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日新老師:給年輕人一個整合虛實的機會


Technology photo created by freepik - www.freepik.coma

 
給年輕人一個整合虛實的機會
 
文/佘日新
(逢甲大學企業管理系講座教授)
 
  9月25日收到花蓮美崙浸信會蔡志堅牧師的Line:「很高興跟大家分享,經過將近兩個月的籌備與等待,AstroGator(太空鱷魚)發售日期終於確定,時間訂在2021/9/20(一)上午9:00(亞洲/台北),歡迎你一起加入AstroGator Fam(太空鱷魚家族)!!」
 
  「元宇宙」現象熱到連志堅牧師的頭像都變加密鱷魚了,令人驚訝!虛擬世界是在資源有限的窘境中,人發揮創造力所開闢出的新可能,一如台灣四面環海,稠密的人口密度迫使河海工程師填海造地、爭取發展空間的手段;一個空間在虛擬世界,一個空間在實體世界,只要有想像力與執行力,人發揮創造力就不會被現況限住。
 
  曾有媒體於2017年以「數位海洛因」為封面故事,報導網路成癮對年輕世代的衝擊。其中有一篇有關化名小可的報導令人迴盪不已,當時20歲的小可回想他從14歲沈溺於網路世界,「只有虛擬世界才能縫合我破碎的自尊」,不意外的是他出身破碎的家庭,低落的自我形象只能在虛擬世界找到一點虛擬的肯定,真實世界過不了的「關」在虛擬世界中獲得可能的過「關」,重拾自我價值。商業雜誌選擇科技與社會的交會主題為封面故事,充分發揮了媒體對當代現象反思的深刻意涵。
 
  第一集「駭客任務」電影的男主角尼歐跟著小白兔尋找自我,擺脫虛實不整合的探索之旅,最新「駭客任務:復活」即將於年底上映,劇情中紅與藍兩顆藥丸所揭示一般日常生活中,人必須不斷兩難的抉擇:嚥下「紅色藥丸」過著令人感到不安的知識和殘酷現實,或嚥下「藍色藥丸」保持愚昧並繼續過著平凡的生活。選擇藍色藥丸嚥下之後,彷彿作了一場夢,醒來什麼都不記得了;選擇紅色藥丸進入一個覺醒的爭戰情境,人類對真實自我的追尋與奪回,千百年來不曾改變!隱喻的人類選擇一如當年伊甸園的抉擇場景,也是人們無奈的日常。
 
  回到志堅牧師的Line,虎父無犬子的牧二代(不確定有沒有這個稱謂?)運用的技能是近期商業周刊封面「一次搞懂元宇宙」八大運用之一的「藝術收藏」,其他7個應用領域包山包海,包括遊戲、娛樂表演、房地產、零售消費、製造和教育學習。Reality縮寫R之前冠以越多形容詞,表達了實境被拓展了越多的可能,呼應麥肯錫2017年一份報告中分析Z世代曾提及多重實境(Multiple Reality),穿梭於多重實境的感受令人不知今夕何夕,如夢似幻的感覺與另外一項校園威脅「毒品」如出一徹。
 
  對比於上帝原創的類比實境,越來越多人造、數位實境問世,如照鏡子般透過在虛擬世界進行數位建模,並增強其在真實世界類比原型的功能與效用,提升百工百業不同面向的生產力與實現創意,這些都發揮了對人類社會積極正面的效用。但科技的工具價值在不同開發者與其不同目的亦發展出許多黑暗的、訴諸人性軟弱的應用,而且黑暗面的市場性更勝光明面的應用。無論基於任何原因,長期沈浸在數位世界,引導人分不清哪一個是真的實境,最終可能激化思覺失調,引發更多個人或社會的問題。
 
  對於科技應用抱持樂觀的科技大腕們,必須重新檢視新經濟「以人為本」的倡議精神,在科技倫理上做出紅藥丸與藍藥丸的艱難抉擇,有所為也有所不為,如高AI相較於低AI的發展選項,目前正在困擾著學術研究倫理與企業的競爭決策。
 
  除此之外,對於元宇宙的原住民而言,對虛擬世界的熟悉度不亞於真實世界,甚至如前述小可的案例,當在真實世界過不了關時,虛擬逃城所提供「內捲」與「躺平」的安全感,能否帶給穿梭於多重實境者更豐盛的生命?活在多重實境的人們是否被虛無轄制?不得自由?在屬靈裡的意涵與因應之道,需要投入更多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與神學的研究。
 
  引用上期「#觀點」佘晨揚文字,無論將來誕生出多少個人造的平行宇宙,整個宇宙的中心始終是上帝。定位確定了,元宇宙的新住民與原住民都能在元宇宙中趨吉避凶;元宇宙新住民攜手原住民掌握整合虛實的契機,因為我們比使徒保羅更幸運地活在這個時代,上帝揭開祂對當代的啟示,讓我們更多明白保羅所領受的「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遠的。」(林後4:18)哪個是真實的?暫時的抑或永遠的?虛擬的元宇宙引導人們嚮往看不見的永遠,這正是傳福音的最佳季節啊!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