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豬標示不實疑洗產地 為我國誠實代禱

 
(圖: sambarfoto-Canva)
 
文/羅鳳琳綜合報導
 
  【綜合報導】食藥署與桃園市衛生局查獲2家冷凍肉品業者未將美豬標示產地為「美國」,疑似「洗產地」,除依違反食安法開罰,也函送桃園地檢署。
 
  遭查違法的2家業者,客戶以餐廳、火鍋店和滷味攤為主。其中一家業者進口了美國冷凍豬肉9萬多公斤、加拿大豬肉1萬多公斤,混合做成10萬多公斤的火鍋肉片(重組肉),卻標示產地為「加拿大」,出貨給80、90家下游商家。另一家業者進口美豬4萬多公斤,卻標示產地為「加拿大」或「英國」,賣給110多家店。2家業者都強調肉品沒問題,只是標示疏忽,但不知情的民眾恐怕已將美豬的重組肉吃下肚。食藥署除了將2家業者移送檢調偵辦,也將相關產品送驗檢測萊克多巴胺殘留量。
 
  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表示,自110年至今,食藥署和地方稽查了共244,298件的豬肉產品標示,66件未標示原產地,11件標示錯誤,除本次公布2業者未標示美國原產地外,其餘9件大多為原料原產地未依照比例順序標示而違規,違規77件、不合格率為0.03%。
 
  根據食藥署豬肉儀表板資料,今年1月1-3日進口豬肉8萬1千多噸,其中,加拿大、西班牙分別進口3萬2千多、2萬1千多噸,美國豬排第三,進口10,430公噸;豬肝等內臟從美國進口3千6百多公噸,迄今均未驗出萊劑。但消基會5月抽查發現,289件豬肉產品中,產地標示合格率為百分之一百,但僅百分之1.7明確標示不含萊劑。
 
  美國全豬2021年開放進口,政府曾祭出赴美查廠、新增貨號、逐批查驗、清楚標示、嚴格稽查等5大措施。然而台灣開放萊豬進口2年多來,消費者仍難以得知豬肉流通過程與去向消基會呼籲食藥署更積極確保食品進口資訊透明度和安全性,加強監管措施、定時公布查廠及風險評估報告,並要求食品業者如實清楚標示產地、成分和檢驗結果,對消費者公開資訊
 
  中華民國家畜肉類公會聯合會秘書長袁仁琦表示,業者進口豬肉一定知道來源,標示不清的紕漏不應該,應該是不敢標示,因為怕沒人買
 
(圖:gilaxia-Canva)
 
  一位生鮮肉品專賣店的業者表示,每年進口美豬上千,甚至上萬噸,市面上卻根本找不到美豬。不肖業者進口美豬後,在台灣加工變成水餃、肉包就標示為台灣加工,這就是種洗產地的方式,中央卻不嚴查。其實只要全部溯源稽查就可知道美豬被賣到哪,「但政府願意查嗎」?
 
 
禱告焦點:
  1.求主憐憫幫助我們,政府和民間企業都能按誠實行事,讓民眾在消費上、食品安全上有知道和選擇的權利。
 
  2.「以色列人哪,你們當聽耶和華的話。耶和華與這地的居民爭辯,因這地上無誠實,無良善,無人認識神。」(何4:1)求主幫助我們的政府與百姓,都能活在神的誠實、良善中,誠誠實實做事,能認識神、敬畏神。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