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dical癲狂世代青年特會-神之心教會 累代領袖 核心價值


 
文、圖/趙錦漢台北報導
 

  「2023 Radical癲狂世代:Radical x GenerationS 」青年特會於8月21日至24日在新店行道會卓越美河堂舉行,今年特會由 Radical 和新加坡神之心教會合辦,約有2,000人參加。除聯合敬拜及主題信息外,大會特設工作坊及籃球競賽等活動,期盼興起下一個世代成為有健康價值觀、屬靈生命健壯,以及能夠運行在超自然當中大能的領袖。

 

  由陳少豪牧師(Pastor How)和曾秀萍牧師(Pastor Lia)夫婦創立的神之心教會(Heart of God Church)勝過疫情的挑戰,帶領青年人火熱愛主,會眾超過5,000人,平均年齡為23歲,超過80%的人都參與事奉,並致力建立「累代」(GenerationS)。

 

  新加坡神之心教會的牧者們分別在Radical特會的工作坊及大會分享「興起累代領袖」及「強壯的教會」等信息。

門訓的黃金標準
 

曾秀萍牧師分享門訓的黃金標準
 

  曾秀萍牧師甫開始解釋,按照亞洲文化,師父一貫的形象是虐待下一代,藉著責駡及嚴厲的方式來訓練徒弟;而西方社會尊重個人自由,避免衝突,也避免管教。門訓不是東方人的想法,也不是西方人的想法,卻是合乎聖經的想法,是主耶穌吩咐的大使命(參太28:19-20),所以教會需要門訓。
 

  祂就設立十二個人,要他們常和自己同在,也要差他們去傳道,並給他們權柄趕鬼。可3:14-15

  耶穌先門訓,再差遣門徒。門訓不僅是課程或查經,更是建立關係,在乎刻意花時間,跟他們一起成長。
 

  耶穌看著他,就他,對他...可10:21

  耶穌門訓的方式是用愛心傳講真理,有愛也有真理。曾牧師表示,「沒有愛的真理是嚴厲(harshness),沒真理的愛是軟弱(weakness),我們都不想成為嚴厲或軟弱的領袖,我們都想成為強壯(strong)的領袖。」
 

 

曾秀萍牧師呼召與會年輕人成為累代的領袖
 

  僅僅告訴年輕人做錯了什麼,也要告訴他們做對了什麼不然會使他們反感。人人都需要鼓勵,特別是年輕人,當他們感受到關愛,就能接受糾正。曾牧師強調門訓是相向而行,門訓的人要傳講真理,同時接受門訓的人也要敞開自己,接納對方的糾正。

 

  在曾牧師多年牧養的日子中,她常常問人:「你要我帶領你,還是只要我關愛你?」神之心教會其中一個秘訣是:「給予鼓勵,而不是認可」。陳少豪夫婦二人把昂貴的設備交給毫無經驗的年輕人,相信他們有能力做得到,並在需要的時候給予鼓勵。

 

  曾牧師一方面鼓勵牧者要突破亞洲人的文化,放膽鼓勵年輕人;另一方面也勉勵年輕人要成為門徒,敞開心扉,因為門徒的心要永遠向神敞開,接受祂的建議,同時接受糾正和肯定。
 


 

  曾牧師勉勵牧者,不要等年輕人成功才給予認可,要在他們還沒成功之前給予稱讚,這才是鼓勵。在他人成功前稱讚,是種鼓勵(encouragement),成功後才稱讚,只是認可(endorsement)。不要等他們成功之後才投資,那是認可,在成功之前稱讚、幫助他們,這才是鼓勵。」她提醒牧者們要放下身段,願意謙卑向年輕人請教,在過程當中賦予權力和鼓勵。對青少年賦予權力,不要施加權威。
 

  她挑戰與會的年輕人,「你要成長有屬神的品格嗎?不但要被愛,也要被帶領,你想要被肯定,也要接受糾正。」

 

  曾牧師說,「有時真理是由不完美的器皿傳講,我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人,但你可以選擇成熟。要對自己說:『我要真理,要成為耶穌的門徒。我愛真理,不再怕被冒犯。雖然話是由不完美的器皿傳講,但我選擇作耶穌的門徒。』」

 

