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度廣場復興系列】 之 八八二 清華學派(39):弟兄互訪、彼此相愛


圖片來源: Canva
 
  「你們務要常存弟兄相愛的心。」(來13:1)
 
  最近,前總統M至大陸訪問,在台灣社會引發一些正面迴響。
 
  新竹清華,擁有當年在北京創校時的正式校名「國立清華大學」、校徽、原始官印等史證,一向自詡「清華正統」。其中,大陸經共黨解放後,所有學校都歸國有,故沒有官辦與名間興學之分,取消「國立」或「私立」名銜;新竹清華校徽上還保有「青天白日」圖,昭告其與中華民國同壽,北京者去之;至於原始正式「官印」,「聽說」從沒人見過,歷任校長對這問題也都笑而不答。每年時間一到,用那個聽說不是正式官印的現在學校關防,就可間接領到「庚子賠款」利息,大家也就不去追究它是在誰人(或信託機構)手上。
 
  總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是那個承繼中國次殖民地、乖舛命運下,庚子賠款的「正統清華」,無誤。
 
  後來,國難,這個正統清華暫時移居新竹,落地生根,繁花頓開,仍心繫祖厝新生之校,視之超乎兄弟、愛之更勝連體嬰。
 
  那時期,兩岸交流尚在試水溫,雙方當局默許下,兩地清華展開接觸,他們組了師生團隊來訪新竹。久離相逢,格外親切。席間,我們說明為何要將傳統「生物系」改為「生命科學系」(院):因為,我們研究對象不只是物質(唯物論觀點),而是生命(Life)──有「可見的」(Visible)物質面(生理)、更有「不可見的」(Invisible)「存在」(Being)。我們也建議他們,「結構生物學」是華人可以突破的重點,因為華人的數理科較強,結構生物學是「硬科學」(Hard science),強調數理基礎。
 
  回去後,他們改了「生命科學系」(院);自此,幾乎所有大陸的大學,紛紛將傳統生物系換名為生命科學系,在無神論當道的大陸,不再只是唯物觀點,還有更廣泛、不可見的未知領域,那是人之所以為萬物之靈者、科學家更該關心之處。
 
  當年,台下一位來訪學生,聽進了結構生物學的美妙與發展性,她日後選擇這領域為終身職志。留學海外後,她被北京清華延攬;世紀末,國際頂尖《科學》(Science)雜誌,將她選為21世紀中國最閃亮的未來明星科學家、生命科學領域裡唯一被推薦者。她也被讚譽為華人科學女神、最美麗女科學家。後來,她轉戰普林斯頓大學,卻在前年突然不預警辭去、返回深圳,籌組大陸第一所「醫學科學院」,展開學術生涯另一春。新竹清華在十幾年前,我擔任院長時,早就成立了全華人第一個「醫學科學系」(Medical science)。
 
  如今,那個曾經窮苦過的北京清華年度預算超過千億台幣,新竹清華還在3、40億台幣間擺盪,北京清華學術排名早已進入全世界前20名,新竹清華卻仍在百大之外盤旋。撫今追昔,猶如白頭宮女話當年,不勝唏噓。但,我們曾經愛過他們,可以見證兄弟彼此相愛,才是正道;學術超越政治,為下一代開展一扇邁向未來之門,便是負責的一代。我堅信:彼此相愛是下一代希望之所繫。
 
  「清華學派」,堅信彼此相愛。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