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度廣場復興系列】 之 八三二 武漢之旅(2):中華鱘

【國度廣場復興系列】 之 八三二
 
武漢之旅(2):中華鱘
文/潘榮隆
  (新竹新恩堂牧師、清大生命科學講座教授)

 

圖片來源: Canva

 
  「主耶和華如此說:我要…引導他們歸回本地。」(結37:21-22)
 
  前總統馬英九趁返大陸祭祖之際,帶著青年學生參觀武漢大學。15年前,我也曾在武漢大學參與一場學術交流(參本專欄前期)。
 
  武漢大學和清華、北京、中央、浙江等校,合稱「民國五大名校」,她的始創歷史可上溯到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設立的「兩湖書院」,甚至有學者還追及到明朝萬曆年間葛寅亮創辦的「江漢書院」呢。武漢大學校園保有早期各式古代建築,典雅端莊、庭院逸致,隨處蒼鬱飄香,被稱為「中國最美麗的大學之一」。那怕她的學生宿舍,外型如宮殿般雅麗,看俊男美少女穿梭其間,都有那麼一點古典味。加上武漢地處中國地理中心,是近代各種革命重地,建朝英雄名仕題字落款匾額處處,走在校園小徑坡道,偶一抬頭,看著莊嚴廣廈,遊賞中多了幾分歷史感動。
 
  身為生命科學工作者,主人當然會安排去參觀他們最引以為傲的動物標本館。武漢位於長江與漢水交會處,是由武昌、漢陽、漢口三鎮,隔江鼎立之合稱。故水文風情豐富,水生生物是武漢大學研究重點,水生動物標本是他們收集編製對象。在一間看起來古暗的展覽室中央,就懸掛一隻龐大的巨豚標本,上頭幾乎要頂住天花板。
 
     「這是中華鱘。」導覽的先生微笑說。這是他們的鎮館之寶。
 
  中華鱘(Chinese sturgeon;Acipenser sinensis),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古老珍稀淡水洄魚,最早出現於距今2億3千萬年前的早三疊紀,是研究魚類和脊椎動物演化的活化石,被稱為中國的「水中國寶」。中華鱘有穩定的生殖洄游習性,有自古以來固定不變的航道:親魚從近海洄遊到長江上游的金沙江一帶產卵,孵化出的鱘苗順流而下,漂遊入海,大約10年後,幼鱘長大了,又追尋牠們童年的足跡,從大海返回上游尋根產卵。但自長江上游修建大壩,導致水溫升高,對中華鱘的繁殖產生了抑制作用。大壩截流後,中華鱘洄游至產卵場,數量開始減少,到2013年,中華鱘最後一處產卵場消失,就再也觀測不到野生幼魚。中華鱘反倒是台灣山區常見的人工養殖魚種,因台灣山泉水純淨且低溫,人工養殖技術高明,適合野生中華鱘養殖呢。
 
  中華鱘出於中國,卻無法在其地好好生存,反倒在台灣過得好好的。若要重新讓它們在野地生存,勢必要把中國長江洄游環境改善。這樣的故事讓我想起,當年大陸淪陷後,所有基督教的宗派撤退至台灣,在此島上發展良好。如要讓基督再次臨到中國神州,那塊地不也得再次被醫治嗎?
 
  基督就是愛,基督如臨兩岸,兩岸彼此相愛,何恐兵凶戰險呢?
 
  「有誰願意為我而去呢?」主耶和華說──那天在返台飛機上,我不禁淚濕衣襟。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