刻意讓人嫉妒或、沮喪的照片,或想要發洩的詞句。例如:一個在餐廳打工的年輕女孩,把對老闆和餐廳的抱怨post在網路社群上,卻沒有和老闆溝通她覺得不合理的做法,她認為po文就是已經表達了,但其實並沒有真正解決問題。
 
一、社群媒體的負面影響
  朴老師在一次大專院校的演講中,對現場60位18-25歲的青少年進行調查,是否覺得社群媒體對他們有負面影響,沒想到大部分的青少年都認為有。其中有90%認為有以下6項相同看法:
1. 「Po文都蠻假的,我並不知道這個朋友到底好還是不好。」
2. 「很快地按了讚,卻少了真正的關心。」
3. 「過生日的時候,得到制式的留言,取代了用心準備的生日禮物。」
4. 「很多人在Instagram隱藏真實身分,用小號罵人、開砲。」
5. 「朋友聚餐時,變成一直在擺盤、拍照、低頭用手機,不是在關注朋友。」
6. 「只關注手機,忽略了當下和別人的交流。」

 
青少年認為社群媒體的優點
1. 大概知道朋友在做什麼,但不一定真實。
2. 對不善言辭的人,交友比較容易,但見面又是另一回事。

 
總結:還是想回到面對面的真實互動關係。
 
 
二、社群媒體的陷阱
1. 流於表面化
 
2. 不知道到底在「讚」什麼,無法有意義的自我肯定
 
3. 好逸惡勞
  很多人Po在社群上的成功,事實上是「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但青少年常常只看見成功的結果,卻忽略了他背後所付出的努力,以為得來很容易,產生了「別人有,為什麼我沒有」的感受和想法。
 
 
三、臨床評估過度依賴的情形
  朴老師在臨床上用以下幾項,來做為評估是否過度依賴社群媒體的情形。
 
□ 現實生活曾有被排擠、霸凌的經驗
□ 對課業學習沒有興趣、感到焦慮
□ 對自己不滿意、沒有自信
□ 焦點在社群交友,取代了真實交友
□ 和現實生活的關係相處,不太知道要說什麼
□ 覺得隨時需要check社群
□ 覺得別人的生活比自己的有趣
□ 空閒就拿手機刷影片(手機成為安慰劑、安全依附依賴)

 
  如果勾選5項以上,大致上就有過度依賴社群媒體的情形。
 
  青少年如果依賴社群媒體,嚴重的情況可能變成拒學,或衍生成焦慮症、憂鬱症、恐慌症。
 
四、揭露心理的負向影響
  依賴社群媒體,猶如一座冰山,人使用手機的方式,或青少年使用社群、依賴影片的行為,像冰山露出水面上的一小部分;但人心裡的經歷,卻像是冰山在水面下很大的一部分,有比較心、孤獨感、不滿足、不安全感、焦慮感、FOMO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
 
五、教育孩子使用社媒的五大方向
1. 評估使用情形。可以參考前述的臨床評估。
 
2. 適時讓孩子認識社媒隱藏的危機。要幫助孩子能認知到上述的社群媒體3個陷阱。
 
3. 教導孩子社媒不是真實的生活
 
4. 討論使用的時間和方法
 
5. 鼓勵培養個人興趣和發展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會有實際上的困難,例如:鼓勵孩子培養興趣,孩子會回說他的興趣就是手機。所以以下有具體的4個做法來協助家長。
 
六、具體做法
1. 堅定的限制使用:小學階段不使用社群、影片內容的選擇、APP偵測時間、在參與事情時不使用、不在房間充電、手機不使用社群。
 
  必須堅定、不妥協地加以限制。在學校中有愈來愈多的孩子有ADHD的問題(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以及大腦神經(抽搐、神經放電)的問題,都是與使用手機、網路相關。
 
 2. 確認使用目的:不轉移使用其他平台、聚焦使用社媒的原因和方式。
  在疫情期間,因為在家上課的關係,有些小學生就非常會使用電腦、email和上網,家長們需要確認孩子使用電腦、網路的用途,也要隨時監看,他們是否會切換到其他網頁去做不相關的瀏覽或遊戲。
 
  對於使用社媒的孩子,要幫助他們確認是與哪方面朋友的互動、如何和朋友之間尋求情感支持、使用社媒要做有意義的表達。
 
3. 設定生活目標:面對真實生活裡的挑戰,一步一腳印有意義的成長。
  真的遇到孩子對社群、網路產生依賴,而對課業產生抗拒、焦躁的時候,父母一定要花時間陪伴孩子,真的陪伴孩子去培養出其他的興趣。
 
4. 學習真實生活裡的社交互動方式:面對面、認識對方性格興趣、表達想法、溝通合作、參與健康活動。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