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度廣場復興系列】 之 八七七 清華學派(34):盧克凡醫師


圖片來源: Canva
 
  「耶穌對他們說:『我們可以往別處去,到鄰近的鄉村,我也好在那裡傳道,因我是為這事出來的。』」(可1:38)
 
  「恭喜您加入清華。」我對盧克凡醫師說。
 
  「鋼鐵醫師」盧克凡,於3月2日接受清華「生命科學暨醫學院」所頒授的「厚德醫學講座」。因為是該獎第一屆,盧醫師寫下清華的新史頁。清華「生醫學院」院訓乃「行善濟世、厚德載物」,盧醫師當之實至名歸。
 
  我的會友曾提到她弟弟在台東山區當醫師;我一查,赫然發現她弟弟竟是後山偏鄉鼎鼎有名的盧醫師。我們遂邀請他來全國禱告網絡青年特會作見證,激勵新一代青年們愛偏鄉、愛苦民。時又逢清華正申請專為公費醫師而欲成立的「學士後醫學系」,我們特向他請益,以助計畫書撰寫,也以他的醫療系統作為將來執行公費醫師的支援與合作對象;他傾全力提供實務建議。
 
  清華為成立公費生學士後醫學系,有一套完整規劃。所以,教育部第一階段公布名單,只有清華全票通過(唯一真正通過)──清華具有完整準備與實力,我們已準備了30多年,內部盤整與運作多時,盧醫師和他激勵人心的生命故事,把我們計劃中最後一小塊拼圖給補上。
 
  一般大學「學術講座」得主,莫不擁有亮麗學歷、長串頂尖學術論文表、堆疊赫赫學術頭銜。就像第一位拿到諾貝爾醫學獎的華人,大陸的屠呦呦被稱為「三無科學家」(無博士學位、無院士頭銜、無留洋背景),盧醫師這些東西也都付之闕如。但清華具歷史性的第一屆「厚德醫學講座」,就是頒給一個「三無醫師」,因為清華醫學院推崇的不是什麼各種顯赫學歷、官銜、使得萬骨枯的豐功偉業,我們要的是一齣卑微的生命故事、一首讓人撼動久久的詠歌──盧醫師的偏鄉故事,就是我們的首選。「厚德醫學講座」推出來的第一位,就是一個「清華學派」的崇高理念。
 
  盧醫師出生於台東大武加津林部落,父親阿美族、母親排灣族。自小,母親與同是山區醫師的舅舅因病離世,他決定從醫。自高雄醫學院畢業後,他棄都市豐厚的醫師收入,回到故里,在山區(大武鄉和達仁鄉)從事醫療,風雨無阻,數十年如一日。他曾在八八風災、大水沖斷大武鄉聯外道路時,義無反顧地搭上直昇機前往救援。他看到南迴線醫療缺乏,便急迫呼籲成立「南迴緊急救護中心」,挽救許多東部人的生命。他更引進各方資源,來改善東部偏鄉醫療落後狀況。他鞠躬盡瘁,建設東部醫療系統,終於備受肯定,贏得第28屆「醫療奉獻獎」,成為該獎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得主(46歲)。
 
  在講座分享時,他也公開見證:基督信仰是他力量來源,他與小組員們謹守祭壇,每天讀經10章、禱告守望。我深深知道,我們的弟兄於偏遠山區工作,不只在醫療,他以自己的一生傳揚神愛世人的真道。
 
  盧克凡醫師,是我們「清華學派」的一員。
 
  「清華學派」,本該為卑微之鄉出來。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