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晨揚老師:水深之處的漣漪

 

 
水深之處的漣漪
 
文/佘晨揚
(得勝者文教英文老師、翻譯工作者)

 
  耶穌與漁夫彼得初遇時,彼得甫經整夜的挫敗,又在專業上被外行人耶穌指導,心情必定五味雜陳。依據聖經的記載,後世頂多得知彼得前一晚漁獲不佳,雖然他最後聽從了耶穌的指示,我們仍無法得知他當時確切的想法與心情。耶穌對彼得說出「水深之處」時,彼得的內心有何蕩漾?這樣的吩咐對彼得來說有什麼意義?
 
  對彼得來說,水深之處大概代表他的過往經驗、專業知識、勞碌無為,種種因素交織成失望、憤怒、疲憊、恐懼的複雜的情緒。假想自己是彼得,我們極有可能被耶穌冒犯,以彼得生命更新前的硬脾氣來看,他當下聽從耶穌的吩咐大概就是個神蹟了。聖經中處處在談「水深之處」,如果拉長時間軸,水深之處就像畢士大池(約五),那在池邊徒勞苦候38年的癱子,幾已放棄得醫治的盼望,耶穌對他的提問似乎是雪上加霜。

  水深之處甚至如同尼尼微城,在民族情懷驅使下,約拿早已認定合城滅亡的結果了,秉著傲氣不樂見神的其它作為,上帝對他的呼召彷彿是種挑釁。以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的論調檢視,水深之處可謂自以為已知的未知,其水面映射出兩種迥異的倒像,一是得以連鎖出榮耀的謙卑和信心,二是人類最根本的罪性:驕傲。
 
  談及驕傲與罪,就得回到源頭──伊甸園,亞當、夏娃吃下分別善惡果時,就已經深陷掌握未知的慾望。這慾望本身跟上帝是牴觸的,因想掌握未知,就代表我們已不信任上帝的安排與標準,更遑論祂的安排有時正是我們的水深之處。在上帝取肋造夏娃之後,聖經記載了一段耐人尋味的名言:「人要離開父母」。但亞當可說是憑空誕生之人,這對夫妻是人類的源頭,哪裡來的父母?就狹義論,父母是生養我們的人,但廣義的父母,是影響、造就我們的各種事物,涵蓋形形色色的人、價值觀、知識、經驗等。所以離開父母,廣義而言,是把自己抽離(自以為)已知之事。對初遇耶穌的彼得而言,他要離開的父母是整夜徒勞無獲的負面經驗。
 
  按人的罪性,離開父母是最困難的事,使徒保羅也在羅馬書中表示這個知易行難的困境。而且離開父母後,何去何從?聖經中的標準答案是「與妻子聯合」,不過若要調整成男女皆適用的答案,就是行到水深之處了。在上帝眼中,水深之處是個靜止的地點,祂明白我們抵達時會得著豐厚的獎賞,但祂因著公義允許這個行進過程是動態的,我們的回應無論是正是負,是游移不定,是跌撞前進,祂都尊重我們的決定。

  基督徒都已承認水深之處有寶,卻也許在離開父母這第一道關卡就敗陣了,不過我們很幸福,保羅也已對此點出了打破僵局的明確答案,「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就能脫離了」(羅7:25)。我們對祂的認識越完整深刻,跟祂的關係越親密,對祂的愛和信任就越強烈,也就越少被自己的自以為是纏累。
 
  每年八月是尊榮、高舉父親的季節,上帝對丈夫和父親有很高標準的期待,祂也在這兩個角色上做了完美的榜樣,我們可以從「與妻子聯合」看出端倪。祂主動與祂的新婦聯合,不因新婦的狀態好壞而改變對她的愛,這是祂無條件的愛,也是祂對丈夫與父親的呼召。

  基督徒若要落實永續責任(CSR),決勝點就在每個家庭中,而當中的關鍵人物是丈夫,是父親,這些男性要主動離開父母,要主動追求與妻子、家人合一,要主動邀請耶穌上船,開到水深之處。在追尋自我實現的現代,這些「主動」已大幅貶值,但上帝的法則總與世界背道而馳,丈夫與父親只要相信祂在水深之處暗藏了美意,並以自己的步調划向它,就已駛進了常勝的航道。
 
  水深之處,肉眼無以透視之處,也許空無一物,也許暗藏著漩渦,也許是生命不再淺嚐而止的契機。但若能跳脫肉眼,在與耶穌同船之際,主動、樂意的開到水深之處,祂是使萬事互相效力的主,愛祂的人必在其中得著益處,且在航程尾聲,驀然俯望,映入眼簾的是光輝無比的榮耀!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