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禧年聖經經濟倫理研討會:震盪與財富移轉 結構補強


  【記者趙錦漢線上報導】禧年基金會於15日在台北救恩堂舉辦2025禧年聖經經濟倫理研討會,主題為:「震盪時代 因應之道」。大會邀請了該基金會執行董事胡業民及逢甲大學講座教授佘日新主講信息。

  禧年基金會董事長陳建信在致詞時表示,大會主題的靈感源自於他年屆91歲的父親,陳丁川長老認為目前老百姓感受最深刻的就是動盪不安。

  《世界是平的》作者佛里曼(Thomas Loren Friedman)以颶風比喻世界動盪,暴風圈內震動不已,風眼卻異常平靜。航行中,人們可能忙於應付狂風巨浪,甚至偏離航道,但「不變的」是我們的方向
在震盪之中,究竟資源會被震到哪一方?是震到敵基督的手上,還是基督徒的手上?信仰會不會被震盪?還是保守在耶穌基督裡?



陳建信董事長分享大會主題由來。圖:禧年基金會
聖經、震盪與財富移轉
  胡董事表示,全球化生產為經濟帶來長達35年的平穩期,物價不漲反跌。然而,從2020年至2025年,新冠疫情爆發,封控措施導致供應鏈斷裂,緊接俄烏戰爭爆發,到川普關稅政策,震盪一波又一波接踵而來,百年難得一遇。

  造成震盪的因素包括地緣政治、政府政策等等,而消息也會產生震盪,影響股巿。針對川普關稅政策,胡董事引述美國財務部長葉倫的論點,該政策損人損己,890億美元的關稅大概6至8 成由美國進口商和消費者負擔。而按照美國的產業結構,製造業已經不合時宜,同時也忽略了全球化分工。最重要的是,霸凌行為終將或帶來報復的反效果。

關稅只轉嫁給買方。圖:禧年基金會

  神帶來的震動包含:
  一、榮耀與敬畏
  神頒佈律法時,西乃山震動;神在震動中以微小的聲音向以利亞說話;新約使徒禱告後地大震動,他們都被聖靈充滿。
 
  二、奧秘
  埃及7年豐收,7年飢荒,被出賣為奴的約瑟成為宰相,改變了埃及的命運,以色列人也從70人增長至幾百萬人。
 
  三、限制和恩典
  雖然亞哈王和耶洗別並未悔改,但神為了祂的子民,結束了旱災;大衛數點人數,神降下瘟疫,後來祂勒住震怒,給悔改的人開路。


胡業民董事分享聖經、震盪及財富轉移。圖:禧年基金會

  震盪往往伴隨著財富的翻轉。例如:埃及經過7年荒年後,希伯來人興旺起來;撒瑪利亞城被亞蘭圍困,物價暴漲,次日神行奇事,圍城破解,物價大跌;約伯的產業和子女在試煉中盡失,但信心煉淨後復得雙倍;哈曼打算殲滅猶太人,結果權力和財產都出現轉移;新約教會奉行慷慨、公義和愛的共享經濟,羅馬帝國最終翻轉成基督教國家;聖經也預言巴比倫傾倒,震出新耶路撒冷。

  胡董事提醒弟兄姊妹要珍惜神眷顧的時刻,以台灣為例,雖在1970年退出聯合國、1979年台美斷交,但神仍然保守,造就了1980至2000年的經濟奇蹟,資訊產品出口額從500萬美元增長到500億美元,增長了1萬倍。台灣能源也充足、沒有缺電、沒有核災。

  神常常藉著震盪恢復經濟秩序公義—不偏待貧富;誠實—交易不欺詐相祝福;慈憫—對弱者留有餘地。

  在震盪中,中低收入者最受傷害。而台灣的產業結構M型化,擴大了貧富差距,薪資結構長期停滯,與日本、韓國和美國相比,我國薪資平均數(新台幣56,000元)遠高於中位數。
胡董事按台積電股東結構的分析,近年的股權更為集中,經濟震盪的結果似乎是讓貧富差距更大。根據柯斯塔(Ken Costa)的《100兆美元的財富交接》,財富轉移似乎只是:「富傳給富二代,貧傳給貧二代。」

  他總結下一次震盪還可能出現,直到結構改變。針對政府普發1萬元,基督徒應盡量支持創業的弟兄姊妹,成為別人的祝福。

求主幫助我們從震盪中明白神恢復治理和秩序的心意,珍惜神眷顧的時刻,活出公義、誠實和慈憫,成為別人的祝福。

2023 台灣薪資分布示意圖。圖:禧年基金會
  
震盪時代的結構補強
  佘教授依照保羅「謹慎建造」(參林前3:10-11)的原則,探討如何透過「硬實力」和「軟實力」補強結構。

  全球面臨成長、財富和債務的困境,結構重組,例如科技巨頭大量裁員。根據麥肯錫的報告,加速生產力是唯一可持續的出路。而總括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的理讑,是要提升知識工作者的生產力。

  佘教授融合了管理學「限制理論」(Theory of Constraints)及聖經真理,首先觀察環境變動,找到自我限制;然後利用有限條件,調動萬有,並降服於限制當中,尋求突破,得著提升,最後尋找下一個限制。這條路就像「腳前的燈」,只照亮下一步,我們需要一步一步地依靠恩典前行。

  有別於傳統「由外而內」的產業組織理論,資源基礎理論強調由內而外,從自身的優勢出發,在變動的時代中尋找穩固的根基。對基督徒而言,這根基就是耶穌基督(林前3:11)。

佘日新教授引用管理學限制理論,鼓勵弟兄姊妹尋求突破。圖:禧年基金會

  按照社會學的結構洞理論,三角形結構最為穩固,暗示了神三位一體的關係,所以補強在於修復以下關係:

  首先是與神和好,才能明白人生的藍圖;與自己和好,正如華理克牧師(Ps. Rick Warren)所說:「神不會創造垃圾;耶穌基督不會為垃圾而死;聖靈不會住在垃圾裡。」與他人和好是在基督肢體之間建立關係,修復因期望差異帶來的張力;最後是與萬物和好,關心生態,正如使徒行傳提到:「天必留祂,等到萬物復興的時候。」

  面對震盪,佘教授最後三A力量作結:
  一、警醒的力量(Awareness)
  基督徒需要審時度勢,了解環境和時機(Kairos),渴慕尋求神的啟示與心意。
 
  二、同行的力量(Accompaniment)
  與創造宇宙萬有的神同行,就不缺乏智慧和能力,聖經也不斷提醒我們要勇敢。
 
  三、 上行的力量(Ascension)
  人生絕不是往下沉淪,神要我們活出上行的人生境界。不僅是在物理空間往上走,而且在心理狀態和靈性上提升。

 求主幫助我們在震盪中謹慎建造屬靈工程,靠著警醒、同行和上行3股力量,補強並堅固各方面的關係。

佘日新教授盼望弟兄姊妹運用3A力量,在震盪中修復關係。圖:禧年基金會



國度復興合一禱告聯盟(原《國度復興報》)Facebook粉絲專頁
 
國度復興合一禱告聯盟(原《國度復興報》)Instagram

國度復興合一禱告聯盟 YouTube頻道    
 
國度復興報 LINE官方帳號
 
國度復興合一禱告聯盟  LINE社群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