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使命門徒工作坊: 離開舒適圈 踏出去服事

職場使命門徒工作坊: 離開舒適圈 踏出去服事
 
文/趙錦漢線上採訪
圖/截取自線上直播畫面

       世界華福中心(簡稱華福)於去年(2022)12月3日舉行線上「職場使命門徒」年度大會,在「與年輕工作者對話」工作坊中,邀請了香港、台灣、馬來西亞等年輕人探討基督徒如何尋找到自己的身份和呼召。

       香港「Jesus On Line」總幹事鄧諾文透過一個簡單線上遊戲,跟與會者互動,採集意見。藉此說明每個人對年輕人的定義、想法都不同。結論是很多與會者認為時下年輕人比較自我中心 ,並且渴望能尋找到自己的身份和呼召。

「Jesus On Line」總幹事鄧諾文弟兄。

大多與會者認為當今年輕人較為自我中心。


年輕人如何尋找到自己的身份和呼召
       正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修讀國際與公共事務的連怡涵姊妹分享,生長在台灣的她負笈香港大學唸書並信主,卻一直為未來的道路煩惱。在探索的過程當中,她決定休學半年,年僅20歳的她透過國合會到肯亞實習,服事當地一群13-15歲的女孩。她明白到自己是「相對地幸福、有機會選擇前途的一群」。

連怡涵姊妹到肯亞實習。

       大多數朋友以為她畢業後會留在香港、回到台灣或到海外工作,結果她選擇到到烏干達成立非營利機構「愛女孩」,目的是服務當地女性。雖然很多人欣賞她的勇敢,但她內心其實仍然不確定未來的道路。

連怡涵姊妹不斷探索前路。

       後來連怡涵決定前往美國進修,當中有張學生合照讓她反思「誰是穆斯林?」,「我跟朋友討論到,一看就知道誰是穆斯林。特別是戴頭巾的女性,一看就知道。或者有時候問她來自哪個國家,來自沙烏地阿拉伯、孟加拉或某個中亞國家,就會知道她的身份。至於基督徒,卻無法第一眼就認出,可能要過一陣子,相處以後才知道。」她後來也發現基督徒這樣子有個好處,就是可以在相處過程中,讓別人體會基督徒的愛心,如何待人接物。





面對世界的變動,年輕人該如何回應?

勇敢踏出去服事
       生命展翅資源中心負責人鄧敬獻來自馬來西亞。他是第5代華人,父親從小跟著一位紐西蘭宣教士長大並認識耶穌。鄧弟兄自稱為「織帳棚宣教士」(帶職宣教士),目的是想透過職場帶領及鼓勵年輕人。他表示,「你可以來參與,可以來服事,但不要躲在教會的框架底下。」    

鄧敬獻帶領年輕人創業

       當地年輕人對教會體質有很多意見,甚至批判。他們認為傳道人因為在外面的職場混不了,所以才跑到教會服事。 

       鄧弟兄在進入一間機構全職服事時,便想有沒有機會創造一個新的服事模式。於是,他提出以半薪參與服事,不領全部薪資,然後嘗試工餘時在外面工作,甚至後來帶領年輕人創業,養活自己。

       原本鄧弟兄在教會帶領13-15歲的中學生。但經過一些年頭,特別這兩年的疫情,他發現如果牧養只止於校園,大概年輕人一出來工作,就會流失。2年前,即疫情剛爆發不久後,他跟同工做了一個非常勇敢的決定,帶了幾個大學畢業生一起創業,開了一家媒體公司。

       當時他得導師勉勵:「這家公司最重要的是不要倒。」有了創業的經歷,鄧弟兄得出了以下的結論:(見表一 )


表一:年輕人對教會的渴望

       上一代的文化或教育都強調聽話,要求人在大家長式的組織、架構或權威之下成長,但更根本的價值如陪伴、關係及愛,會給年輕人帶來更深遠的影響。

       生命展翅資源中心與教會配搭,提供6個範疇的教育:生命建造、體育運動、社會服務、職場專業、公民意識及旅遊文化。 

       疫情期間,教會的年輕人並沒有實體或線上的問題,因為他們都生活在一起,住在同一個區域,甚至是同一座建築物。例如鄧弟兄住的大樓,就住了8位年輕人。新年期間,由於疫情嚴重,大家都無法回鄉,他便煮飯給大家吃。

       除一起生活外,他更帶領年輕人跳出舒適圈。他有位朋友是身障運動員,於是便帶領年輕人陪伴這位運動員練習,處理行政工作。他又帶領年輕人服事當地原住民,這些原住民的教育水平不高,也沒有專長,屬於弱勢中的弱勢,生活質素甚至比孟加拉或印尼的移工更差。

        當時鄧弟兄向原住民族長派發口罩,對方握住他的手感動落淚道謝,在場的學生表示,「我感受到真實的愛、真實的生命,遠遠過於過去教會的生活。」 

        鄧弟兄又帶領學生到城巿的邊緣地帶,服事極度弱勢的印度人社群。另外,他帶學生到訪寺廟、小鄉鎮、戒毒所等等。他發現年輕人在疫情之後,很渴望接觸實體感強烈的事情,體會真實的交流。

幫助身障運動員。

向原住民派發口罩。

關顧弱勢族群。


       鄧弟兄在學校不走主流運動的「籃球」或「足球」,卻推廣「對槳球」。從開始20人到現在100人參與,每星期在吉隆坡5、6個場地進行。透過真實的比賽,讓學生「無法抗拒流汗、無法抗拒失敗時被別人拍拍肩膀得鼓勵的經驗。」

透過運動建立年輕人。

       他問與會者:「年輕人需要什麼東西?我們可以提供他們什麼?」


       就以上年輕人的分享,The Hope教會主任牧師萬力豪回應,「我覺得現在的年輕人有兩種,一種是非常的絕望,看到許多挑戰;但另一種是願意踏出原本的舒適圈。我覺得很重要的重點是要踏出自己原本所在的舒適環境。

       年輕人有所謂的『身在福中不知福。』至少我自己的經歷比我爸媽有更多的資源,更多的機會,但我們卻沒有看到自己擁有的非常的多,好像連姊妹也分享到自己去到烏干達,才發現自己非常的幸福。當我們願意踏出去的時候,就可以成為別人的祝福。」



       萬牧師欣賞鄧弟兄身體力行。「這就是教會的生活,他在所在之處建立了無牆的教會。」萬牧師深深體會到年輕人不是自私的,特別在少子化的環境下,很多人以為年輕人比較自我中心,但這次分享可見年輕人很願意踏出去。他引用德雷莎修女的話作為提醒:「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找到自己的責任。」

 

「因為多給誰,就向誰多取。」路12:48

       萬牧師表示,年輕人很需要有夥伴一起去做,「當年輕人看到使命時,動力不是只來自於自己去做,反而招集了一群人去做。這其實就是在建立教會,一群屬神的人聚集在一起,回應神給他們的呼召,以及這個世代的需要。所以上面兩位年輕人見證著,怎樣透過服事、透過陪伴,把神的愛傳揚出去。」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