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上房門,讓祂為你開門

  
 
  Adriana牧師在合盼靈糧堂(The Hope)主日信息分享基督徒如何將禱告從宗教儀式轉變為與神持續且深度的親密關係,從而經歷屬靈的權能、平安,改變眼光。
 
「凡事禱告」的革新

  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
腓立比書4:6-7
 
  Adriana牧師引用了腓立比書4章6至7節作為基礎,強調基督徒應當「一無掛慮」,凡事藉著禱告和祈求,懷著感恩將需要告訴神,便可經歷那「超越人所能理解的平安」來保守我們的心思意念。她過去認為,禱告只是早、午、晚的例行公事,但被一位牧師提醒:這樣的禱告是「不夠的」。神所期望的禱告是「凡事」,意味著每天每時每刻,心裡都要與神連接,不斷將意念交給祂。

  為此,她開始操練持續的讚美和禱告。每天早上讀《詩篇》,並按著《詩篇》的經文向神禱告,為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情獻上讚美。凡事禱告的目的,並不是走投無路才開始求告,而是讓我們的每時每刻的心思意念都被神掌管,與神保持經常的對話。
 
  持續操練的結果是眼光的轉變。神啟示她「往下看」,看到陌生人也是祂所創造的。她開始學習用神的眼光來看待與她有張力的人,理解他們背後的動機和真正的需要。禱告是一個機會,讓神來左右我們原本的眼光,幫助我們提升到祂的層次,用祂的眼光來看待事情和困難。

 
 
禱告的本質:親密關係與高舉神的前提

  Adriana牧師指出,今天許多信徒認為自己的禱告「不夠漂亮或不夠標準」而不敢禱告,甚至不敢在人前禱告。然而,我們必須知道:禱告的本質不是宗教儀式,而是親密關係,是與神關係的連結,神非常喜愛我們來到祂面前向祂求
 
  世界的價值觀是教導人靠自己,但神的心意是要我們倚靠祂。我們禱告的原因不是因為神不知道(神是全知全能的),而是因為「我們不知道」——我們不知道神最好的做法、時間和計劃。如果我們不與神連結,就會困在問題中,被焦慮和壓力不斷壓垮,無法活出自由的生命。
 
  當耶穌說:「奉我的名,不管求什麼,我必應許」這個應許是有前提的。主禱文的順序是先「高舉神」—「願人都尊祢的名為聖,願祢的國降臨。」最後以「國度、權柄、榮耀全是祢的」作結束。這意味著:當我們高舉神時,神的渴望會變成我們的渴望
 
  當基督徒在禱告中高舉神後,即使問題沒有解決,內心也不會再被問題困擾。與神面對面聊完後,即使問題如灰塵般還在,但它已無法困擾我們;當經歷到神「最完全的愛」時,世人愛我與否便不再重要,世上的一切也無法真正滿足我們。
 

 
禱告的深度與傾倒真實自我

  Adriana牧師強調,比起追求禱告時間的長度,更應追求關係的深度。深度不是靠背誦經文或查考規條,真正的深度是將自己的心「完全打開,傾倒在神的面前」。老夫老妻每天在一起各自滑手機,不代表有真實的關係。許多基督徒只為別人代禱,卻不敢處理自己內心最核心的議題,害怕「屬靈的面具」被揭穿。
 
  她鼓勵基督徒要誠實,傾倒出自己的破碎、軟弱、甚至邪惡的意念(如痛苦、不甘、驕傲、嫉妒)。神接納我們每一個破碎的禱告和痛苦的嘶吼。祂知道我們是「容器」,只有將裡面的痛苦倒空,才有空間裝進祂的話語、真理和心意。
 
  此外,神渴望與我們有對話,而不是只讓我們接「聖旨」。例如舊約中的摩西和亞伯拉罕與神「討價還價」,說明神渴望與我們建立一個真實的關係,祂不只要我們表面順服,而是要我們真心將主權交給祂。

 
 
禱告改變我們的眼光,參與神的計劃

  當我們願意與神深度對話,神非常渴望將自己的心意啟示給我們。Adriana牧師以自己手指燙傷的經歷作比喻,指出現代基督徒似乎會想「切割」受傷、軟弱跌倒的肢體或不認可的教會。然而,神看我們為一體,我們的職責是抱著軟弱的肢體來到神面前求醫治。對齊神的心意的禱告,是神非常喜悅的禱告,會帶下恩膏與恩寵。代禱的喜樂不是來自被代禱者的感謝,而是來自於與神更親密的關係和對祂心意的了解。
 
  Adriana牧師也分享她為一位糾結長達十年的小組成員受洗代禱的見證。當她抓住神「他的生命已在我手中」的應許後,她的禱告從催促神,變為信任神有「最好的時間和預備」。她強調,當我們認出神的應許和話語時,我們是站在地和天中間,帶下神的權柄到這個世界。禱告會讓我們被提升到神的眼界,改變我們面對一切事情的態度和方式。
 

 
禱告卸下重擔壓力.勝過屬靈爭戰

  神要我們凡事去禱告,是為了挪去我們的重擔和壓力。憂慮過度是提醒我們需要進入到內室去禱告了。聖經應許:「把你的重擔卸給耶和華,祂必扶持你,祂絕不讓義人跌倒。」。我們的責任是抓住這個信心去禱告,而不是掌控神必須按我們的期待做事。
 
  禱告能帶來能力勝過屬靈爭戰。Adriana牧師分享曾到印尼服事,當地充斥神像、祭拜的屬靈氛圍。她因疲累而省略敬拜,在夢中被神啟示:如果我們不邀請神同在來保護,即使住在五星級飯店,在屬靈世界裡也如同「睡在公廁裡」一樣危險。禱告可以織出一張「屬靈防護的網」來保護我們。

 
 
禱告是我們享有的特權

  你禱告的時候,要進你的內屋,關上門,禱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
馬太福音 6:6
 
  「進入內室關上門」不一定是指實體的房間。內室可以是你與神散步聊天的時間;是關掉手機、關掉世界的聲音、關掉別人對你的期待,與神交談的安靜空間。真實的禱告不是一個表演。奇蹟常發生在我們看起來最安靜、最孤單、最沉默的時刻。
 
 
 
  舊約時代,罪人需要祭司和獻祭才能短暫、間接來到神面前。我們今天能禱告是因著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死,祂成為那永遠的祭。我們是披著耶穌的寶血來到神面前,這是一種不憑努力換來的特權。當我們高舉神,把祂的渴望成為我們的渴望時,神應許我們所禱告的凡事都要成就。
 
  另外,也要破除三個會阻礙禱告的謊言:1. 神不會聽我的禱告。2. 我聽不到神的聲音。3. 我這麼爛,我不配來到神的面前。Adriana牧師鼓勵信徒應當帶著信心,坦然無懼地來到神面前,與神有更深的關係,明白祂的旨意,並將祂的旨意和權能帶下到這世界。
 

【本信息經The Hope授權整理予教會分享】
信息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Ve24ynGJUs&t=329s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