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第4波疫情代禱

 
(圖:D-Keine / Canva)
 
  【綜合報導】4月17日起口罩禁令解除,5月中央也宣布新冠疫情降級。疾管署最近數據卻顯示目前正進入「第4波疫情」,預估疫情會一路升溫到6月底。
 
4波疫情來了
  耳鼻喉科醫師張弘分享近日以來的診所狀況,「看診病患的人數一路往上,看不到盡頭,也發現新冠比例仍居高不下,每個診都要加班才看得完病人。」
 
  公衛專家、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用過去的大數據推估,「在輕症免通報以後,中重症降到每天平均90位左右,每天確診數在32,500例左右。」
 
  為什麼第4波疫情會反彈得這麼快?洪子仁指出,這是每個國家和地區在防疫鬆綁過程中會遇到的。過去曾感染過的民眾,其免疫力及疫苗保護力正隨著時間慢慢下降,才造成這波疫情反撲;但防感染後併發重症的保護力仍還在。
 
  「防感染保護力下降」及「防疫措施解除」2大因素導致疫情再度升溫,洪子仁以目前中重症通報來推估,第4波疫情在4月底、5月初就慢慢升溫,接下來預估一個半月後,大概在6月上旬到高點後,便會往下降。建議每個人這段時間出門最好口罩戴好,一直持續到6月。
 
再感染比例不斷增高 65歲以上脆弱族群要留意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16日指出,目前本土流行的病毒株多為BA.2.75(54%),其次為XBB(37%)及BQ.1(5%)。疾管署則表示,BA.5次世代疫苗對變異株仍具保護力,而全球XBB及其衍生變異株占比約80.5%,以XBB.1.5為多(47.5%),另XBB.1.9.1(12.4%)、XBB.1.16(8.6%)占比上升,但現有證據顯示致疾病嚴重性未明顯增加,將持續密切監測國際間之病毒株演變與流行,呼籲長者等併發症高風險族群接種疫苗與及早用藥
 
(圖:RyanKing999 / Canva)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指出,Omicron BA變種株再感染比例,截至今年3月已達12.5%高峰,隨著解封開放及自然感染保護力衰退,再感染比例勢必會逐漸增加。
 
  再感染的住院風險是首次感染的1.4倍,中重症患者的再感染住院風險為輕症患者的6倍,再感染相較首次感染疾病嚴重度增加為2倍。65歲以上脆弱族群具有最高再感染風險,引發再感染後出現較多中重症患者。首次感染較嚴重的人,再感染時更容易重症。感染次數越多者,後續健康問題風險越高。
 
新冠病毒不會消失 明後年都會在
  流行病學專家、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曾指出,Omicron已獨霸一方了,未來在人類族群所選殖出來的病毒就是Omicron的後裔,以Omicron這樣的病毒,再怎麼樣都不會造成立即的危害,但還是要注意高風險族群。
 
  打過幾劑疫苗、或被感染的大人,群體免疫力會一直上升,但新生兒永遠是可被感染的一群。新冠病毒已經不會消失,明年、後年都會在,的確就是慢慢走向流感化的趨勢,包括年長者、幼兒、慢性病患等比較不健康的人,因本身抗體反應不佳,一旦感染時狀況就不會好,且越感染就越不好。
 
(圖:ivelinradkov / Canva)
  
  有醫師表示,其實並沒有真正「天選之人」的概念,「天選之人」有可能是屬無症狀的感染者;不過就算現在感染,也多是輕症。
 
  疾管署也提醒民眾,若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建議仍需配戴口罩,生病時在家休息,減少接觸長者及幼童等脆弱族群,對於疫情反撲民眾仍不可大意。
 
 
禱告焦點:
  1. 求主保守我國民眾仍勤洗手、常戴口罩,仍將防疫列為生活中的常態,警醒防疫。
 
  2. 求主保守長者、嬰幼兒、患病虛弱的族群,能按照自身狀況及醫囑接種疫苗,生病能及早用藥,確保不致轉為重症。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