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屬靈的青年領袖 世代文化差異挑戰


  由華人差傳大會主辦的「培養屬靈的青年領袖」線上座談會於6月12日舉行。大會邀請講員分享「生命指導」或培育年輕領袖的重要性,之後討論世代及文化差異的問題。
 
  基督使者協會(簡稱AFC)會長柏有成博士首先致詞,介紹大會主持美國馬利蘭中華聖經教會(簡稱CBCM)主任牧師程德鵬及講員嘉賓,包括:新澤西州若歌教會青年事工劉梅碧儀牧師、實習傳道王鑫鵬、CBCM少年事工主任劉欣寧及AFC培訓事工副主任陸尊恩傳道。座談會討論了,期間進行幾次  即時投票,共有130多人參加。
 
  柏博士解釋「生命導師」(mentor)一詞由來。古希臘詩人荷馬(Homer)的著作《奧德賽》(The Odyssey)記載特洛伊戰爭之前,奧德修斯王(King Odyssey)把兒子特勒馬科斯(Telemachus)交託給一位可信賴的監護人,這位監護人名叫孟托(Mentor)。20年後,特勒馬科斯長大成人,成為當代青年才俊。

柏有成博士講述「生命指導」一詞由來。圖/來源:網絡會議截圖
 
  大會邀請了幾位華人牧師透過影片,說明教會培育下一代的重要性,例如詩篇145篇4節說,「這代要對那代頌讚祢的作為,也要傳揚祢的大能。」牧師們也分享自己接受生命指導的見證及得益。
 
培育年輕領袖
  劉欣寧主任服事年輕人已有10年。起初她進入全職事奉時,一直換服事崗位,生命也比較脆弱,但得生命導師的幫助。她表示,「如果没有生命導師的陪伴,我將不會經歷如被鐵磨練般的過程。如此師友關係對我個人的成長、靈命和品格塑造具有深遠的影響。我的生命導師們關心的不僅僅是我的服事技能和事務處理能力,他們更關心我的靈魂和在基督裡的成長。
 
  劉梅碧儀牧師表明自己年輕時,要找人指導並不常見,因為當時生命導師還不是一項專業。為什麼她會成為生命導師呢?當時神學院開辦指導訓練,而她的事工也需要成長,需要培育年輕而有恩賜的人成為領袖,同心合意為主作工。劉牧師認為生命導師的品格遠遠比技巧重要
 
  劉牧師又發現有一些缺乏資源的小教會會找懂英語的人來帶領下一代,這些導師往往不認識年輕人,靈命也不夠成熟。她強調培育的目的不是為了複製別人成為自己,而是成就神在他人生命中的呼召。這意味著不會直接說出答案來解決一些事情,反而要問正確的問題來引導對方。
 
  劉牧師表示,「過去有時導師只做『監督』的角色,學員需要按照指導的模式或想法處理事情。但有些時候導師變成了『顧問』,提供專業意見。實際上,生命導師要給予回饋、支持與鼓勵,建立信任。

劉梅碧儀牧師。圖/來源:網絡會議截圖

  陸尊恩傳道主要服事留學生及年輕移民家庭。他認為生命導師是具某項專長的領袖,為學員提供有利的環境成長,培育對方成為領袖,盡所能實現對方的品格、靈命成長與呼召,也為對方的前路給予有智慧的指引。
 
       「門訓」與「指導」有什麼分別?根據陸傳道的研究工作,門訓是為教會所有肢體而設,經歷福音所帶來生命的轉化,而指導則給予領袖獨一無二的培育,而對方要有成為領袖的呼召。他強調,「指導並不是為所有人而設。因為要緊貼同行,指引對方成真正的領袖。
 
       王鑫鵬傳道於2017年信主,至2021年才進入全職服事。他表明自己是指導的受惠者,有幸與教會的牧者親密同行。由於大家在服事上有很多交集,從對方身上學會如何牧養。
 
       劉牧師認為「合一」很重要。在指導的過程中,不但要培育下一代,而且要牧養家長。她又發現不管在歐美,甚至亞洲的年輕人,都異口同聲埋怨上一代:「改變得太慢了。」
 
       「聆聽」是重要的一環。她從事生命導師已有40年,可能被年輕人看為「祖母或史前生物」。其實年輕領袖很有看見,可以彼此合作解決重大問題。她謙卑表示自己認識不多,只是有不同的資料,並要向年輕人學習。
 
