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銘謙牧師:立定心志尋求神 猶大諸王敬虔的關鍵

這稱為我名下的子民,若是自卑、禱告,尋求我的面,轉離他們的惡行……
歷代志下7:14
以上一節經文點出4個主要動詞:自卑 、禱告、尋求和轉離。解經家一致同意這些動詞是解讀《歷代志》的關鍵,同時也是敬虔的具體表現,能夠化咒詛為祝福。《歷代志》常常出現「尋求神」這幾個字,表明除了《列王紀》所說「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外,還要「尋求耶和華」,這也是敬虔的標準。
|
|
動詞
|
相反詞
|
|
一、
|
自卑(謙卑自己)
|
自高
|
|
二、
|
禱告
|
不禱告
|
|
三、
|
尋求
|
離棄
|
|
四、
|
轉離 (悔改)
|
轉背、轉離神
|
在神學上,有「即時報應」(Immediate Retribution)的觀念,意味著如果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包括尋求神,神會即時賜下平安與祝福。相反,如果行惡,神也會即時降下懲罰,並將報應臨到犯罪者身上。
很多時候,基督徒將尋求神定義為「禱告尋求」,但按照舊約,尋求神就是遵行祂的律法和誡命,是一個行動。正如神吩咐以色列人:「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神。」(申6:5)愛也是一個行動,即使在感受或喜好上不配,也要謙卑地獻上主權,以行動證明對神的愛。
謙卑自己的羅波安(代下10-12章)
羅波安登上王位後,聽從少年人的主意,奴役人民,造成南北國分裂。羅波安的國堅立,他強盛的時候就離棄耶和華的律法,以色列人也都隨從他。
代下12:1
歷代志下11章也記載了羅波安王的3項成就: 一、軍事建築成就
羅波安在猶大地修築城邑,組成一個像「U」字型的要塞,防備南邊埃及的攻擊,他又安置軍長,並且儲備軍備和糧食。
二、宗教成就
由於耶羅波安為邱壇、為鬼魔和金牛犢設立祭司,利未人和其他立定心意尋求耶和華的以色列人都放棄了產業,南下耶路撒冷投靠羅波安。
三、家庭成就
羅波安娶了18個妻子和60個妾,生了28個兒子和60個女兒,王位穩固。
羅波安認為一切成功、地位和財富都出於自己,於是離棄耶和華的律法,其實一切都是神賜給他的。神利用埃及攻擊他,攻破他最引以為傲的堅固城。
有先知示瑪雅去見羅波安和眾首領,對他們說:耶和華如此說:你們離棄了我,所以我使你們落在示撒手裡。於是王和以色列的眾首領都自卑說:耶和華是公義的。
代下12:5-6
當神差派先知向羅波安說話的時候,他與眾首領立刻「自卑」,承認耶和華是公義的,結果耶和華的怒氣轉消,南國沒有滅亡。「自卑」是敬虔的第一個行動—「以神為神,以人為人」。《歷代志》對羅波安一生的評價是:「羅波安行惡,因他不立定心意尋求耶和華。」(代下12:14)
求主幫助我們自卑,以神為神,以人為人,持守心志一生尋求神。
尋求神的亞撒
歷代志下14章記載亞撒除掉外邦神的壇和邱壇,打碎柱像,砍下木偶,又吩咐猶大人尋求耶和華,遵行祂的律法、誡命;又在猶大各城邑除掉邱壇和日像,得享太平,起初10年都沒有戰爭。雖然亞撒敬虔,但並不是所有以色列百姓都尋求神。當古實王率百萬大軍壓境時,他得到先知的鼓勵,帶領以色列人立約:「要盡心盡性地尋求耶和華─他們列祖的神。凡不尋求耶和華─以色列神的,無論大小、男女,必被治死。」(參代下15:1-19)太平的日子長達35年。
先見哈拿尼來見猶大王亞撒,對他說:因你仰賴亞蘭王,沒有仰賴耶和華─你的神,所以亞蘭王的軍兵脫離了你的手。
代下16:7
