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勢報告專題:世界教會的趨勢─世界華福中心總幹事 董家驊牧師

 
 
文/羅鳳琳
圖/趙錦漢
 
(中華基督教福音協進會於10月21日舉行「關鍵面對:回不來的出去的教會」論壇,並且發佈 《2022台灣教會普查報告》,就疫情下教會面臨衰退,反思及討論教會未來如何成為新皮袋。董家驊牧師於會中主講「世界教會的趨勢」。)
   
董家驊牧師
 
  今天我們聚集在這裡,就是想知道,到底全球的教會怎麼了?而相對地,我的教會情況如何?過去3年的疫情,對全球教會(不只華人教會)都帶來或多或少、不同層次的衝擊,衝擊最大的應該是北美洲的教會,因為過去相對是在安逸的環境。在疫情後的現在,不同的教會,有的四、五成,有的六、七成的人,會回到教會實體聚會。這是我們要誠實面對的現況。
 
 
  根據美國生命之道研究中心(Lifeway Research)的研究,美國大概有七成四的人回到教會聚會。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的研究,大概有20%過去曾固定聚會的美國人,在疫情後就沒有再回到教會了。巴納集團(Barna Group)的研究顯示,疫情3年後,美國參加教會的人數、比例是成長的,但它是把參加線上和參加實體的人數一起計算,其中有六成多是實體參與,兩成左右是混合式,兩成左右是純線上。從網路的數字來看好像是成長的,但是如果看真正回到教會委身的群體,其實美國仍在衰落當中。
 
  歐洲的教會目前尚無可評論。疫情對非洲的教會影響卻不大,可能對非洲教會來說,比疫情更可怕的事情太多了,所以疫情不算是他們主要的問題和困難。
 
  另外中東教會卻有一些零星復興爆發、快速成長的地區。從一些關注中東地區的Podcast訪談中了解,例如有一位伊朗的教會領袖就說,對他們來講,訓練門徒不是靠課程,而是當他接到一通會友的電話,說被關切了,另外一通電話,說他要被關十幾年,要請牧師幫忙照顧他孩子的時候,這是伊朗教會的門徒訓練,在真實經歷的情況中去經歷福音的大能。
 
  總之,綜觀全球,疫情是對比較安逸、高度開發的國家衝擊比較大。
 
  世界各地的華人教會也是一樣的趨勢,就所接觸的概略式印象,比較好的區域,回到實體聚會的大概有七成,但有一些區域大概只回來三、四成。這跟區域以及受訪對象都有關,過去教會較少有資料的搜集,另外,華人比較愛面子,有時要搜集到真實資料是比較困難的。平均來說,各地華人教會回到實體聚會大概只有五、六成。
 
 
  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趨勢是,全球華人教會都在面對老化、青年流失的危機。在這疫情的3年間,不但沒有減緩的趨勢,老化現象反而急速地加劇。其實疫情對長輩的衝擊更大,長輩應該是更會選擇不來實體聚會的一群才對。如果教會實體聚會看到老化的話,代表老化的情況比我們看到實體的狀況更加嚴重。
 
  在這些觀察中,我們需要有一些反省。過去3年來,華人教會以為要解決的是疫情的衝擊,或網路牧養、數位傳播的學習,或是人回不來,我們要鼓勵人回來,當然這些都是真實的症狀,是要去解決的,但如果忽略根本的體質性的問題,教會可能只是疲於奔命地解決表面的問題,而且還解決不了。
 
  看到教會這些問題,有一些值得我們思考的現象:
一、沒有「報復性聚會」,思考基督徒生命優先順序的問題。疫情後逐漸恢復,全球都有「報復性旅遊」的現象,因為大家都覺得旅遊很好、很美,在疫情時犧牲一下,疫情一結束就要去旅遊。但是我們沒有看到「報復性聚會」、「報復性宣教」、「報復性小組聚集」。這突顯一個根本的問題是,會不會在疫情之前,其實大部分基督徒生命的優先順序,從來就不是我們心中想像一個基督門徒的優先順序?
 
