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度廣場復興系列】 之 八五五 清華學派(12):讀聖賢書,所學何事

【國度廣場復興系列】 之 八五五
 
清華學派(12):讀聖賢書,所學何事
文/潘榮隆
  (新竹新恩堂牧師、清大生命科學講座教授)

 

圖片來源: Canva

 
  「我所禱告的,就是要你們…靠著主耶穌基督結滿了仁義的果子,叫榮耀稱讚歸與神。」(腓1:9-11)
 
  「我要重考。」這位女同學哭喪臉說。我問,為什麼?清華不夠好嗎?
 
  「台大有張文亮!」她輕輕說,她要重考、去台大,選文亮老師的課、做個快樂「小河馬」。
 
  突然,我啞口無言。面對這麼單純的孩子,我心中很糾結。
 
  曾經有多年,我擔任生命科學評鑑召集人,必須要研究各校建校歷史與傳統,希望協助他們增能、建立「特色」,至少在「招生」上,能有個(免費的)好「形象廣告」啊。
 
  我發現了一些,例如:後山的東華有詩人楊牧(楊靖獻),南部的成功有「在春風裡」的陳之藩,甚至國際級生理學大師Britton Chance(台南女婿)呢。他們身上滿滿「史詩」(Epics)級的「故事」(History、His story),是校園裡「傳奇人物」(Legends)、最貴重的「產業」(Legacy)──他們是校園真正的「特色」、校園裡的「次文化」(Sub-culture)!
 
  為這緣故,我鼓勵各校建立自己的「學派」(Circle)。
 
     1920年代,維也納大學哲學系發展出一個自然科學和哲學的學派,邏輯實證主義(Logical positivism),認為經驗是知識唯一可靠來源,也只有通過運用邏輯分析方法,才可最終解決傳統哲學問題。世稱他們「維也納學派」(Vienna Circle)。1927年,量子物理學前驅波爾(Niels Bohr)與海森堡(Wenner Heisenberg)於哥本哈根創立學說來詮釋量子力學,俗稱「哥本哈根詮釋」(Copenhagen interpretation),是為「哥本哈根學派」(Copenhagen Circle)。再則,美國的伊里諾大學在芝加哥地區稱作UICC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 Circle)以別於香檳郡的校本部。創立於該地芝加哥大學的「學派」則以「School」來代替「Circle」。「芝加哥學派」至少涵蓋7大領域,其中最有名的是「芝加哥經濟學派」(Chicago school of economics),共出了13屆諾貝爾獎得主,成績斐然;他們主張新古典派經濟學,相信市場機制和自由放任,而反對政府過度干預、社會主義計劃經濟,或凱恩斯主義。芝加哥學派引領世界、影響全球。
 
     身為基督徒教師,相信神的兒女們在校園裡有各種感人的見證,別具特色,他們可能成為各種校園學派嗎?
 
     清華,從他的庚子事件淵源、建校初期帶領中國學術發展、戰後在新竹復校、直到如今百餘年,實在有著太多感人的故事,裡面也有諸多神兒女們的作為,我心中遂有個深深的感動,應該把他們述說出來。因此在本專欄,嘗試記錄一些故事,希望這樣吟唱出的「史詩」,能夠匯成另類的屬靈「學派」,我掠美取名為「清華學派」(Tsing Hua Circle),不是標新立異、分門別類以驕同儕,乃是見證神曾在這個校園裡的溫馨作為,印證主對這個校園永恆的愛(Agape)。
 
     作為校園祭司,我希望每個學校裡的神兒女們,都能在自己校園內,創造或吟唱一首首屬於自己的史詩,成為各校的印記(Land mark),述說主曾在這裡的作為,這是我們可以留給學校永恆的產業(Legacy),縱使他日我們畢業離開了,我們的生命仍在那裡說話、吟誦呢。
 
     清華有「清華學派」,各校也有各校足以見證神的「Circle」。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