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的你才是真正的你—巴柝聲牧師(Rev. Ross Paterson)

 
 
 
 
 
文、圖/羅鳳琳
安提阿事奉團、台北靈糧堂准許刊登
 
 
 巴柝聲牧師(Rev. Ross Paterson)小檔案: 
  本文為巴柝聲牧師於2023年4月2日在台北靈糧堂的主日崇拜信息摘要,巴牧師以「Narrative」(意為「敘述」、「故事」)這個字來教導,人內心的隱藏動機,會決定他的外在行為。
 
 
上面和下面的表述narrative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我們的「narrative」,心裡最深的話。以猶大為例,他3年半跟隨耶穌,這是上面的narrative,但下面他有另一個narrative,因為猶大常常偷門徒的錢,他想的是賺錢,所以魔鬼才有機會在他身上工作,後來他就賣了耶穌(路22:3)。不好的narrative,都有代價,猶大賺了錢之後,就自殺了。
 
  耶穌也有祂的narrative,耶穌對門徒說:「我很願意在受害以先,和你們吃這逾越節的筵席。」(路22:15)耶穌一直在盼望、等待,要走天父的路,祂內在和外面的narrative是完全一樣。
 
  在約拿的故事中,約拿上面和下面的narrative就不一樣。上面好像是在服事神,但下面是希望神審判以色列的敵人,不要神憐憫尼尼微人;如果神憐憫他的敵人,約拿就尋死。在約拿書第4章中,提到他6次生氣。然而天父的narrative是:「何況這尼尼微大城,其中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有十二萬多人,並有許多牲畜,我豈能不愛惜呢?」(拿4:11)如果約拿下面的narrative能跟上面的一樣,他能繼續對尼尼微人傳講神的話,讓他們在40天之後仍然持續悔改,可能那鴻書裡對尼尼微人宣告的審判,後來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上下表述的3個聖經例子
一、好的例子:保羅
  保羅像是台灣高鐵,而且是從台北直達高雄,中間不停、直達的。
 
(圖: hxdyl / canva)
 
  在使徒行傳第9章,保羅原是熱心逼迫教會的,但在大馬色遇見了主,他被禱告之後,眼睛得醫治、被聖靈充滿,並領受了向外邦人傳福音的使命(加1:11-18)。我們要像保羅一樣,對神有直接的經歷。讓我們上面的、下面的narrative,不是因為別人說,不是因為父母說,而是我們自己親自遇見神。
 
  巴牧師對自己的3個女兒,就是陪伴、為她們禱告,她們人生中曾走錯路,但現在3個女兒都認識主、服事主。巴牧師希望孩子,以及孩子的孩子,都能自己遇見耶穌,讓主來告訴他們,他們的人生要做什麼。做父母的一定要每天為孩子禱告。父母一起為孩子禱告,滿有權力。
 
  巴牧師自己是在中學時因拉丁文老師傳福音給他而信主。讀大學時,他聽見主對他說:「孩子,我是你的救主,但還不是你的主。」讓他很扎心,他就對付自己的生命,將自己獻給神,然後就被聖靈充滿。在大二時因盲腸炎住院,就在醫院裡3次從主領受,要服事華人的教會。主很清楚地對他說:「孩子,這是我給你的narrative,你心裡的narrative要跟我一致,第一,追求我主耶穌基督,第二,要服事華人的教會。」我們心裡的narrative,必須是「我願意走耶穌基督的路」。保羅就是如此。
 
二、壞的例子:西門
  西門像發不動的火車,又像坐錯車,本來要坐火車到高雄,結果到了基隆。
 
(圖: shaunl / canva)
 
  西門原來是行邪術的,但他也信了主、受了洗(徒8:4-21),上面的narrative看起來是彰顯神大能的見證;但下面的narrative卻是很黑暗的,他一向使用魔鬼的能力,不了解彼得、約翰的能力是從哪裡來的,心裡想著神的恩賜是可以用錢買的。
 
  神的工作是從人裡面往外面,不是從外面往裡面;神的工作是讓我們悔改,離開以前的narrative,讓天父在我們裡面寫下完全不同的narrative
 
  曾有一位弟兄常常說:「神跟我說…、天父跟我說…」,看起來好像很屬靈,但是後來卻被披露,他想要成為服事中的主要同工,並要大家都接受他的看法,不然就是不屬靈。他上面的narrative很漂亮,但下面的narrative完全是為自己。如果我們像保羅一樣被主揀選,就要預備受苦,不是為自己抓地位,而是要為主作僕人。
 