  她勉勵年輕人回到教會時,要對自己的牧者領袖說,「我不只要你的關愛,請你帶領我;我想要肯定,但也要被糾正,請你對我說話。」她也呼召與會青年都要成為領袖,不要小看自己年輕,從帶領一個人開始。
 

與會年輕人積極回應累代信息

 


 

  神之心教會主任牧師之一Charleston牧師表示,今日教會的疑問是:「如何贏得年輕人,向他們傳福音?」神之心教會的一句口號是「做重要但不風光的事」(Do the important, not the impressive)。熱愛運動的Charleston牧師以打籃球為例,「問一個10歲的男孩,喜歡看球賽?還是打球?」答案當然是親身上陣。很多人來到教會崇拜只是為了尋開心,卻沒有參與,成為事工的觀眾,卻沒有參與服事。於是,教會變成由一群成人做給年經人看的籃球賽或表演秀。

 

  Charleston牧師強調,教會不應用「表演」來吸引青年人。反之,要讓青少年「辦」教會而成年人在台下「看」。這對資源少及人手緊絀的教會來說是一個好消息,只要讓年輕人參與和服事、提供平台。教會不需要很多預算或資源,因為教會不一定要製作高科技、專業化的節目,與好萊塢媲美。即使教會只有50或100人,也可切合在地需要,讓年輕人委身。
 

  青少年需要被邀請、融入並參與服事, 才能受到影響和啟發。摘錄自《累代》

  Charleston牧師認為青少年需要被邀請(invite)、融入(include),並參與服事(involve),他們便會受到影響(influenced)和啟發(impacted),而牧者的責任是要發掘年青人的恩賜,拍拍他們的肩膀,然後授權(empower)給他們服事,釋放他們進入命定。

  Charleston第一個服事是為組員慶祝生日,當時曾秀萍牧師提醒他,「如果你想將來成為偉大的領袖,要記得重視他們所看重的事情。」這個原則讓他畢生難忘。

 


 

  為什麼要興起青年人成為領袖?他引用士師記2章7節及10節加以比較。
 

  約書亞在世和約書亞死後,那些見過耶和華為以色列人行大事的長老還在的時候,百姓都事奉耶和華。……那世代的人也都歸了自己的列祖。後來有別的世代興起,不知道耶和華,也不知道耶和華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士2:7,10
 

  Charleston牧師形容第10節是最使人傷感的一節經文,因為前文記載以色列民得著了神的應許,看見耶和華在他們中間行了大事,但這一節經文形容他們並不知道耶和華,代表著他們並沒有與神建立個人的關係,也不知道耶和華為以色列民做過什麼。

 

  同樣地,與會的牧者領袖都經歷過很多神蹟和故事,而年輕人卻不知道這些故事。最可悲的是,上一代沒有把這些故事傳給下一代。他禱告,這一節經文不會在教會發生,也不會在台灣發生。台灣的教會不但要經歷第一波復興,而且要延續下去,下一代要看見上一代的故事,並知道如何跟隨神。Charleston牧師的禱告是:「下一代要做比我更大的事。」
 

  耶和華的僕人摩西死了以後,耶和華曉諭摩西的幫手,嫩的兒子約書亞,說……書1:1
 

與會青年聚精會神聆聽
 

  摩西和約書亞都是優秀的領袖,大大被神使用。摩西常常帶約書亞在身邊一起服事,例如一起上西乃山,與亞瑪力人爭戰。幾乎看見有摩西,就有約書亞,讓約書亞學習有信心帶領以色列百姓。然而,在約書亞時代,看不見有其他明確的領袖,可能有領袖跟隨他,聖經卻沒有明言。

 

  下一代不再認識耶和華,不再有牧師、領袖,再也沒有復興,是多麼的可悲。Charleston牧師認為,「興起領袖不會自然而然發生,需要刻意打造。我的負擔是要不斷興起領袖與牧師,興起下一代的主任牧師,否則復興會在這一代中止。」
 




 

  Charleston牧師的太太Lynette牧師同樣是神之心教會的主任牧師之一。她表示,在傳統上,教會普遍是先讓人來相信,再成為教會所期待的基督徒樣式,包括言行舉止,然後才會有歸屬感。可是,面對這一代年輕人的需要,教會應該先讓年輕人有歸屬感 (belong),建立友誼,然後相信耶穌 (believe),最後才成為門徒 (become),如此才是真正從內到外的轉化。

