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度廣場復興系列】之七六一 職場:專業與門訓

【國度廣場復興系列】之七六一   
職場專業與門訓
文/潘榮隆
(新竹新恩堂牧師、清大生命科學講座教授)

 
     「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太28: 21)是主耶穌親自吩咐跟隨者的大使命。

     對於神兒女,門徒訓練有兩個面向:專業的傳承者、福音事工接棒人。

     老編瞿哥說要親自來拜訪我的文字事工(跨教會)團隊。身為非專業的自由撰稿者(Free lancer),我很感動___他們在培訓我。

     曾有一位主編,他回顧一生最大的成就,不只在於編輯天下第一報《紐約時報》,最重要的:他培養出許多「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得主-該獎由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統籌,被譽為新聞界的「奧斯卡金像獎」。他栽培的得獎者,開始從青澀的初寫手,在他建議下,重新潤飾稿件、精煉文字、建立風格,終於成了洛陽紙貴的大師。對於這位主編,編輯報紙是「專業」(Profession),培養作家是「事業」(Career;帶有「成就感」Sense of achievement);當然,對於基督徒而言,裝備神國度的主僕(Man of God),才是職場領袖整全的「志業」(或「神聖呼召」___Divine calling)。

     五年前,有一日我正在開車時,突然接到張姐(曉風)來電,我立刻車停馬路旁恭聽____她邀我幫他們寫一篇「科學與信仰」的文章。張姐的師丈林哥(中原大學教授/院長),曾經在我們清華大學開設的「聖經與人生」課程初期,擔任特請講員,助我們奠立了本科目成為校內熱門的通識課,他功不可沒。因此,我便毫不猶豫的「奉天承命,接旨」,幾天內完成交稿。寄出後,我又覺得「食人一口、還人一斗」,就再連寫多篇,讓他們不會為難,可以有自由選擇(退稿啦)的機會。結果,一寫至今,竟然送出了50幾篇,他們也已陸續刊登了40多篇____存稿是讓老編們不用怕開天窗,可以放心去休假。

     「科學與信仰」的文章,力求「真、善、美」(正確、福音、流暢),所以我邀請陽明交通大學生醫光電研究所的李偉教授(科學部分)、長庚醫院的新科單身、正妹醫師許庭恩(醫學方面)、以及黃日佳(讀者的角度)協助我校對、潤稿和建議。另外,清華大學的張晃猷(副研發長)、吳夙欽(我的副院長)教授們,提供我生命科學的專業諮詢。他們幫助我找出關鍵(或有疑慮)的原始資料(大部分是英文的)、釐清概念、建議修正、邏輯編排、文字潤飾,才讓我的文稿送出。我每一篇文章裡都有他們的校勘痕跡、與滿滿的愛心、用心和耐心,他們總是克盡所託,因此,我對他們心存謝意,也對把他們安排到我身邊的主,極力感恩。如果不是神的恩典、他們的支持,醜媳婦難見公婆。而他們也是我為教會界培訓未來的福音文字工作者、或科普寫手的對象。  

     兩千多年前,加利利海邊偉大的教師耶穌,為我們立下一個典範:祂教導天國真理(專業),祂也做門徒培訓。那位《紐約時報》總編輯了不起的地方在於:他不只專業的主編報務,他更培養出多位普立茲獎得主。他們的理念、事蹟,都幫助我走上一個有使命感的文字事奉場域。

     專業和門訓,是職場工作者的兩大使命。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