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度廣場復興系列】之九五六 認同性悔改
【國度廣場復興系列】之九五六
認同性悔改
認同性悔改
文/潘榮隆
(新竹新恩堂牧師、清大生命科學講座教授)
(新竹新恩堂牧師、清大生命科學講座教授)
(1).png)
「承認我們以色列人向祢所犯的罪,我與我父家都有罪了,我們向祢所行的甚是邪惡。」(尼1:6-7)
《舊約聖經》中的先知,如但以理、尼希米、以賽亞等,他們的事工都肇始於為自己和為全國百姓做認罪悔改。
但以理說:「我說話,禱告,承認我的罪和本國之民以色列的罪……」(但9:20)
尼希米、但以理、以賽亞等先知,他們心裡一向火熱、忠心,沒有背棄神,是義人典範,卻同聲承認:我與我父家百姓都有罪,我們所行的甚是邪惡。
古先知們所做的悔改、禱告,就是「認同性悔改」(Identification repentance)—「自己雖沒有犯這罪,但為著神國,認了百姓的罪如同己犯。」「認同性悔改」是所有先知事工的開場白。
身為台灣第一線福音工作者,我長期觀察各教會動向與特會活動,看到許多先知性的神僕人,自美國來台傳遞神對台灣命定的信息,不免很好奇:哪一位從美國來的偉大先知們,曾跪在會眾台前認真地向這塊大地上的人們(無論是基督徒或非基督徒百姓)大聲呼喊說:「我與我父家(國家)都有罪,我們向你們所行的甚是邪惡」?
先知們絡繹不絕來到,分享他們的領受、頒布神對台灣的心意,在台灣教會內確曾嗨翻整個會場,他們的愛心、辛苦,有目共睹與備受肯定,但台灣是否因而有觸及社會的「屬靈復興」或「國家轉化」(State transformation)?台灣教會渴望有先知能帶來屬靈復興,但「一代過去、一代又來」(傳1:4),屬靈復興依舊杳然無蹤,沒有滔滔翻滾巨浪,只有茶壺裡風波式的興奮,除了當年葛理翰在台灣暴風雨中佈道得著10%失喪靈魂外,沒有撼動過台灣社會,更說不上「轉化」。反倒近年幾個台灣基督教勢調查都指出:教會數量增加、信主人口卻驟降(參本專欄前期)—台灣屬靈復興好似一場現代版「等待果陀」,徒然無功。
做為科學研究者,提問與探究「Why」是我的工作。
自從希羅化(Hellenistic)後,基督教成為資本主義的基底,甚至衍生出殖民主義的霸權,而失去原始(希伯來根源)的基本要義與信念,固然曾有過威伯福斯(William Wilberforce)、約翰.牛頓(John Newton)抗議黑奴制、內地會宣教士反對鴉片,直到當今為了讓曾自豪是基督教立國的「美國再次偉大」(MAGA,Make American Great Again),教會站在毀盟棄約、以鄰為壑、豪奪強搶的國家背後,竟然萬馬齊瘖,甚至歌頌崇拜,而忘掉了基督教信仰最核心的MAGA(Make Agape Great Again,讓愛再次偉大)神聖傳統,成了共犯而不自知,毫無認同性悔改之跡。
一個沒有認同性悔改的教會如同二次大戰前的德國教會,終將成為歷史灰燼,被大江吞盡,只剩下一個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典範。而承接沒有認同性悔改的屬靈棒子之後起教會,也將因為沒有認同性悔改的屬靈傳承,失去了她原先的命定—這是我身為台灣福音工作者心中最大的隱憂啊。
台灣教會要有屬靈復興,當做自己的「認同性悔改」,才是一條正確的屬靈道路。
《舊約聖經》中的先知,如但以理、尼希米、以賽亞等,他們的事工都肇始於為自己和為全國百姓做認罪悔改。
但以理說:「我說話,禱告,承認我的罪和本國之民以色列的罪……」(但9:20)
尼希米、但以理、以賽亞等先知,他們心裡一向火熱、忠心,沒有背棄神,是義人典範,卻同聲承認:我與我父家百姓都有罪,我們所行的甚是邪惡。
古先知們所做的悔改、禱告,就是「認同性悔改」(Identification repentance)—「自己雖沒有犯這罪,但為著神國,認了百姓的罪如同己犯。」「認同性悔改」是所有先知事工的開場白。
身為台灣第一線福音工作者,我長期觀察各教會動向與特會活動,看到許多先知性的神僕人,自美國來台傳遞神對台灣命定的信息,不免很好奇:哪一位從美國來的偉大先知們,曾跪在會眾台前認真地向這塊大地上的人們(無論是基督徒或非基督徒百姓)大聲呼喊說:「我與我父家(國家)都有罪,我們向你們所行的甚是邪惡」?
先知們絡繹不絕來到,分享他們的領受、頒布神對台灣的心意,在台灣教會內確曾嗨翻整個會場,他們的愛心、辛苦,有目共睹與備受肯定,但台灣是否因而有觸及社會的「屬靈復興」或「國家轉化」(State transformation)?台灣教會渴望有先知能帶來屬靈復興,但「一代過去、一代又來」(傳1:4),屬靈復興依舊杳然無蹤,沒有滔滔翻滾巨浪,只有茶壺裡風波式的興奮,除了當年葛理翰在台灣暴風雨中佈道得著10%失喪靈魂外,沒有撼動過台灣社會,更說不上「轉化」。反倒近年幾個台灣基督教勢調查都指出:教會數量增加、信主人口卻驟降(參本專欄前期)—台灣屬靈復興好似一場現代版「等待果陀」,徒然無功。
做為科學研究者,提問與探究「Why」是我的工作。
自從希羅化(Hellenistic)後,基督教成為資本主義的基底,甚至衍生出殖民主義的霸權,而失去原始(希伯來根源)的基本要義與信念,固然曾有過威伯福斯(William Wilberforce)、約翰.牛頓(John Newton)抗議黑奴制、內地會宣教士反對鴉片,直到當今為了讓曾自豪是基督教立國的「美國再次偉大」(MAGA,Make American Great Again),教會站在毀盟棄約、以鄰為壑、豪奪強搶的國家背後,竟然萬馬齊瘖,甚至歌頌崇拜,而忘掉了基督教信仰最核心的MAGA(Make Agape Great Again,讓愛再次偉大)神聖傳統,成了共犯而不自知,毫無認同性悔改之跡。
一個沒有認同性悔改的教會如同二次大戰前的德國教會,終將成為歷史灰燼,被大江吞盡,只剩下一個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典範。而承接沒有認同性悔改的屬靈棒子之後起教會,也將因為沒有認同性悔改的屬靈傳承,失去了她原先的命定—這是我身為台灣福音工作者心中最大的隱憂啊。
台灣教會要有屬靈復興,當做自己的「認同性悔改」,才是一條正確的屬靈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