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發走向職場宣教 職場領袖與教會並肩進入禾場



  【趙錦漢採訪報導】啟發課程(Alpha)多年來透過輕鬆、易懂的手法接觸未信者,而職場啟發更造就弟兄姊妹接觸同事、客戶及其他工作夥伴,本報專訪香港啟發總監劉恩琪、馬來西亞職場啟發發展經理Kenneth Ho及台灣職場啟發事工主任陳守愚分享職場啟發的最新發展,包括職場啟發最近一套系列影片。
 
啟發:走進職場宣教
  Kenneth表示,職場不僅是基督徒最大的宣教禾場,而且也是距離最近的禾場。許多基督徒因為害羞或時機不當,以致難以向新朋友分享福音。啟發使基督徒能夠輕鬆、簡易地向同事傳福音開辦啟發不需要成為教師,只要邀請未信者出席,向他們傳遞信息,而且不用孤身一人,可以跟其他基督徒一起合作,大大減輕了傳福音的壓力。

  陳守愚補充,職場啟發超越了傳統的辦公室福音方法,尤其鼓勵弟兄姊妹利用職場上的專業網絡、影響力還有社會地位來接觸別人,讓傳福音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將信仰分享融入到日常工作當中,而且人們大部分時間都在職場中度過。

啟發課程進入馬來西亞職場當中。圖:馬來西亞啟發

有台灣基督徒健身房創辦人邀請教會傳道團隊,一起接受啟發培訓。圖:台灣啟發辦公室

 
職場啟發新系列
    《遇見使命・啟發職場》系列影片(Work Inspired: By Purpose Series,簡稱WIP系列)始於馬來西亞啟發於2023年的職場研究,該項研究旨在了解馬來西亞在疫後的職場狀況,這些研究結果都成為了WIP系列的原材料,創建了3個主題:職場掙扎、成功及卓越,並於去年(2024)8月完成製作。

  開辦啟發的人一直思考如何邀請更多人參與,有沒有更精簡的方式經營? WIP系列成為一套策略性工具,尤其針對繁忙的職場專業人士,他們常常都要出席會議,出外公幹,無法長時間委身於啟發。
 
  過去9個月,WIP系列成為了邀請新朋友的「敲門磚」,影片只有3集,內容不會太隨便,也不太嚴肅,恰到好處。Kenneth形容,如果完整的啟發課程是一部「電影」,那麼WIP系列就是「電影預告片」,提供一個低門檻的切入點,減輕來賓的疑慮,搶先體會啟發有多麼「有趣」、「輕鬆」和「簡單」。
 
  Kenneth又強調WIP系列內容簡潔,探討職場人士所面對的挑戰,職場基督徒可與朋友共膳,一起深入對話,給邀請來賓一條新的出路,尤其是接觸以往拒絕參與啟發的人,而且WIP與啟發課程無縫接軌,能從職場話題切入生命上的議題。WIP系列現在以英文為主,簡體中文版即將完成,而台灣啟發辦公室也積極協助製作繁體中文版。

馬來西亞啟發最近推出了 《遇見使命・啟發職場》系列影片。圖:馬來西亞啟發

新影片系列是針對職場上挑戰而製作。圖:馬來西亞啟發
 
從辦公室走向各行各業
  問到職場啟發似乎傾向接觸專業人士或辦公室人員,Kenneth表示,啟發本身的設計是給普羅大眾使用,從基督教角度探索生命的意義。在馬來西亞,華人啟發系列已接觸了一些汽車技工,他們以前對英文啟發不太接受,但華人啟發拓展了新機遇,甚至有人看了影片之後感動落淚,對福音抱持開放的態度。
 
  劉恩琪表示,啟發在香港的職場已大幅擴展,從以往的傳統專業人士如律師、會計師和銀行家等等,到現在涵蓋近50個不同的行業。她特別提到,有教會牧者主動前往工地開辦啟發課程,並提供豐盛的午餐作為招徠,也有好些工人在過程中深受感動,決志信主。

  她又列舉一些國外例子:某國際投資銀行一向倡議多元共融政策,有基督徒員工成功爭取成立基督徒團契,並在公司內部開辦啟發;在英國,有一位工程師成功向1公司內的多元共融團隊建議舉行啟發,稱之為「啟示生命與信仰」課程,並在工作時間內進行,竟然是受薪工作的一部分,非常奇妙;又曾有一位姊妹極力反對在公司開辦啟發,提出許多質疑,但經了解後發現啟發課程不帶任何批判,鼓勵人們發問,真誠分享,她淚流滿面地表示自己曾受教會的傷害,後來更認同啟發是一個容許發問及聆聽的平台,成為了小組長。