三、像你我一樣一般人的例子:彼得
  彼得像你我一樣,是慢車,一站一站停,速度很慢,每個人速度也不一樣,但還是往前跑。
 
(圖: NH / canva)
 
  當耶穌問門徒說:「你們說我是誰?」彼得回答說:「祢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太16:15-17)但是才過不久,當耶穌指示門徒,祂必須上耶路撒冷去,受苦、被殺,第三日復活。彼得就拉着祂,勸祂說:「主啊,萬不可如此!這事必不臨到祢身上。」(太16:22-23)被耶穌說:「撒但,退我後邊去吧!」在彼得身上,出現了像「考上台大」以及「3次考不上聯考」的差別。
 
  我們很多人像彼得一樣,往前兩步往後一步,真的是坐慢車。但彼得給我們一個好榜樣,彼得在第一次遇見耶穌時,和到約翰福音第21章,耶穌已經從死裡復活後的相遇,耶穌都對彼得說:「來跟從我吧!」第一次他不知道什麼叫「跟隨耶穌」,但第二次他知道什麼是「跟隨耶穌」。第一次彼得常常跟耶穌說:「主啊,祢為我們做這個,為我們做那個」,但第二次,是耶穌對彼得說:「會有人把你帶到你不願意去的地方」,就是指示他要為主而死。
 
  彼得經歷了約翰福音21章,耶穌對他說:「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又經歷了使徒行傳第2章的被聖靈充滿,然後出去傳福音,3千人信了耶穌。我們的生命,在使徒行傳第2章之前,必須先有約翰福音21章,這是跟神的立約:第一,我願意把生命完全地交給祂。第二,祂願意把祂的生命完全給我。如果有聖靈充滿,卻沒有約翰福音21章的經歷,很可能他下面的narrative完全不對。有很多服事有大恩膏的人,現在卻看不見、走錯路,因為沒有經歷約翰福音21章講的3件事:「你愛我比門徒更深嗎?」、「你愛我比你的工作更深嗎?」、「你愛我比這些門徒愛我更深嗎?」
 
下面表述的3個學習
  第一,保羅在曠野中對耶穌就是:「神啊,我愛祢,生死我都跟隨。」彼得則是慢慢地,當耶穌說:「你agape(希臘文中最高等級的愛,無限之愛)我比這些更深嗎?」彼得說:「主啊,是的,你知道我philo你(希臘文中的兄弟之愛,表示彼得向耶穌說:「我是你的朋友」)。」我們要跟彼得一樣,慢慢地,愈來愈愛主
 
  第二,耶穌說:「有人把你帶到你不願意去的地方」,意思是,彼得的生命要完全放在耶穌手中。好像彼得在開車,耶穌說:「我要開你的車,而且你的導航要關掉,我來決定你要到哪裡去。」
 
  第三,彼得轉過來問:「這個約翰將來如何?」耶穌說:「你不要跟別人比,他的事與你無關。」希望我們在教會,能夠明白,天父是我的阿爸父,祂給我的路是最好的路
 
  巴牧師說,從1969年他走服事這條路,沒有車子、沒有房子,現要在英國買一間房子,屋頂卻有很多問題,如果屋主不配合,7月回英國時就會變成無家可歸。如果當初他留在英國服事,應該會有很好的車子和房子。但這一切都沒關係,因為天父愛他,他不要跟別人比。如果聖靈在別人身上有特別工作,我們不要嫉妒他,而且要為他禱告,讓他上面跟下面的narrative都一樣
 
讓下面表述和上面表述一樣漂亮
  我們有沒有跟保羅、彼得一樣,上面跟下面的narrative是一樣的?那就是,第一,更多認識耶穌,第二,更多跟隨耶穌在祂為我們預備的道路上
 
  另外,我們也需要聽別人的話。當巴拿巴和彼得因為怕猶太人,不敢和外邦人一起吃飯的時候,保羅就公開責備了彼得。有時候我們會看不見或是自己不願意,這時候也需要聽牧師和弟兄姊妹的話。希望我們每一個人,不是只有上面的narrative很漂亮,下面的narrative也要很漂亮。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