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度廣場復興系列】 之 八三一 武漢之旅(1):黃羊思情

【國度廣場復興系列】 之 八三一
 
武漢之旅(1):黃羊思情
文/潘榮隆
  (新竹新恩堂牧師、清大生命科學講座教授)

 

圖片來源: Canva

 
  「你們當彼此相愛,因為愛是從神來的」(約壹4:7)
 
  前總統馬英九近日返大陸湖南祭祖,帶著青年學生參觀武漢大學。我想起15年前,自己在武漢大學的學術交流之旅。
 
  因為本院同仁和武漢大學有學術合作,他們要辦個研討會,希望本院長能躬逢盛舉,我當然全力支持、欣然赴會。
 
  自古中國以農立國,但農民一直是弱勢族群,為協助一向居於困境的農民,我的研究,就以農作物基礎生理為主,探討植物生理作用後廢物自然再利用(Recycling),我觀察這作用的「生理/物理意義」(Physical significance)、試圖發掘其「哲學意義」(Philosophical significance),身為基督徒我更仰天詢問其「神學意義」(Theological significance),我工作內容在說明「轉化垃圾為黃金」(Transforming Trash into Treasure),實則在探問「神/造物主是否有效率?」(Is/How is God economic?)那場學術演講,我希望在以無神論為主流的大陸師生,對於大自然有另類思考,在欣賞大自然美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Nature) 時,敬畏大自然的創造主。
 
  在行前,他們知道我對學生的愛護,特別允許為我個人加開一場晚間對學生的專題演講。
 
  那晚,我說了:「黃羊川傳奇」。
 
  組裝台灣第一台個人電腦的台大學子溫世仁,與台中烏日鄉人林光信,都是敬虔的基督教徒,因他們在天津英業達公司一位員工「小彭」,彭海納,去甘肅黃羊川義務支援任教後,寫信給他們,請求公司給當地孩子們一些捐助。英業達公司便將一些電腦,及員工捐獻的1000本書送到了黃羊川,他們也利用假期,親自去到這個位於絲綢古道、向來兵家必爭之祁連山下的黃羊川,進行考察,發現古詩中「祁連山下好牧羊」、匈奴語「天之山」(祁連山),如今竟成乾旱貧乏之窮鄉僻壤、百姓無知困苦掙扎,遂起了憐憫心,組織「千鄉萬才」計畫,教導他們使用電腦等現代知識,以去窮脫困、恢復美麗富饒之鄉。不幸溫世仁英年早逝,留下林光信獨力昭續偉業。
 
  在溫世仁的追悼會上,全鄉感懷高唱「Sing Hallelujah to the Lord」,「唱哈利路亞讚美主」這首美麗詩歌竟成了中國西北新民謠。這個奇蹟,既使是民國初年知名中國農村改造者梁潄溟,或是農民革命家毛澤東都無法做到,來自台灣的兩位科技人竟然把基督的愛注入了這地百姓DNA裡。演講末了,我播放了「我心旋律音樂事工」的詩歌《黃羊思情》(潘劉玉霞牧師作詞、葉邵家菁
師母作曲;述說,枯瘦的黃羊,好似中國人,在乾旱大漠上尋求牧人引導到溪水旁)。在最後的十字架一幕中,我不禁落下淚來,告訴台下:耶穌愛中國,台灣人也愛中國。
 
  霎時,我感到一陣凜冽的神同在氛圍,把會場凝在神偉大的愛中,如久旱盼到春雨般。在Q&A裡,有一位年紀垂老教授激動的說,這是他近年來聽到最好的一場演講;他還說,中國的希望在台灣。會後,很多學生含淚,遞上感謝的字條,表示願意以愛去開拓中國遼闊落後的大西部。
 
  驀地,我頓悟:基督的愛,還在這塊神洲大地上;基督的愛,是兩岸最大的共識。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