      大會進行了3輪即時投票,顯示3成教會致力於1對1指導,6成與會者是生命導師,有5成人認為世代文化差異是最大的挑戰。
 
世代文化差異挑戰
  劉主任的父母於60年代從香港移民到芝加哥。她小時候總疑惑父母:「為什麼不能迅速用英語對答?為什麼他們不明白我的感受?」卻對他們成長的故事與掙扎漠不關心。直至大學時,她修讀亞洲美國研究,才漸漸了解移民歷史,開始明白世代、個人,以致文化上的差異,逐漸對上一代有更多的愛心和耐性。從「為什麼你不了解我」,變成「我嘗試去了解你」。

劉欣寧主任坦誠分享世代差異的經驗。圖/來源:網絡會議截圖
 
  劉牧師認為華人教會的長輩都「委身為教會犠牲」。但身為長輩,不要因為年輕一代興起而失去安全感,以為年輕人會取代自己的位置。雖然投票結果突顯出世代文化差異的挑戰,卻要保持樂觀,應多討論交流,尋求解決辦法。
 
  程牧師補充,「要彼此恩典對待,更有恩典去面對這個問題並學習。而差異性橫跨了世代、語言及不同年齡層。
 
  陸傳道認為指導工作很重要,因為領袖並不是工廠製品,而生命導師要幫助人辨別出個人的呼召。由於現時處於人口高度流動的年代,有別於以往封閉的系統,人們現在可以四處流動,所以要與其他單位合作,為對方量身訂造個人化的方案。
 
  他又強調生命導師不應該以權柄的方式溝通,卻要顯示合乎聖經的觀點,帶出神的心意,給對方有智慧去明白,而不是下定論。從而對方可以反思,並認清自己的呼召及路向。
 
  王傳道認為文化差異幾乎深入骨髓。以教養孩子為例,用國語教孩子收拾玩具往往更有權威。他又同意程牧師所說,要給予足夠的恩典及耐性。在教會的講台或主日學,要分享文化應如何與聖經真理對齊,每個人都該檢視文化的理念是否違背聖經真理。
 
  程牧師回應,「很多時候上一代按照自己的經驗或理念,有意無意間,跟下一代說這些方法或理念才合乎聖經,是唯一的方法,卻為下一代設下了路障。」
 
  劉牧師認為差異性可能帶來批判,她以紀律為例子。「有時在辦公時間看不見年輕人,便認定他們懶惰。其實年輕人看重建立關係,卻在辦公室以外進行。而上一代期待更多一起在辦公室相聚,或一起午膳交流。其實千禧世代或Z世代對福音都很委身,卻不願委身於教會,也不信任架構。在審判對方為『惡僕』之前,要有更多恩典,並了解人人都有不同的做事方式。」
 
  程牧師問到,「該如何幫助他們去明白教會的用心?教會一方面不能強迫年輕人,另一方面地方教會是由神設立的。」

程德鵬牧師主持座談會。圖/來源:網絡會議截圖

       劉牧師回應,教會要要保持透明度及開放,很多時要謙卑自己,要相信大家會同舟共濟。年輕人都期待有人做榜樣,卻看見教會有很多人跌倒,所以兩代之間要坦誠相向。
 
  有時教會會覺得他們缺乏韌性,但沒必要強迫一起行動。她表示,「我知道他們很有活力,很真。對於悔改,要信任他們,以至有生命的轉化,這一點他們比上一代領袖更坦誠。」
 
  劉主任與年輕人相處時,發現他們有不同的恩賜,也有很多資源,如人工智能工具,千禧世代也是如此。要面對時代變遷也不容易,他們經歷了高速的網絡發展,智能電話普及,世界轉變急速。由於他們知道自己具競爭力,也有資源,容易感到驕傲和傲慢,便會說:「我知道了,相信我吧!」
 
  劉主任表示,「我也經歷過青少年期,假想自己很有能力,這是一份很大的驕傲與無知。(年輕人)要學習聆聽,對人有恩典,了解年長領袖的背景。」
 
  她進一步解釋,上一輩移民之後要適應環境,要用生還模式(survival mode),而分享感受和情緒是屬奢侈品,因為他們最終的目標是要往上流。相反,在美國出生的次世代不用憂柴憂米,卻在乎個人感受或意見的表達。溝通是雙方的責任,一方面可能忽略了年輕人的感受,另一方面,年輕人在等對方來問自己,也是一種驕傲。
 
