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哈戰爭結束 學生面臨復課挑戰

【綜合報導】經過2年的戰爭,大約2萬名以色列學生重返北部邊境復課,當地學校系統卻瀕臨崩潰,加上政府預算遲遲未能撥付,教育工作者和家長都感到沮喪,而加薩兒童同樣面臨學習困境。
以色列北部學生在學術、情感和社交上都有所掙扎,加上師資不足,學校難以運作。加利利西部什洛米鎮(Shlomi)一位教師表示,由於人手短缺,學生不得不提早放學。孩子們的學習上遲了好幾年,難以養成上課的習慣,老師還得面對學生的心理問題。這些問題只屬冰山一角。由於戰事結束,支援人員已經離開,部分教職由退休教師以志工身分擔當。
基里亞特什莫納市(Kiryat Shmona)副市長兼教育專員薩拉布(Refael Salab)形容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教育挑戰。例如四年級某些學生已能閱讀,其他學生卻完全不識字,即使是最好的老師也會崩潰。此外,政府延遲撥付預算也造成極大的壓力,情形就好像是在重症監護病房懇求支援,醫生卻在病房外爭論不休。
早前9月,教育部宣布北部社區95%學生復學,並批准了一項為期5年、合共14 億舍客勒(折合近3千萬台幣)的教育撥款方案。家長協會負責人布克里斯(Golan Bukhris)和市議會負責人倫格爾班(Asaf Lengelban)皆證實這些資金至今未轉撥。部分家庭因父母離婚、失業或失去撫養權仍然得不到援助。
基里亞特什莫納市副市長兼教育專員薩拉布(右)形容以色列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教育挑戰。圖:facebook@refael.salab另一方面,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估計,在60萬兒童中,只有10萬加薩名兒童能夠重返校園,因為學校仍待修復。該基金會發言人克里克克斯(John Crickx)盼望孩子盡快重返校園,不僅關係到教育,而且也影響到他們的心理健康。
空間不足是一大障礙,因為許多學校被用作收容難民。另一個挑戰是運送物資,包括混凝土和基本文具等等。由於失學已久,很多學生已把學習過的東西忘記得一乾二淨,也有家長寧願將孩子留在身邊,不敢冒險上課。
我國與佩雷斯學術中心(Peres Academic Center)合作,啟動獎學金計畫。駐以色列大使李雅萍表示,我國採取果斷行動幫助受害者。儘管兩國相距甚遠,卻共享價值觀,結成夥伴。台灣視此獎學金為對兩國未來的人力資本投資。
自以哈衝突以來,我國已向以色列國防軍和有需要的家庭捐贈 7 萬美元。佩雷斯學術中心執行長稱讚李大使,我國所提供的超越經濟援助,更是情感上的支持。
禱告焦點:
1. 求主幫助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兩地學生復課,給政府智慧提供足夠資源教育下一代
2. 求主醫治孩子們在戰爭期間所承受的壓力和創痛,使他們能夠恢復正常的家庭和校園生活。
許多加薩兒童至今仍然失學。圖:facebook@StandWithGazaNew國度復興合一禱告聯盟(原《國度復興報》)Facebook粉絲專頁
國度復興合一禱告聯盟(原《國度復興報》)Instagram
國度復興合一禱告聯盟 YouTube頻道
國度復興報 LINE官方帳號
國度復興合一禱告聯盟 LINE社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