 

  如何讓青少年有歸屬感?她認為不在乎教會大小,也不在乎財力,只在乎年輕人在教會找到歸屬感。有些人認為神之心教會因為有音樂、設備及其他場景效果,所以才打造了年輕人教會。她表示這些東西都有幫助,卻不是最重要。起初,神之心教會什麼設備也沒有,但教會是他們的「家」。Lynette牧師小時候跟媽媽來教會,當時不到100人。悖逆的她不想來教會,可是她感受到朋友的關愛,歸屬感油然而生,決定扎根於教會。
 

  陳少豪牧師曾說,「神之心教會是朋友成為家人,家人成為朋友的地方。」教會是個家,在乎真實的關係。青年人很敏感,很容易察覺到對方是否真誠。所以,教會不但要態度友善,而且要做他們真正的朋友。一個家要有爸爸與媽媽,Lynette牧師鼓勵與會者成為青年人的屬靈父母。

 

  多年前,陳少豪牧師有感動想要慶祝父親節,邀請年輕人買禮物來尊敬父親。他發現有好些年輕人無動於衷。後來了解到,他們不喜歡父親節,是因為他們都沒有父親,父親節對他們來說也沒有意義,反而提醒了他們父親的離開。於是每逢父親節,陳少豪牧師都會寫信給沒有爸爸的年輕人,同樣的,曾秀萍牧師也會寫信給沒有媽媽的青年。按神之心最新的統計,神之心教會有多達330多人屬單親家庭,當中甚至有人是孤兒。

 

  Lynette牧師強調,首要的呼召是要成為牧羊人,有為父為母的心,而不是成為台上的講員或出眾的人物。她表示,「當你把心交出去,卻變得脆弱,並受到傷害,因別人會使你心碎。」雖然如此,她勉勵牧者們仍要把心交給年輕人。

 

  房子是用手打造的,但家是用心建造的,因為我們是「神之心教會」,神之手會打造這個殿,神之心將建造這個家。摘錄自《累代》

當神之心教會被打造成一個家時,有3件事情發生:
 

  一、有擁有感 (Ownership)

當年輕人有擁有感,就會扛起責任。教會清潔雖然可以委託專業清潔公司,但因為「教會是我們的家」,所以從草創階段至今,會友都會幫忙打掃教會,思維心態從「我屬於神之心教會」轉變為「神之心教會屬於我」。

 

  二、爭戰 (Fight)

青年人可以為家爭戰,以爭戰來保護家庭。曾有新朋友發信息騷擾姊妹,於是有位弟兄主動找他理論。因對方的家境有財有勢,所以結果反遭提告。那位弟兄表示願意一力承擔,為教會「擋子彈」。最後當然是教會幫忙解決。從這件事可以看到,教會不只是2小時的崇拜,是一個家,而青少年會為這個家爭戰。

 

  三、犧牲 (Sacrifice)

創會初期,神之心教會財務上都很困難。Lynette牧師形容神之心就像有12個孩子的家庭。後來青少年長大了,進入社會工作。他們領了第一份薪水後,便馬上拿來作十一奉獻,而他們奉獻的日子都不是在主日或聚會時間是專程過來奉獻,並認真禱告,甚至拍照留念。他們都說:「我在這個家長大,現在我回饋這個家。」Lynette牧師呼籲與會者回到「牧者」這個首要的呼召,去愛年輕人。她又為在場心被破碎的弟兄姊妹禱告,挑戰他們再一次相信年輕人,再次把心交出來,建立神的家。
 


 

  台北真理堂主任牧師蘇哲明牧師受訪時表示,「參加這次特會最強烈的感動和光照是:神之心教會真的愛年輕人,真的看他們是領袖。我們常常說:『看自己的孩子不行,他就真的不行。』其實我們的思想與眼光決定了我們的行動與做法。我們很多時候認為他們太年輕,覺得他們什麼事情都不能做。他們來參與崇拜已經很不錯,卻不會想說他們可以成為教會的領袖。」

 

