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度廣場復興系列】之九四O 台灣屬靈復興:本於信,以至於信

【國度廣場復興系列】之九四O
 
台灣屬靈復興:本於信,以至於信
 
文/潘榮隆
  (新竹新恩堂牧師、清大生命科學講座教授)

 

 
  「本於信,以至於信。」(羅1:17)
 
  「聖經數字學」(Bible numbers)充滿各種隱藏的奧秘(參本專欄前期)。詮釋《聖經》有內證(Intrinsic evidence)與外證(Extrinsic evidence)法。前者為「以經解經」,後者常借用考古、歷史、科學、邏輯等以印證。《聖經》內的數字,常以寓意法(Allegory)得到許多屬靈意義,強化對《聖經》永恆價值的認識與信心。《聖經》外的數字,也常可看到創造主的心意。
 
  時間可用數字來表示(如今年2025年),就可運算、處理(Data analysis)。《聖經》外的時間相關議題,可作詮釋《聖經》的參考;其中最簡單方法,就是列出「時間軸」(Timeline),在其上寫下各種事件,來領略「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在歷史上所欲彰顯的意義。
 
  如,以耶穌出生為紀元之始(其實是一個科學計算的錯誤,耶穌出生應在西元前4年),之前,有偉大的古希臘科學家泰利斯(Thales,主前620-545)認為宇宙的基本元素是水、希波克拉底(Hippocratic,主前460-370)以為人體由四種體液構成(血液、黑膽汁、黃膽汁、黏液)、亞里斯多德(Aristotle,主前384-322)的各種自然科學理論;以及之後的天文學者托勒密(Claudius Ptolemaeus,主後100-168)之天動說,強調宇宙是以地球為中心,該學說主導西方社會1,500年、迦倫(Claudius Galenus,主後129-200)承繼了希波克拉底的四體液說作為其醫學理論基礎,主控了整個西方醫學界1,000年…,族繁不及備載。
 
  他們是科學史「某某學之父」輩人物,曾閃耀出偉大光芒,但他們的理論在現代,可以「全然」丟到垃圾桶裡—印證了「偉大的哲/科學家,就是犯了一個偉大而公開的錯誤者」;他們全不認識主耶穌。
 
  到了中世紀以人為本文藝復興後,現代科學肇始。牛頓發現運動3大定律、巴斯卡證明真空的可能性、笛卡爾提倡「我思,故我在」…,不只紅極一時,影響整個歐洲科學界,直到20世紀初緣於近代科學興起,都一一被修正—他們的結論只對了「一部分」;因為他們是自然神論者,只相信有創造主存在,卻不認識主耶穌是救贖主。
 
  在時間軸上,科學成果從「全然可棄」到「僅答對一半」,是歷史的必然、科學進步的結果;但這樣的推論也僅對一半:摩西可是出生在主前1,500年,離耶穌時代古遠,那時沒有科學、沒有先進文明,他的任何學說應該都是笑話、廢物,可以丟到垃圾桶吧。
 
  近代諸多能人志士,妄圖以科學論證來證明摩西所言為偽,以推翻《聖經》正確性,進而否認其內之真神的存在。但到如今,再聰明的也無人成功過,反倒越近代、越精準的科學發現,越加印證那位千古之年代的摩西所記載的妥拉(Torah,摩西五經),全然符合科學所見。因而,若將時間軸的表示改以「信心程度」(而非時間線)為橫(X)軸,縱(Y)軸代表「正確率」,畫出「條式曲線圖」(Panel diagram),我們將得到:「信心越高,得到科學研究結論越正確」—相信耶穌,讓人得到可信的真理。
 
  真理的追尋:本於信,以至於信。因為「耶穌就是道路、真理、生命」。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