  陳守愚表示,他和劉恩琪、Kenneth等人都歸屬於亞太區職場啟發一個發展小組,發想如何將啟發推廣至辦公室以外的地方。他教導各行各業的職場領袖和企業家善用網絡,發揮個人的影響力,舉辦啟發,勉勵他們有效地運用啟發與客戶建立聯繫,分享生命的意義,他又表示職場啟發成功地在台灣一間高科技公司舉行,並透過其分公司將課程推廣到越南。

台灣職場啟發領袖團隊認識馬來西亞《遇見使命・啟發職場》系列影片。圖:台灣啟發辦公室

有香港牧者主動走到工地,利用啟發向建築工人傳福音。圖:香港啟發


啟發策略:與教會成為合作夥伴
  在香港,除了教會主動接觸建設工人外,有2名來自大型會計師事務所的基督徒不約而同有感動向華人朋友傳福音,於是一起合作開辦職場啟發,他們更與鄰近的教會合作,邀請來賓到教會上課,並為來賓提供免費膳食。
 
  在疫情期間,香港啟發也啟動了「生命導師計劃」,幫助Z世代的年輕領袖從大學過渡到職業生涯。年輕人面對職場壓力,對信仰的熱情開始冷卻,對信仰和人生方向充滿了疑惑,促成了「Z世代啟發」。年輕基督徒利用共享空間,以跨教會的形式合作,互相配搭,一起邀請年紀相若的朋友參加課程,至今已經進行了4個季度。
 
  自疫情以來,線上課程越來越普及,線上職場啟發在香港呈顯著增長。參與者可以先在線上會議室上課,然後再分成小組,不但更容易讓較忙碌的人參與,而且主持人也不用花太多心力張羅許多事情。

  由於陳守愚倡議各行各業的職場領袖和企業家善用個人網絡,有一位健身房老闆不知道如何向客戶傳福音,結果邀請了教會牧者及其團隊一起接受裝備,並用教會的名義在健身房開班。他也見證職場啟發開始對城巿發揮影響力,例如最近他受邀出席校長聚會,並與校長們分享啟發,而這些校長也訪問了香港啟發,促進「城市啟發」計劃,讓不同的團體一起合作推動啟發。

在香港,新朋友全神貫注觀看啟發影片。圖:香港啟發

台灣某高科技公司在辦公室開辦職場啟發。圖:台灣啟發辦公室

 
  陳守愚強調,教會需要賦與小組長權柄在職場中啟發,有效地將「教會的邊界」擴展到圍牆之外。教會應該教導職場啟發領袖,不要害怕領人歸主,並保證教會已準備好配合他們,牧養新人。
 

  針對教會健康成長,Kenneth表示,馬來西亞的教會將啟發視為教會成長和領袖發展的重要工具。參與者通常會成為小幫手,被培訓成為主持人,進一步成為課程領袖,最終成為教會領袖。陳守愚進一步強調,啟發將福音使命從負擔轉化為喜樂,每個人都可以開辦,相信啟發有助於動員教會的弟兄姊妹遵行大使命,將傳福音自然地融入日常生活當中,尤其是在職場。
 
  儘管香港、台灣、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在職場啟發上相對成熟,職場啟發在美國、加拿大和歐洲等西方國家的增長令人鼓舞,但許多其他國家才剛剛起步。對於華語群體,華人啟發系列特別有果效,WIP系列更成為關鍵的「敲門磚」。
 
  禱告焦點:
  1. 求主幫助職場弟兄姊妹善用職場啟發工具,發揮神所賦予他們在職場的位置和影響力,傳福音給更多人。
  2. 求主帶領教會賦能給職場的弟兄姊妹,培訓他們成為職場宣教士。
 
Work Inspired: By Purpose Series參考網址(暫時只提供英文版)

在台灣舉辦的天國教育論壇,基督徒校長、老師、教授接受青年啟發培訓。圖:台灣啟發辦公室

台灣職場啟發事工主任陳守愚、香港啟發總監劉恩琪及馬來西亞職場啟發發展經理Kenneth Ho(左起)接受本報訪問。圖:本報資料



國度復興合一禱告聯盟(原《國度復興報》)Facebook粉絲專頁
 
國度復興合一禱告聯盟(原《國度復興報》)Instagram

國度復興合一禱告聯盟 YouTube頻道    
 
國度復興報 LINE官方帳號
 
國度復興合一禱告聯盟  LINE社群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