面對北國以色列王的攻擊,亞撒王並沒有尋求神,卻拿出金銀求助於亞蘭王,成功擊退了以色列。成功並不是「敬虔」的指標,越有經驗、越成功的人,越容易「玻璃心」,亞撒因此惱恨先見,將他囚在監裡。後來亞撒腳上有病,而且甚重,卻沒有求耶和華,兩年後就去世。
亞撒王敬虔了35年,也不能保證他不會跌倒。生命並不是功德的累積,而是奔跑到最後的旅程。敬畏神的生活需要每一天的依靠,願意接受提醒並悔改。
求主保守我們在一生的年日敬畏神,願意接受別人的提醒,回轉歸向神,不以成功為信仰的指標,
3個由好轉壞的王
一、約阿施約阿施年幼時得大祭司耶何耶大的幫助,保存了性命。他在7歲登基,耶何耶大教導他敬畏神,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自耶何耶大去世後,約阿施改而聽從猶大的眾首領,離棄耶和華,侍奉亞舍拉與偶像,以致神的忿怒臨到猶大。
但神仍遣先知到他們那裡,引導他們歸向耶和華。這先知警戒他們,他們卻不肯聽。
代下24:19
在原文中,「歸向」與轉離是同一個字。神差耶何耶大的兒子撒迦利亞去警戒約阿施,他不聽,而且下令用石頭打死他。為什麼早年敬畏神的約阿施會變成殺人犯?約阿施只是「二手的信仰」,當耶何耶大離世後,聽從其他首領,失去了原本的立場,然後慢慢行惡。
二、亞瑪謝王
亞瑪謝早年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心卻不堅定。(代下25:1)他成功打敗以東人後,將以東的神像帶回來,立為自己的神,叩拜燒香。
耶和華的怒氣向亞瑪謝發作,就差一個先知去見他,說:這些神不能救他的民脫離你的手,你為何尋求他呢?
代下25:15
亞瑪謝因成功而心高氣傲,反問先知:「誰立你作王的謀士呢?你住口吧!」(代下25:16)結果他主動挑戰以色列王約阿施。亞瑪謝的失敗在於他被成功捆綁,以為成功可以證明自己的重要。如果基督徒以成就為目標,慢慢上了成功的癮,就一生無法持守「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
三、烏西雅王
烏西雅在位52年,是猶大國任期第二長的君王。起初,他定意尋求耶和華,神也使他亨通。他擁有極大的權力和成就,包括:建築的成就、經濟發展蓬勃,擁有高科技武器等等,使國家得到軍事上的勝利,連外邦也要進貢。
他既強盛,就心高氣傲,以致行事邪僻,干犯耶和華─他的神,進耶和華的殿,要在香壇上燒香。
代下26:16
然而,他重蹈父親亞瑪謝的覆轍,加上權力的膨脹,決定進聖殿燒香,這個權柄只屬於祭司。他想得到宗教上的權力,將一切權力緊抓於手中。神的忿怒使他額上長出大痲瘋,他的餘生都被迫隔離,由兒子代辦國事。烏西雅的失敗在於將權力看得過於重要。企圖跨越神對君王和祭司的界線,為滿足對權柄的慾望而違背了神的命令。
以上3個由好轉壞的王給基督徒的教訓是:不要輕看二手的信仰,使自己失去立場,以致約阿施連救命恩人的兒子也殺害;心高氣傲使人重視成功,到一個不自量力地步;當人擁有成功和權力時,就開始思想有哪些事情還沒緊握於手,結果權柄膨脹並違背神的命令。
猶大諸王的成就都很大,反而成為了他們捆綁,失去自由。然而,敬虔的人可以活得自由,面對權柄、成就、別人的看法、金錢的迷惑和性方面的試探,都能夠自由。
求主教導我們學習敬虔,信仰立場堅定,持守界線,有能力抵擋權力、成就、金錢等試探,願意常常謙卑、禱告,尋求神,轉離惡行,活出真正的自由。
國度復興合一禱告聯盟(原《國度復興報》)Facebook粉絲專頁
國度復興合一禱告聯盟(原《國度復興報》)Instagram
國度復興合一禱告聯盟 YouTube頻道
國度復興報 LINE官方帳號
國度復興合一禱告聯盟 LINE社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