禱告:屬靈爭戰的攻擊性武器


 
  葉光明牧師教導在聖經中關於教會與撒但勢力爭戰的教義,強調耶穌的應許,表明教會是採取進攻姿態,而非傳統上認為的防禦姿態。禱告是神為教會預備的一種攻擊性武器,成為能夠穿透界限、精準打擊目標的洲際飛彈
 
教會的使命:從防禦轉向進攻

陰間的權柄(城門),不能勝過祂。
太福音 16:18
 
  耶穌在福音書中首次提及祂的教會時,賜予了一個重要的應許:陰間的權柄(或地獄的門)必不能勝過或抵擋祂的教會。傳統上,人們錯誤地將教會視為處於被動的防守狀態,彷彿是被撒但勢力圍困的城池。然而,耶穌所描繪的恰恰相反:教會主動出擊,向撒但的堡壘與據點進攻。這個應許是:撒但國度的城門無法抵擋攻擊的教會。教會的目標是前進,攻陷撒旦的營壘,釋放那些被擄掠的人,並奪回屬於神的戰利品
 
我們爭戰的兵器,本不是屬血氣的,在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堅固的營壘。
林多後書 10:4
 
  為了讓教會能夠攻破並推翻撒但的堡壘,神預備了合適的屬靈兵器。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後書10章4節中指出,我們爭戰的兵器不是屬血氣的,不是屬肉體的,也不是屬物質的(例如炸彈、子彈、坦克或戰機)。保羅強調,這些兵器在神面前有極大的能力,可以攻破堅固的營壘,即撒但的營壘。聖經揭示了四種主要的攻擊性屬靈武器:禱告、讚美、傳講與見證
 
禱告:最具能力的攻擊性武器

要穿戴神所賜的全副軍裝,就能抵擋魔鬼的詭計。……靠著聖靈,隨時多方禱告祈求
弗所書 6:11,18
 
  在神交託給教會的全副軍裝,禱告被公認為是最有能力的一種武器。雖然禱告有多個層面和意義,但它確實是屬靈爭戰中的一種攻擊性武器。保羅在以弗所書6章中列舉了基督徒需穿戴的6樣防禦性軍裝之後,緊接著在18節提到:「靠著聖靈,隨時多方禱告祈求。」保羅在這裡是從防守轉向了進攻的層面。

  禱告比作洲際飛彈。洲際飛彈可以從一個大陸發射,藉由電子和雷達系統引導,準確擊中並摧毀另一個大陸的目標。禱告的性質與此相似,沒有界限、沒有時間或距離的限制。禱告就像洲際飛彈,能夠擊中撒但的堡壘,無論是位於地上的任何地方,甚至在靈界的層面也無所遁形。

 
 
攻擊性禱告的實例:天使救彼得出監

於是彼得被囚在監裡;教會卻為他切切地向神禱告。
使徒行傳12:5
 
  使徒行傳12章記載了教會藉著禱告釋放神大能的實例。當時希律王正下手苦害教會。身為教會領袖之一的雅各已經被希律處決,而彼得也被逮捕,預備在逾越節之後當眾審問並處死他。希律王抓了彼得,把他下在監裡,並交付4班兵丁看守,每班4個人戒備森嚴。彼得當時被兩條鐵鍊鎖著,睡在兩個兵丁中間,門外還有兵丁把守,彼得處於最嚴密的看守之下。從自然的(屬肉體的)角度來看,完全不可能逃出生天
 
  然而,經文記載:「彼得被囚在監裡,但教會卻為他切切的向神禱告」。(徒12:5)雅各的死使教會警覺到事態嚴重,彼得的危險激發了他們更迫切的禱告,這種危機改變了他們的優先次序。他們不僅白天禱告,而且整夜禱告。耶穌曾在路加福音提及,神要為那些晝夜呼籲祂的選民伸冤。有時候,唯有那種晝夜不息的迫切禱告,才能釋放出神的介入
 
  神回應了教會的禱告,差遣一位天使來拯救彼得。天使帶領彼得經過第一層、第二層守衛,當他們走到通向城裡的鐵門時,那門竟然自己打開。彼得這才醒悟過來,知道主差遣了使者,救他脫離希律的手,神藉著天使超自然的介入,回應了教會的禱告。

 
 
攻擊性禱告的最終結

這次攻擊性禱告主要帶來了兩個結果:
1. 彼得的超自然釋放
2. 對迫害者希律王的審判

  彼得逃脫之後,希律王下令處死兵丁。後來,希律王穿上朝服,坐在王位上向百姓講論。百姓諂媚地稱讚他:「這是神的聲音,不是人的聲音。」因為希律王不將榮耀歸給神,主的使者立刻擊打他,他被蟲所咬,氣絕而死
 
  以上展示了禱告作為攻擊性武器的運作方式,禱告穿透了天界,釋放出天使的介入。聖經指出,天使都是服役的靈,奉差遣為那將要承受救恩的人效力。但一般而言,天使並不會在我們禱告之前行動,唯有藉著我們的禱告,屬神的天使才會被釋放出來,這就是神的回應。
 
  最終結果是:「神的道日見興旺,越發廣傳。」(徒12:24)這也應驗了耶穌對彼得的預言。葉光明牧師強調:「神話語中的應許並不是取代我們的禱告,而是激發我們禱告的動力。唯有藉著禱告,才能讓神話語的應許在我們生命中彰顯,禱告能夠突破撒但在靈界的國度,釋放出屬神天使的奇妙幫助大能。」
 

【本信息經葉光明中文事工授權整理予教會分享】

信息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IKgyT0iXiU&t=80s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