 
二、從世代間的張力,看見背後的身份追尋、認同問題。不論是堂會在討論要如何有扎實的門徒訓練、門訓下一代,或宣教界討論宣教的挑戰和機會,有一個大家都很關注的議題就是次世代的流失。用「次世代」的意思,是指現在的年輕人,他們其實與我們同世代,但是比我們年輕。這個議題背後還有另外一個子議題,就是世代之間的差異帶來的角力跟衝突。這可能是一個核心性問題,各地的華人教會都在面對。
 
  當我們更深去思考、去聆聽,或許世代間張力的根本原因是追尋身份認同。每一代的人都會尋找自己的身份認同。過去的社會相對穩定,人的身份認同基本上是比較固定的;但隨著科技的發展、全球的流動,隨著都市化和消費主義的興起,人愈來愈不知道自己是誰;也愈來愈提倡,每個人都要定義自己是誰。而在一個沒有人能確認自己身份的時候,世代與世代之間會用某些議題、某些立場、某些世代的獨特性來定義自己是誰,世代間的張力很多時候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被推波助瀾而激化的,這在過去10、20年特別嚴重。
 
 
三、從關注職場,看見大家在尋找生命意義的問題。最近這幾年的重要話題是職場,不論是職場牧師、職場宣教、職場即禾場,華福中心在過去這一年也不斷強調職場使命門徒:我們是帶著耶穌基督使命的門徒,而職場是我們活出使命的場域之一。為什麼大家都在追求、關注職場呢?這與上述所談有關,我們在尋找身份的同時,我們也在找自己生命的意義在什麼地方。今天大部分的人,會把生命的意義跟工作綁在一起,不只是工作的收入,還有工作的型態、社會的觀感也綁在一起。
 
 
對三個現象的反思
  當談論到次世代流失,有些牧者的自我診斷是:或許我們沒有把正確的福音傳給下一代,或者在講台中過度強調成就個人的自我命定。這在華人教會中有歷史的脈絡,早期很強調「我是罪人」、「審判」,隨著時代前移,變成愈來愈強調「上帝好愛你」。其實這兩者都是福音不可切割的部分;但是當只偏重其中一部分,讓下一代在教會中聽到「上帝好愛你」、「上帝好希望成全你」、「上帝要成就你個人的命定」,但到了社會工作,才發現不是那一回事的時候,那是一個極大的掙扎,這不單是在工作上的掙扎,也是在信仰和福音上落差的掙扎。
 
 
  第二,華福中心有做一個叫做「使命門徒」的Podcast,每個禮拜訪談一位教會領袖(包含很年輕的),目前做到80、90集,從後台的數據顯示,下載率最高的單集有兩種類別:第一種是世代類別,不意外地大家都關注年輕人的流失;但下載率最高的,是跟神學大師的訪談。Podcast的對象是教會領袖,這突顯出教會領袖渴望更有深度地來回應這個時代,只是找不到工具、資源,又或者是在神學界裡面太高了聽不懂,但Podcast的對談把一些好的東西用一般牧者能懂的語言表達出來。牧者們可能意識到,在這個世代不僅僅是用方法來回應,而是要回到根本,因這個世代的人,都在尋找意義、價值跟歸屬。耶穌基督的福音,到底能如何更深刻地來回應這些追尋呢?
 
  再來,關於職場的熱潮,在與黃志靖長老的談話中,探討到其中一個可能是,因為信仰群體的人漸漸流失了,大家開始把焦點從宗教生活放到我個人的生活,而現代人個人生活的重心,往往就是職場。人們都渴望在職場找到生命的意義、自己的歸屬和生活的價值,因此,一個可能是工作成為人生命的全部,人變成工作狂;另一個可能是人對工作感到憤怒而選擇想要逃避,因為在工作中想要得到的東西都得不到,所以想要撇下。這在現代社會當中是很兩極的。
 
 
  華福中心幾個月前做了一個調查,得到一些數據,發現選擇「躺平」的人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多,積極進取的人也不是多數,大部分的人是在這兩端當中擺盪。這顯出當現代人把意義、價值、尊嚴和歸屬都集中在工作的時候,這兩極是必然發展的結果。教會在關注職場的時候,要能去回應這現象背後真正的問題,不能夠一味去迎合人們在職場追求成功的口味,而是想到如何把職場視為一個場域,那裡是宣教發生的地方,也是跟隨耶穌門訓的場域
 
  綜觀以上,疫情只是把教會早就在面對的議題浮現出來而已。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