  陸傳道認為,要清楚界定對方是否有熱情及呼召時,當聚焦於問「如何」(how)的問題?意味著並不單單問神要他們做些什麼,而且問他們如何去做?如何知道並找到解決的方法陸傳道重申,分享自己的見證固然很寶貴,但身為領袖,要知道「如何做」更重要。
 
  另一個重點是神學從認識基督並了解祂如何服事來學習如何在神的恩典當中讓信心成長。「意向性(intentionality)這個概念並不是要顯示自己有多棒或多厲害,而是彼此要有關係,一起合作,一起成長。」

講員討論如何興起青年領袖。圖/來源:網絡會議截圖
 
  王傳道認為建立系統是普世現象。「我相信要帶領年輕人進入體系,尊重他們,並向他們傳遞教會的使命。年輕人要成為教會一份子,成為領袖,他們不一定參與每個決策,卻要明白教會的異象與使命,與教會一起邁進,以致將來他們可以成為教會長老或執事。」
 
  針對指導的最佳實踐,劉牧師建議向學員做測試。「每次做項目之前,我都會問學員或見習生。項目完成後讓他們看見自己的貢獻,以致看見自己的改變,便更有信心去做下一項工作。」

       過程中讓他們知道要付出,要花時間研究,學習前人的功課。因此不僅僅給他們技巧而已。她表示,「雖然大部份工作還是由我來處理,但當他們可以跟我分享,印象深刻。 」
 
  陸傳道會向學員清楚說明工作內容,界定特定工作的目標及期望,然後按照起初的評估一起與學員做反思。劉主任認為首先要發出邀請,如同耶穌呼召人成為門徒,或叫門徒「來看看」。
 
  她表示,「學生很多時候對自己有很多不確定,甚至當中有些是領袖。因此邀請是進入信心與順服的踏腳石。訓練年輕領袖時,當認清誰是忠心受教,並用愛心與他們同行,但救贖的大能先從基督的邀請而來,我們可以擴展邀請到其他的領域。
 
  王傳道補充生命總有軟弱的時候,而年輕領袖的生命可以經歷福音,以致生命的改變。同行時要透明,坦認自己的軟弱與掙扎。


王鑫鵬實習傳道 圖/來源:網絡會議截圖

  大會設問題時間,有人問到有什麼實際的方法讓牧師與長老與年輕領袖同行?劉主任強調要跟對方建立關係,「固然關心及有時間都是首要,但我認為在同行中要不斷關心對方,總比出狀況才找你來得好。所以要定期檢查狀況,比如問:『你覺得怎樣?』、『會不會覺得要垮了?』、『有什麼我可以幫助你?』而不是等年輕領袖自己開口。」
 
  陸傳道認為時間也很重要,「以往的觀念是你要穩定並長期委身於教會,才能接受指導。但時代改變了,人們都四處流動。我們提供短期指導。不論是8週、12週或20週,也可以找到有心做領袖的人,主動問他們是否願意同行。目的是訓練對方成為領袖,卻不一定要加入我們的團隊。」
 
  陸傳道定義了指導是從群眾中揀選人出來培育,教會該如何訂下準則?
  陸傳道認為,面對年輕人或大學生,只要留心,領袖很容易被發掘出來。也可以主動跟他們對話,並了解他們的動機。無論他們有服事的心志,抑或受福音感動;是為了自己,還是想作出貢獻?我們有一套工具讓他們反思呼召的感動。「呼召」讓人成長,也讓人受苦時仍然持守服事。只要認清對方是有呼召,便意味著對方要做好準備,讓領導力變得成熟。

座談會講員回應與會者提問 圖/來源:網絡會議截圖
 
  在一些議題上,如貧窮、不公或社會公義有分歧,教會該如何與年輕領袖同行?
  
  劉牧師回應,「當態度強硬時,對話並不容易,每間教會都要學習溝通。意見相左時,便沒有禮貌,也難以與對方接觸,這也是現時社會上的大問題。如果教會,尤其在領袖之間沒有坦誠的對話,如何能夠帶領教會溝通。故此要有聆聽的姿態,常常問:『主耶穌會怎樣做?』主耶穌說過什麼?教導過什麼?」
 
  她認為教會要分工,不單單由牧師、長老來負。教會內有很多成熟的基督徒可以做生命導師,而事實上大部份牧者並未接受過指導。相反,很多弟兄姊妹在他們的職場或專業領域接受過指導,他們都有這方面的經驗,教會可以善加利用。


 
【有關影片經華人差傳大會(CMC)授權整理與華人教會分享。】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