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商討教育現場 校園禁用手機緩行

【綜合報導】教育部長近月與教師舉行諮詢會議,商討教育現場問題,我國教師荒尤其嚴重。此外,教育部也決議校園禁用手機暫緩推行。
教育部長近月在北中南與高中、國中及國小現場教師舉行了3場諮詢會議,商討教育現場問題:行政減量、代理教師權益、職務加給及濫訴氾濫。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批評座談會避談「教師荒」問題,促請有關當局提出具體解難對策。
114新學年已過了2個星期,但全台中小學教師合計尚缺約2600人。雙北地區尤其嚴重,開學前仍有近300名空缺,3年來的申請調出人次逾2,000,主要原因為生活成本高、工作壓力大,代理教師待遇不友善等。6都中,部分縣巿職缺無人問津,專科教師需要提前甄選搶人,甚至延攬退休教師應急,突顯年輕師資嚴重不足。
教育部早前規畫百億預算,挹注高教人才及校務經營,針對國家重點領域和理工來發展。教育部也在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時表示,打算從115學年度起,用彈性聘用的方式,開放給具半導體AI相關經驗的人,到中小學當專業或技術教師。此時,《財政收支劃分法》仍在爭議,地方政府預算尚待編列。

校園禁用手機
我國教育部原於5月決議在新學年推動手機禁令,為蒐集各界意見,審慎研擬方案,教育部決定校園手機管理規範暫緩推行。
全球約有4成國家實施校園禁用手機,而在今年,南韓及芬蘭加入陣線,法國更加強力度執行,規定所有中學生在上課時必須將手機放在儲物櫃、書包或封閉口袋中。有關禁令旨在提升學生的專注力與學習,避免他們陷入失眠、焦慮等問題。
根據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有超過5成學校領導表示,使用手機對學習成績有負面影響,甚至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專注力持續造成負面影響。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23年全球教育監察報告》(2023 Global Education Monitoring Report),比利時、西班牙和英國幾間學校實施禁令後,學習成果獲得改善。根據伯明翰大學新近研究顯示,長時間使用手機及社交媒體確實與成績、睡眠質素、運動量及行為障礙息息相關,但校園禁用手機並不代表降低孩童使用3C產品時間,必需有更全面的策略管控。
禱告焦點:
1. 求主幫助我國教育部及學校配合發展長遠教育路向,有智慧地解決少子化、城鄉差距及教師荒等問題。
2. 求主幫助教育部及學校制定合宜校園手機管理政策,並與家長互相配合,幫助學生平衡發展。

國度復興合一禱告聯盟(原《國度復興報》)Facebook粉絲專頁
國度復興合一禱告聯盟(原《國度復興報》)Instagram
國度復興合一禱告聯盟 YouTube頻道
國度復興報 LINE官方帳號
國度復興合一禱告聯盟 LINE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