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勒青年研究所發表報告 倦怠與幸福感(上)

 
  【趙錦漢整理報導】富勒青年研究所(Fuller Youth Institute,FYI)所早前發表〈年輕領袖倦怠與幸福感 〉(Youth Leader Burnout and Wellbeing)研究報告,剖析他們感到倦怠的原因和季節,述說倦怠者的心聲。

  FYI研究了1100多名年齡在18歲和44歲之間的年輕領袖,當中超過一半受訪者為35歳以下,他們來自不同種族和宗派,大部分人為全職同工,平均事奉年期大約為4年。

年輕領袖渴望有導師門訓
  〈年輕領袖倦怠與幸福感〉的研究顯示,一方面,有7成受訪者表示渴望他們多5年時間;有6成的人想繼續服事年輕人;另外有近6成的人視年輕人事工為長遠的呼召,他們也常常看見服事的果效。但另一方面,有8成的領袖覺得自己筋疲力盡、情感疲憊,並被無限的責任所壓垮

  雖然有超過6成的人參與年輕人事工網絡或群體,但少於4成的受訪者有導師同行,更有4成的人表示自己常常感到孤單。其中一名受訪者表示:「幾乎就好像只有你一個人在孤島上,心裡想:『我應該有其他教會領袖,應該有這些人來擁抱我、幫助我。』卻發現一個人也沒有。」



為什麼想離開服事?

  有近6成受訪者在過去1年考慮過離開服事,而部份人更每一天思考這個問題。主要的原因有兩個:工作重擔,以及與教會領袖發生了問題,其他因素還包括工資過低,工作與生活失去平衡,同工或領導層異動,缺乏會眾支持,教會發生衝突,無法確定呼召等等。

   由於主任牧會離開了,行政助理也離開了,一位年輕事工領袖每週的工時從30小時變為40小時,包括20小時的行政工作,而且還要顧家中的孩子。他表示:「所有事情都充滿壓力……所有工作我都想做好,但太難了。」

倦怠的季節
  根據研究,從12月到2月是最使人倦怠的季節,超過一半受訪者在12月感到倦怠,研究報告也劃分了4個倦怠組別:

  一、夏季
  27%的受訪者在夏季感到倦怠,原因是暑期活動和宣教旅程一浪接一浪,完全沒有空間喘息,甚至與兒童事工重叠。有一位領袖在暑假的某個星期已經工作了90個小時,要求休息,但得到的回應是:「你還年輕,有本事恢復過來。」

  二、秋冬之間
  有22%的人感到倦怠,因為是一年之始,領袖們要出席所有學生活動、退修會及每週的課程。

  三、超級倦怠
  有6%的人每個月都感到倦怠,當中有4成的人已經服事了6至10年,而很多領袖都在城郊或小鎮服事。有領袖形容服事如同戴上不同的帽子:「我的工作之一是招募志工,管理團隊,然後每星期三要講道,要從我的行事曆撥出好幾個小時。我也要接觸家長,化解他們的疑慮,但還有好些項目,我被邀請到校園服事,在滿滿的行程上還有其他行動和關係要我處理,主持婚禮、喪禮、敬拜團的低音吉他手、拍照,因為我在特定的時間有特定的角色,讓我可以『享受』每件事情。」

  四、倦怠程度低
  近半受訪者覺得自己倦怠程度很低,部分人認為自己掌握了安息的節奏。然而,其他受訪者低估了自己倦怠的程度,例如有人表示:「老實講,我不知道如何定義倦怠,但在上個月,我想過辭職,我不會這樣做,但有這個想法,我認為已經內化了。回家之後,我跟老公談,我也嘗試跟同仁談,我感到空虛,我也蠻累的。」

從12月至2月,年輕人領袖最感到倦怠。圖:Fuller Youth Insitute

倦怠的主因
  倦怠原因主要有三個:工作量、缺乏肯定和失去影響力。FYI研究主任內斯比特牧師(Pastor Latasha Nesbitt)認為年輕領袖很多時候得不到別人的肯定,但要解決並不困難,例如一位姊妹想起自己在服事的第一年,同工們會為她慶生,欣賞她的服事。雖然年輕領袖努力在前線工作,成為年輕人的導師,分享心事,與他們同行,甚至阻止他們自殺,卻不覺得自己生產任何影響力,內斯比特牧師認為這個結果相當可悲。

受訪者如何回應倦怠
  受訪者的回應同樣發人深省。一位活力充沛的同工表示自己得到領導的支持:「我的主管積極關心我的幸福感,例如我跟太太有沒有精心時刻,有沒有做運動,甚至休息。雖然在服事當中每個人都會有傷害,但彼此都會尊重和理解。當然會有發生衝突的時候,但我知道我並不孤單,可以跟志工團隊一起分擔,我們也一起定期禱告,彼此讚賞。我認為工作與生活取得了平衡,我學會在能力範圍以內服事,信靠神,不會超出自己的界限,還有領導層和服事的群體給我有足夠的支持。」

  另一位同工表示:「雖然領袖不太了解青年事工,但他們總給予支持,給我們空間做決定。我可以把工作交托給志工,但他們不太穩定,我還是需要付上大部分的責任,而財政上也很緊絀。身為職場媽媽,我需要調整優先次序。至於工作與生活的平衡,神學院不會教導,我要難辛走過。我並沒有刻意照顧身心,但會儘可能約朋友見面,陪陪家人。身為牧師和媽媽的我會疑惑,如何可以兩全其美?我喜歡服事,但要學會如何不會過度拉扯。

  還有一位陷入掙扎的同工表示:「我的服事相當艱難,領袖的支持幾乎不存在,志工也不夠,我常常要應付一些無法實現的要求。我的團隊想有新的嘗試,卻面對很大的阻力。在缺乏足夠支持、培訓和知會的情況底下,系統的預設似乎就是失靈,很孤立,常常覺得自己被忽視。持續的財務壓力對我的心理健康造成沉重負擔。教會期待我們只要做一些喜愛的事就會快樂,卻不知道作為一個整全的人,我有家庭,有帳單要付,在工作以外還有我的責任和需要,坦白說,我想過離開這個崗位,甚至離開這個事工,改當上班族。我想找到出路,但我現在只是掙扎求存。」

  禱告焦點:
  1. 求主幫助在服事上倦怠的同工領袖重新得力,在身心靈都得到美好的休息,不要給服事壓垮。
  2. 求主帶領教會的領袖關注同工們的身心健康,肯定同工們的付出,又求主賜下豐富的財力和人力資源,復興青年事工。

影片鏈結:Youth Ministry burnout and wellbeing



【本信息經Fuller Youth Institute授權整理分享予華人教會】

內斯比特牧師是富勒青年研究所的研究主任。圖:Fuller Youth Insitute



國度復興合一禱告聯盟(原《國度復興報》)Facebook粉絲專頁
 
國度復興合一禱告聯盟(原《國度復興報》)Instagram

國度復興合一禱告聯盟 YouTube頻道    
 
國度復興報 LINE官方帳號
 
國度復興合一禱告聯盟  LINE社群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