  蘇牧師認為神大大使用神之心教會,是因祂看每個人都是寶貴的,特別是年輕的世代。蘇牧師認同Lynette牧師的信息,他表示,歸屬感是因信稱義,是耶穌對待人的方式。再加上,神之心教會見證纍纍,年輕人在教會被看重、被成全,把上帝在他們身上的心意發展出來。所以,「青年人是今日的領袖」、「教會是家」給了他最大的光照。雖然有時孩子會讓牧者感到傷心、挫折,但仍要禱告上帝的幫助。

 

  蘇牧師坦言,真理堂最近也在反省有沒有切實的無條件彼此相愛、彼此成全,幫助弟兄姊妹找到在上帝裡的那一份,而且用盡辦法來成全他們。挑戰在於是不是願意放下不安全感,以及對人既定的標準。
 


 

神之心教會見證
 


 

  貝斯吉他手Giselle姊妹12歲時,姊姊邀她到神之心教會。她以往內向寡言,由於教會領袖不斷關心她,慢慢地她便敞開了心扉。到13歲,她跟神禱告,她想要聽見神的聲音,神對她說,「Giselle,將你對音樂的興趣為我所用」她沒想過音樂這門興趣可以為神所用。她從沒學過音樂,神卻讓她去跟教會的導師學習貝斯。7個月後,她便加入了敬拜團,而團員都循循善誘,提升她的音樂技巧。

 

  Lynette牧師發現她服事時好像總穿著同一件衣服,於是便帶她去添置衣裳。更重要的是,她享受每次敬拜投入在神的同在當中。
 

 

  小組長也鼓勵她不要輕看自己,要為神作更大的夢,更教導她如何輔導別人、帶領小組;她感到自己對神、對人的愛都有所增長。15歲時,曾牧師禱告祝福她說,「雖然妳安靜,卻有信心去帶領別人。」曾牧師甚至送她一件外套,上面寫著:「復興同你延續下去。」從此,神賜她信心,取代了心中的懷疑。
 

曾秀萍牧師贈送外套給Giselle姊妹。照片由神之心教會提供

 

  她16歲開始帶領小組,當時曾牧師也成立作曲團隊,她成了當中年紀最輕的成員。曾牧師也邀請她為單曲專輯創作一段貝斯獨奏。她表示,「教會不僅邀请青少年出席派对,而且給予他們決策的位置。

 

  在成長過程中,她自覺無足輕重。8歲時,她爸爸便離開了家庭,讓她既難過又疑惑。但神給她神之心教會這個大家庭,翻轉了她的生命。她12歲剛來時,無一技之長,也沒有夢想,但牧師定意去愛她,送禮物給她,並花時間與她一起。最近陳少豪牧師夫婦甚至帶她及其他年輕人到澳洲旅遊。

 

  Giselle姊妹14歲時畢業於神之心教會敬拜學校,15歲開始訓練下一代樂手,16歲成為敬拜主領,現在是敬拜隊貝斯吉他手、青少年創意團員,同時牧養30位青少年。
 

Lynette牧師為Giselle姊妹添置衣服(照片由神之心教會提供)

 


 

  Lincoln以前結識不良少年,學會駡髒話、偷東西和酗酒。雖然與家人同住,但得不到關心,內心總是渴望有一份歸屬感。14歲時,爸爸決定赴日就業,跟爸爸道別時,他傷心地哭了,感到自己不夠重要,所以沒有辦法挽留他。一個禮拜後,Ryan弟兄邀請他到神之心教會,敬拜時他感受到有一份平安,不禁自問:「難道真的有一位愛我的神嗎?」他聽見神說:「Lincoln,你親生爸爸也許離開了你,但我永遠會是你的天父。」

 

  自此,他定期參加神之心教會及小組,並與弟兄姊妹坦誠分享家中的問題及自己的罪,卻擔心別人看不起他,結果得到的是別人的關心和鼓勵。他覺得教會是第一個會關心他的地方,會聽他的心事、為他禱告,真實的愛他。
 

  信主1年後,教會牧師相信他可以做更大的事,於是他決心離開損友。每次想抽煙或飆髒話時,他就讀經、禱告,求神給他力量,到現在已經沒有這些壞念頭。他感到自由,不需要靠著這些來取得歸屬感,有了神,他可以做對的事。

