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度廣場復興系列】 之 七八六 四「不講」、三「未曾」

【國度廣場復興系列】 之 七八六
 
四「不講」、三「未曾」

文/潘榮隆
  (新竹新恩堂牧師、清大生命科學講座教授)
 



   「如經上所記:『神為愛祂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林前2:9)
 
  「未曾」,原文「Ou」:「不」的意思。
 
  「清華國學院」是近代中國第一間研究所。當時原希望五四運動健將胡適來主持,但胡先生不克前來,便由他推薦人選擔任國學院導師:梁啟超、王國維、趙元任、陳寅恪,史稱「國學院四大導師」。
 

圖片擷取自
facebook@https://pse.is/46zfp5

  梁啟超,戊戌維新首腦、《人間詞話》作者王國維,是最後一個皇儲老師、語言才子康乃爾大學出身的趙元任博士,大家都無異議。唯這個陳寅恪到底是誰啊,說學位沒學位,說功勳、著作,可沒聽說過啊;大家可是摸不著頭緒,但礙於胡適的聲名,只好姑且等著瞧吧。
 
  畢竟國學院是創舉,陳寅恪的第一堂課,大家都來捧場。陳一開講,可是不得了啊!接著,他的課就「Mountain people、mountain sea」(人山人海),整個課堂擠得水洩不通,向隅者必須遠遠擠到教室外,隔窗側耳而聽。就連號稱中共第一把交椅的哲學大師、已是名滿全國的馮友蘭,也執弟子之禮:上課前等在陳辦公室門口,陳一出來,馮緊跟左後方兩肩,亦步亦趨,直到教室門口,上前一步為陳開門,引上講台,才自己坐在前排聆聽。至於其他大師,如梁啟超、朱自清、吳宓、北大的德國漢學家鋼和泰等,都風雨無阻地乖乖聽他的課,生怕缺席。
 
  陳寅恪,江西義寧人。上海復旦公學畢,遊學美國哈佛大學、德國柏林大學、法國巴黎大學,他都只上完該校最偉大學者之課後,就轉而他去,故沒有任何博士學位,卻歷任清華大學、英國劍橋大學、牛津大學、香港大學、嶺南大學、中山大學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他的史學湛深,當代無出其右者。
 
  陳寅恪講學最有名之說是「四不講」:「前人講過的,我不講;近人講過的,我不講;外國人講過的,我不講;我自己過去講過的,也不講。現在只講未曾有人講過的。」——這也是我在教會講道、校園教學與研究(特別是研究),自我要求、奉為至上的圭臬,但我卻從來做不到的;我經常為此感到挫折懊惱。
 
  有一日在我沮喪時,心中一個微小的聲音說,看「經上所記」的啊:「神為愛祂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林前2:15)我豁然釋然。《聖經》中「4」代表「屬世界的」、「3」代表「屬靈的」(我們的神是「3位一體」的神)。唯有屬靈的人能看透萬事(林前2:15)——這是神為「愛神的人」所預備的。從此,我的講道、教學、研究有了不一樣的感覺。
 
  在這個講求「創新」的世代,陳寅恪的「4不講」、《聖經》的「3未曾」,提供我們一個秘訣,而其中最大的是「愛」。
 
  「愛神的人」將經歷: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神蹟奇事!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