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宣盟線上宣教大會》 邀請弟兄姊妹想飛就飛 搭上普世宣教的航空母艦

華宣盟線上宣教大會
邀請弟兄姊妹想飛就飛 搭上普世宣教的航空母艦
 
  【記者魏麒原新北報導】中華宣教聯盟(簡稱華宣盟)於11日6日上午在新店行道會美河堂舉辦「華宣盟線上宣教大會」,數算神的恩典,華宣盟前身「耶和華萬軍」宣教士,在過去20年間在飽受地震、戰亂、貧窮所苦的18個國家所建立的25個灘頭堡,華宣盟執行長王僕長老盼望,在神的季節裡,華人教會及弟兄姊妹能搭上「宣教的航空母艦」,與華宣盟同行。

華宣盟宣教大會會前禱告。魏麒原攝


華宣盟核心牧者
(左起)鄭博仁牧師、張茂松牧師、杜明達牧師及王僕長老。魏麒原攝
 
     「我們要到難民營遇見耶穌!」華宣盟理事長張茂松牧師(新店行道會創會牧師)鼓勵華人教會參與普世宣教時說,相較過去西方宣教士為華人宣教付出生命代價,義和團之亂甚至有4,000位宣教士殉道,如今台灣教會已成熟茁壯,應該走向國際還福音的債。「上帝用苦難挖開硬土,讓人民渴慕上帝」,帶領「耶和華萬軍」宣教士,前進戰亂、地震及饑荒頻傳的18個國家設立基地,帶領百姓在難民營裡遇見耶穌,如同德瑞莎修女所行「在最貧窮的地方尋找耶穌」。
 
  6日「是時候了!想飛.就飛」為名的華宣盟線上宣教大會,華宣盟核心成員張茂松牧師、杜明達牧師(台中思恩堂主任牧師)、鄭博仁牧師(浸宣武昌教會顧問牧師)及王僕長老齊聚一堂,聚會開始前,茂松牧師帶領牧者同工禱告時,領受到華宣盟團隊要在疫情告一段落後,開啟「使徒行傳第二十九章」的宣教旅程,邀請華人教會參與其中。
 
  宣教大會上,王僕長老帶領與會者一起數算過去20年「耶和華萬軍」宣教隊伍,在神奇妙帶領及供應下,在全世界4大區域18個國家建立25個基地,差派出200位宣教士。一開始宣教士進入創始地區碰壁,卻遇上當地大地震,同工投入賑災,事工得以開展,帶人信主。

尼泊爾的針灸教會。截取自網站影片

難民營足球隊。截取自網站影片'

 
  在尼泊爾不僅讓印度教祭司家庭成員、街頭小霸王信主,2位女宣教士還下嫁當地人,落地生根,宣教士2代已開始投入服事。織帳蓬教會在尼泊爾設立針灸教會,民眾用一把米來看病,看病前還得參加聚會,每天4場,同工再把收集的米,分送窮人,陸續已在尼泊爾5個城市建立7間教會,等疫情穩定後將籌辦神學院,培訓當地同工,計劃在2年內建立30間教會。
 
  至於原本在南蘇丹的宣教基地,受到內戰影響被毀,因著提出栽種100萬棵桑樹的「綠點計劃」,讓萬軍宣教隊伍得以進入120萬難民聚集的難民營,2年半已種了60萬棵桑樹。並引進養蠶取絲技術,改善當地人生活,並建立織帳蓬教會260多間。為吸引年輕人來到教會,還在難民營成立10支足球隊,練習足球前,先聚會半小時,讀經、禱告、唱讚美詩。
   
  南島地區宣教基地,不僅在東馬設有2所宣教學校,培訓福音、生活技能的同工,同時在緬甸山區實施「三隻小豬」租用計畫,借給農民3隻小豬,等幾個月後小豬長大,生小豬,再跟農民拿其中的3隻小豬,幫助山區需要的貧戶,藉由改善生活,拓展基督的愛,建立織帳棚的教會。

杜明達牧師。魏麒原攝

華神戴繼宗院長。截取自網路影片

 
  對於華人教會參與普世宣教的浪潮,杜明達牧師指出,過去一百年,西方宣教士主導的普世宣教,帶動拉丁美洲、非洲及亞洲教會蓬勃發展,從原本信主比例17%增長到67%。如今反倒西方國家信主比例下降,基督教逐漸沒落,華人教會應承接普世宣教的棒子,特別是向20億未曾聽聞福音的穆斯林地區的民眾傳福音。神會使用每一位弟兄姊妹,只要有顆願意的心,回應神大使命的呼召,把福音帶到有需要的地方。
 
  戴繼宗牧師(華神院長)短講也回應杜明達牧師的說法,基督教逐漸在西方國家沒落,華人教會應用神所賜才幹、本領及恩賜的「靈巧」,「樂意」參與普世宣教,把福音傳回歐美各國,呼籲華人教會及弟兄姊妹,對跨文化宣教有感動,就勇敢地趕快訴諸行動,參與華人宣教的大使命。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