 

  現在Lincoln的服事工作是燈光效果,並栽培新人,同時也當小組長。他表示:「我無法把神的美善留給自己,我必需與家人分享。」他也帶家人認識了耶穌。他媽媽患癌症時也得到教會的關心。他感謝神之心教會給了他一個家。
 

陳少豪牧師和曾秀萍牧師相信Lincoln可以為神做偉大的事照片由神之心教會提供)
 

25歲的姊妹同工

  這位同工11歲時來到神之心教會成為基督徒,神給了她3個夢:成為領袖、上查經班及作見證。她17歲時,這3個夢都實現了。正當她希望為神做更大的事時,沒想到她繼父這時獲得一份聘書,打算全家移民到美國。她掙扎要不要離開教會,因為一直以來她的呼召是要服事神。

 

  為了孝順父母,她先和家人一起到美國看看,雖然環境優美,也有很好的教會,她的內心卻沒有平安。每每禱告時,神都清楚地說:「神之心教會是妳的家,妳在這裡也有命定。」於是她告訴家人不想移民,她媽媽認為她這個決定會拆散家庭,而其他長輩也覺得她瘋了。

 

  她開始懷疑這個決定對不對,她愛家人,但她知道神掌管她的未來。神呼召她留在新加坡,她學習順服,最後家人也接受了這個決定。現在這位姊妹是教會的全職同工,帶領70位青年人。她希望用餘生來建造神的殿。Lynette牧師稱讚她是一位外表甜美,內心剛強的姊妹。

黃玉茹牧師

 


 

  玉茹牧師( Eng Ee Loo )15歲時信主,進入神之心教會至今已有18年。青少年時期,她雖然外表看似很自信,但內心情緒卻亂糟糟。有一次,她很難過,離群獨處,甚至沒有回家。她當時的領袖Lynette牧師,為確保她的安全,在凌晨2點陪她回家。

 

  那個週末,在教會遇到陳少豪牧師時,她低著頭對他打招呼。但少豪牧師就像父親對女兒般微笑,使她流淚。她意識到,無論做了什麼,牧師都會一樣愛她。同時,曾秀萍牧師也輔導她,跟她一起禱告,告訴她:「人雖然會犯錯,但不要放棄。更大的錯誤是放棄,所以要起來爭戰。」
 

  17歲時,她經歷很多掙扎與混亂,曾牧師邀請她在主日同坐,並待在一起。過程中,她見證曾牧師如何禱告交託,寫字條鼓勵他人,這份對神對人的愛觸動了她的心。多年後,曾牧師才表示這樣做是為了讓玉茹牧師親近她,避免她逃離教會,每週也能默默地察覺她是否安好。

 

  後來她的情緒有所改善,成為牧養領袖。她原本帶領一個5人小組,看見沒有突破,便仿傚曾牧師的方式為帶領的人禱告,結果小組增長成3個,共100人。有一次她帶主日崇拜失誤,曾牧師不但指出她的問題,而且訓練她如何做的更好。

 

  曾牧師又安排她在主日講道,並花時間跟她一起預備講章。玉茹牧師講道前幾個小時,收到曾牧師的簡訊:「玉茹,看看你走得多遠!我做了一個最好的決定,就是多年前把妳帶在我身邊。看到妳回應堅守信念,願意敞開心,接受教導,讓我很高興。你的生命證明了所犯的錯並非無可挽救。除非我們停止回應神。在妳生命中,我看到神救贖的愛和妳的順服。妳講道時,妳會發現會有一顆體恤年輕人的心,是前所未有的。妳的話有份量,因為在最黑暗的日子裡,妳緊緊抓住十字架,跟隨祂,以致妳傳講的每句話像光照進年輕靈魂的心,讓他們看見一條擺脫黑暗和悲傷的道路。玉茹,我奉主耶穌的名吩咐妳,要像戰鬥機般起飛,將榮耀歸與神!」
 

陳少豪牧師和曾秀萍牧師在過去18年一直帶領黃玉茹牧師(照片由神之心教會提供)
 


神之心教會神聖實驗 興起累代年輕領袖 https://reurl.cc/gD9d97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