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黃齊蕙牧師 回應21天禁禱呼召
21天為國禁食禱告(下稱「21天禁禱」)TIME FOR TAIWAN於上個月(3月)圓滿結束,台灣眾教會同心合意尋求神,領受宣教的呼召,為中華民國展開了新的篇章。本報訪問21天禁禱成員之一巴拿巴宣教學院院長黃齊蕙牧師,分享在禱告團隊中的學習,以及巴拿巴宣教學院如何回應21禁禱的呼召。
夏凱納重現聖經場景 反思復活節意義
今年復活節,位於大直、美麗華百貨旁的夏凱納靈糧堂,帶來全新的聚會體驗,融合兒童親子闖關與聖經戲劇,重新詮釋耶穌復活的意義。在跨世代音樂劇中重現耶穌復活,這場主題為「我是誰?Who am I ?」的聚會,透過多馬懷疑不信的歷程,及彼得三次不認主後,在提比哩亞海邊遇見主的過程,來讓人反思:「我是誰?」
全球工作信仰日 活出職場使命人生
「全球工作信仰日」(Global Day of Faith at Work)將首度於5月1日勞動節舉行,當日恰巧也是美國為國家禱告日。本報訪問美國「職場使命」(Called To Work)創辦人孔雷漢卿長老(Elaine Kung),瞭解弟兄姊妹可以如何把信仰和工作融合,回應職場使命。
破除傳統信仰迷思 興旺台灣教會福音
150年前,宣教士飄洋過海來到台灣,福音至今卻仍未遍傳。本報訪問生命河基督教會第二教會葉明翌傳道,幫助弟兄姊妹找出福音切入點,向未信的家人朋友傳福音,透過福音預工和禱告帶領家人歸主,他同時盼望台灣成為禱告和宣教的教會,迎接華人的合一和復興。
重新審視青少年:身分認同 歸屬感 人生目標
富勒青年研究所(Fuller Youth Institute,FYI)於2021年發表《重新審視今天的青少年》(A new look at today’s teenagers)研究報告,發現他們面對三大核心問題:身分認同、歸屬感及人生目標,盼望成熟的弟兄姊妹能陪伴他們度過難關,找到神給他們美好的計劃。
329萬人齊集凱道 台灣宣教航母啟航
在3月29日舉行的「329青年崛起、復興歡慶」是一個歷史性的聚會,來自台灣東南西北的教會齊集於凱達格蘭大道,如同一人在總統府前面宣告耶穌基督是中華民國的神,並拿起合一的權柄,宣告台灣興起10萬個拿細耳人,讓宣教航空母艦啟航。
百萬福音月 歐洲28城巿進入大收割
今年6月,覺醒歐洲將舉行為期2週「百萬福音月」(A Million Month),目標是連結歐洲不同城巿的教會,向100萬人傳福音。本報專訪百萬福音月的活動統籌阿馬貝爾(Brooke Amabile),見證神如何復興歐洲,迎接大收割。
以色列預備道路禱告殿 成為曠野的聲音
每逢聖經新年開始之前40天,由以色列青年世代興起的SOLU Isarel 預備道路敬拜禱告殿(下稱SOLU)都會進行40天禁食禱告。本報專訪SOLU負責人賀德(Shilo Ben Hod)與發動禁食禱告主要團員馬可(Jon Mark),了解 SOLU如何發展敬拜與40天禁食禱告的目標、成為曠野的聲音。
Gather25:從全球禱告到地區性復興
上個月(2月)28日,前所未有地全球七大洲來自225個國家的教會,串連近700萬人敬拜、禱告和悔改25個小時,並透過人工智能提供80多種語言的實時翻譯。本報專訪了豐收使命社區教會(Harvest Mission Community Church,HMCC)主任牧師金賽斯牧師(Rev. Dr. Seth S. Kim)及催化劑運動(Catalyst Movement)宣教士彌迦(Micah Thompson),了解Gather25如何復興亞洲及紐西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