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頌輝牧師:讓福音無所不在 每個人都是宣教士
.png)
【趙錦漢整理報導】台北真理堂於7 月1日舉行「讓福音無所不在」特會,蔡頌輝牧師分享教會如何幫助弟兄姊妹回應宣教使命,並透過福音5G,實際地將福音活在日常生活當中。
理想的福音事工
蔡頌輝牧師挑戰教會對福音事工的理解,如佈道大會、個人佈道工具等等,尤其是主要的福音策略都是將人帶到教會聽福音。「國際靈風合作夥伴」(Langham Partnership International)全球大使兼事工總監、舊約博士萊特(Christopher J. H. Wright)曾著有《上帝子民的宣教使命》,他在書中強調,教會的存在並不是為了讓基督徒支持牧者的事工,而是支持他們在「教會圍牆之外」的宣教使命,在職場上作鹽作光,而他們在教會內領受的,要在教會「圍牆之外」大派用場。
一般教會差派宣教士,就是鼓勵弟兄姊妹用禱告和金錢支持某個人委身宣教,但事實上,教會每個主日都要差派弟兄姊妹成為宣教士,在日常的生活中執行福音使命。蔡牧師認為每個基督徒都是蒙神揀選的人,被放在不同的崗位上產生屬靈的影響力,使人認識基督。所以,他在德國德勒斯登的教會服事時,每次崇拜都會透過祝禱來差派弟兄姊妹回到職場。
萊特博士也提出了以下的問題,讓教會反省如何回應福音使命:
- 教會是不是動員、訓練、支持基督徒從事宣教使命?
- 教會是不是幫助職場基督徒去明白他們日常的生活和工作的世界?
- 教會是不是教導基督徒理解聖經如何教導他們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公民?
- 教會是不是建立一種合符聖經的價值觀,支持基督徒作見證?
- 教會是不是幫助基督徒如何面對工作上的道德議題並為此爭戰,鼓勵他們充滿信心、持守正直、鼓起勇氣及恆久忍耐?
- 如果有人因著與充滿敵意的世界爭戰而受傷、跌倒,教會有沒有同理心去關心他們?
福音的「五個G」:承擔使命的核心原則
我照神為你們所賜我的職分作了教會的執事,要把神的道理傳得全備,這道理就是歷世歷代所隱藏的奧祕;但如今向祂的聖徒顯明了。神願意叫他們知道,這奧祕在外邦人中有何等豐盛的榮耀,就是基督在你們心裡成了有榮耀的盼望。我們傳揚祂,是用諸般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裡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我也為此勞苦,照著祂在我裡面運用的大能盡心竭力。
歌羅西書1:25-29
耶穌復活後到處向人顯現,並不侷限於聖殿,基督徒也不要把福音侷限在某些地方,而是要讓福音無處不在。無論是「新造的人」(林後5:17)或「穿上新人」(弗4:24),都表明基督徒要依靠聖靈來活出神的形像。蔡牧師藉由歌羅西書歸納出整全福音的5G:
一、神(God)—神的主權
以上的經文說明保羅從神領受了教會執事的職分,他所傳講的道來自於神,而且是傳給神的百姓,並藉由基督在人的心裡成了有榮耀的盼望,最終的目標是把人在基督裡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傳道的能力也是從神而來的。
如果基督徒相信福音是神的工作,就不會害怕失敗,並且會禱告倚靠神。因此,認識神不應只停留在抽象的概念或詩歌當中,而是活現在日常生活當中。
二、福音(Gospel )—福音的內容
基督徒所傳講的是主所啟示的福音,而不是講一些人們喜歡聽的,或者為了壯大教會的聲勢。傳福音的責任應該是忠心而清楚地把福音講出來,讓別人明白,背後的動機卻不是為了「如何讓人快點信主」。
基督徒對傳福音之所以缺乏熱情,是因為福音內容的認識與體會過於膚淺:為什麼信耶穌?信耶穌可以上天堂,有平安、有喜樂。如同推銷員需深入了解產品,弟兄姊妹也需要深度經歷福音的豐盛。
曾有人問佈道家穆迪:「你怎麼樣能夠一輩子都很有熱情去傳講主的福音?好像都不會累?」年老的他回答:「因為我從未失去對神奇異恩典的讚歎。」傈僳族宣教士富能仁也曾在日記中表示:「我不能抗拒內心的催促,像有太多要傳的福音積蓄在胸中,一定要找一個出口……講完之後,痛快莫名。」
蔡牧師強調基督徒要在真理上的扎根,正如他有創作的恩賜,但也必需配上真理的內涵和根基。
三、恩典(Grace)—分享個人見證
分享個人經歷神的恩典和生命被改變的見證,正如保羅從逼迫教會的人變成宣揚福音的人,他深深體會到神浩大的恩典。見證能讓人感受到神的真實與恩慈,使福音不再是抽象的哲理或歷史,明白神在今日仍然作工。
四、恩賜(Gifts)—恩賜的運用
蔡牧師認為:「每個人都有恩賜,沒有一個人沒有恩賜;沒有一個人有所有的恩賜,沒有一個恩賜是所有人都有的。」這意味著教會中每個人都重要,同時不能只依賴某一人。不同的恩賜例如音樂、講道、醫治、藝術、行政、做菜等等,全部都可應用於福音事工。
金尼斯博士(Dr. Os Guinness)曾表示:「神創造我們,並按自己的意思賦予我們特定的恩賜,而當我們最終找到這恩賜時,才能做真正的自己。」恩賜是聖靈隨己意分給每個人的,但有時華人太過謙遜,不敢承認自己有某方面的恩賜。
蔡牧師從小喜歡畫漫畫,他17歲信主之後思考如何運用這個恩賜,開始創作福音漫畫,到2007年開始創作信仰反思漫畫,結果大受歡迎,傳遍世界各地,甚至後來用於佈道會、咖啡廳裝飾、街頭佈道、非洲孩子的填色活動、信仰漫畫展、電子廣告版、奧運單張、環保袋等等。
五、慷慨(Generosity)—活出福音生命
透過慷慨、愛心和品格的見證,讓未信者不僅聽見福音,而且能看見並感受到福音。使徒保羅以身作則,辛勞付出,不貪圖金錢,也樂意供應他人所需。許多人信主並不是因為邏輯上的信服,而是因為感受到基督徒的愛、關懷與付出。
醫療宣教士革仁斐爾(Wilfred Grenfell)曾被一位姊妹問到他的身分時,他反問對方:「夫人,難道你不是嗎?」蔡牧師鼓勵所有與會者,每個人都要被差派出去成為宣教士。
禱告焦點:
1. 求主帶領教會回到宣教使命的初衷,差派弟兄姊妹成為宣教士,越過教會圍牆之外,為主作見證。
2. 求主幫助弟兄姊妹透過福音5G,經歷並傳講福音的豐盛,使別人也得著福音的好處。
影片鏈結:讓福音無所不在特會信息|蔡頌輝牧師[台北真理堂]
【本信息經台北真理堂授權分享予華人教會】
國度復興合一禱告聯盟(原《國度復興報》)Facebook粉絲專頁
國度復興合一禱告聯盟(原《國度復興報》)Instagram
國度復興合一禱告聯盟 YouTube頻道
國度復興報 LINE官方帳號
國度復興合一禱告聯盟 LINE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