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度廣場復興系列】之九四一 台灣屬靈復興:教會運勢時間軸
【國度廣場復興系列】之九四一
台灣屬靈復興:教會運勢時間軸
台灣屬靈復興:教會運勢時間軸
文/潘榮隆
(新竹新恩堂牧師、清大生命科學講座教授)
(新竹新恩堂牧師、清大生命科學講座教授)
(3).png)
「當無花果樹枝發嫩長葉的時候,你們就知道夏天近了。」(太24:32)
《聖經》中,耶穌教導門徒從大自然現象做預測。
「釋經學」指出:《聖經》是「特殊啟示」,大自然是「一般啟示」。耶穌說:一般啟示可作參考;顯然,特殊啟示與一般啟示都是神的啟示,雖然馬丁路德高舉「唯獨聖經」是至高原則。
由「聖經數字學」推論出「時間軸」之為用(參本專欄前期),也是一種由特殊啟示導衍出一般啟示之案例;前此,我們綜觀了橫跨五千多年的科學史。我相信,我們也可以同法來檢視近代屬靈復興史,並提供台灣教會未來發展之參考。
自初代教會第一次五旬節聖靈大澆灌後,基督教義的闡述與建構成為主流。直到上世紀首日,堪薩斯州伯特利神學院神學生歐茲嫚(Agnes Ozman)領受聖靈與方言恩賜,再經其院長查爾士·柏翰(Charles Perham)及威廉·西摩(William Seymour)在阿蘇撒街引發的1906年屬靈大復興,教會正式進入聖靈運行的大世代,一直到如今。
若將美國陸續發生的靈恩運動放在「時間軸」上,則顯為「波動型」(Oscillation)曲線,平均每20-30年有一個運動波峰:第1波,方言運動、第2波,聖靈更新運動、第3波,神蹟奇事運動、第4波,聖徒運動。至於時下,隨世局動亂,各種名稱的靈恩運動蓬勃興起,族繁不及備載。若以美國單一地點來看,亞斯伯里大學最為突出,直到2023年,該校共歷經9次波動型的屬靈復興;其中除第1與2次間相隔3年,其餘約每15年發生一次。北美波動型屬靈復興的軌跡,類似舊約《聖經》「士師紀」裡的循環發生。波動型曲線饒富趣味與深刻屬靈意義,但這是台灣教會最想要的嗎?
台灣教會基本上是美國教會的「複印者」(Copycat),若把台灣教會各種跟著流行過的屬靈運動放在「時間軸」上,固然可見隨著美國教會潮流有微型的波動態,而實際整體趨勢則呈單一「駝峰型」(Camel shape)發展。
感謝朱三才牧師創始及夏昊霝牧師、陶牧群傳道的接棒,進行台灣教會趨勢分析報告所提供的貢獻。依此繪圖,台灣基督教人口的駝峰型頂點在2017年,但2022年之後,呈現急速墜崖式的遞減;有人說此崩解現象肇因2019年新冠疫情之故。但2024年皮尤、中研院等單位,幾項綜合調查後,曲線分析含蓄地暗示(Implicitly)疫情造成教會運勢衰退只是託辭──至於實際原因是甚麼,則留待我們各自思索或求問主。身為科學工作者,我深知時間軸上的事件與數字分析,是科學、是一般啟示,所呈現的意義,人焉廋哉。
我們也曾將自己教會的各分類統計資料(如出席人數、奉獻、主日學等),放在時間軸上作分析,得到令人欣慰的啟發。我們牧者同工很感謝主,也很感謝支持教會的兄姊祭司們之努力與愛主、愛人、愛以色列的心。
身為科學研究者,我鼓勵每個教會作自己的統計(一般啟示),配合《聖經》(特殊啟示)教導,教會變得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