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晨揚弟兄:續探CSR基督徒永續責任



續探CSR基督徒永續責任
 
文/佘晨揚
(得勝者文教英文老師、翻譯工作者)
 
  CSR(企業社會責任)在群體道德意識強烈、追求事業價值的現代社會已成企業寵兒,甚至左右了經營方針,但此概念有無套用至家庭主婦、自雇戶、退休人員等族群的可能?這些族群亦有目標與使命,要如何透過CSR管控、落實?回首查究目標與使命,這些本應牽動個體或組織發展的詞彙,何竟成為空泛的潮流口號?我們可從失衡、失序的「七山」粗略檢視之。
 
家庭要塞失守 父母難辭其咎

    七座山頭之所以烽火連天,須探討家庭要塞的失守,因家庭是最小也最基本的社會組織,為奪回基督的主權,其中的組織架構勢必要有所調整,這項重責大任落在其中的權柄(父母)身上。父母的失責失職可謂牽一髮動全身,殃及整個社會,不當的身教言教、錯置的優先次序、妥協扭曲的價值觀,種種亂象是禍因,也是結果。
 
 父母之於孩童,如同教練之於運動員,少了前者的引導,後者可能無所適從,莽撞行動,丟失大放異彩的籌碼。父母和教練雖非完人,通常卻有較為宏廣的眼光,能憑據過往的生命/專業經驗擬定較為全備、成熟的策略,再依循這些策略做出適恰的決定。

 理想中,這些決定會推動孩童與運動員,以最佳的效率邁向目標。父母與教練在教養、指引之際,不須急於擬定策略或納諫八方,而是確立目標。唯有以終為始,放眼於明確也正確的目標,後續的發展軌跡才不會迂迴曲折。
 
  「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腓3:13-14)使徒保羅的名言表明了他的人生觀,後世也能合理揣測他是目標導向的人,但在這封書信中所說的標竿是什麼?獎賞又是什麼?
 
建立基督化家庭的標竿

 基督徒父母的家庭標竿,應是建立基督化的家庭,扶助孩子活出基督的樣式,但立志由得父母,行出來卻不一定由得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時而忘卻正確的家庭KPI(聖經真理),以至於有人只作孩子的朋友,沒有做好權柄,反成了卑躬屈膝的奸臣;有人只作孩子的督察,沒有展現慈愛而使孩子喪失動力與盼望。但父母應像教練,專注於讓孩子向著基督這個標竿直跑。
 
 教練不應討好運動員,不應因人情世故而調整訓練方式,在訓練場上,他要讓運動員堆疊出最佳的運動表現,正式競賽時,他要竭盡所能讓運動員爭取名次。訓練場如同孩子在世的成聖過程,正式競賽如同孩子對因信稱義信仰的熟稔程度。雖然好消息是我們和孩子無從爭取名次,人人獲頒金牌,但若因此荒廢訓練,在世時就已與保羅所說的獎賞失之交臂,甚至轉而邁向屬世的標竿,因基督的永生獎賞,並非遙遠未來的停滯性巔峰,而是不斷進行的流動性祝福。所以保羅指稱他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他要得著的是能不斷領受的禮物。
 
父母把握影響孩子的黃金期

 基督徒的永續責任/祝福,簡言之是呼朋引伴走向保羅所說的標竿,也邀請人擔起這份責任,首要著眼點應是最原始、成員相互影響力最直接的家庭關係。運動員的職涯黃金期有如曇花,若以18歲至35歲計算,也不過是17年的歲月,而父母影響孩子的黃金期更顯短暫,及至青春期,父母的影響力多已不如同儕或其他角色,但父母的影響力往往一輩子牽引著孩子,發酵、集結、擴散後就帶動了社會態勢。

 現代父母的一大課題是在不斷縮減的黃金期中,把握貫徹家庭KPI的機會,不因任何主客觀因素變動家庭標竿,為免前述知易行難的窘境,父母須先連於元首基督,具備了產生行為的信心與愛心,方能正確供應基督。教練和運動員也許有明確的退休時節,須另謀出路,父母和基督徒的標竿角色卻是終身職,一生致力引動滴水穿石的影響力。
 
 有些運動員適合激將法,逼到極限才有好表現,有些運動員適合柔性引導,否則會不支倒地,基督徒也是如此。不過基督徒百百種,終極標竿卻理應只有一種,總教練也只有一位,無數對的父母,不過是要向這位總教練交賬的首席教練團隊。父母/基督徒待人接物時,應因人制宜,但此等論述,不應只落為坊間純粹吹捧適性、多元教育的窠臼。無論是否已為人父母,我們都要思考如何使下一代成為謹守CSR的基督徒,傳承信仰並鑄造可持續之鑰。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