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世代如何預備 人生下半場

 

在人生後期活出豐盛成為教會的祝福-訪周神助牧師

文/張雅茜採訪  圖/受訪者提供

  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rik H. Erikson)在他的社會心理發展理論當中,將人生後期的階段稱為「豐盛期」,處於這一階段的人們,不只人生閱歷豐盛,更是把注意力從一己的擴展,轉到照顧並關心接棒的後代。國度復興合一禱告聯盟訪問到高齡82歲的周神助牧師(靈糧全球使徒性網絡主席),一位退而不休並且在知識、經歷和生命各方面已臻成熟的屬靈長輩,在人生的後期,依舊成為眾教會的遮蓋和祝福。

  連續兩天4場講道之後的主日下午,仍可看見高齡82歲的周神助牧師馳騁於網球場上,甚至還以6比3的比數打敗年輕小夥子。有人會稱他周爺爺,他說自己比較喜歡聽到別人叫他周哥。談起一個牧者將自己歲月裡的黃金30年奉獻給主、奉獻給教會,如何在退休之後依舊能繼續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呢?周牧師從個人、教會到神的國度來回應這提問。

  「當一個對的人。」在個人方面,他期許每個人都要當一個對的人。他說,因著醫療發達和科技進步,我們一生的年日就像聖經所說的,如果強壯,可到80歲。有些教會或機構規定65歲就要退休,到80歲還有15年的時光,想要在退休之後為上帝所使用,被教會或弟兄姊妹所倚重,就需要在事奉的生涯中先成為一個對的人。「對」不是完美的意思,是在基督耶穌裡生命愈來愈完全。年老之際,生命愈來愈有耶穌基督的馨香之氣時,下一代會找你陪跑,你也可以成為下一代的屬靈遮蓋。

  「身心靈都要持續保持健康。」周牧師提到,自己一週至少有2-3次會到球場打兩個小時以上的網球,甚至可以跟年輕小夥子對打,「不能未老先衰,身體健康才能繼續服事。」另外,「要守安息聖日」,神透過摩西頒發十誡給祂的百姓,這也先幫助了摩西,摩西如果沒有守安息日,應該會先過勞死。透過守安息日,回到被造的身分,浸泡在被救贖的愛中,得著全人的恢復,隔週才有可能有力氣被差遣到禾場裡為主工作。

  接著是「靈命要不斷更新」,要「活到老,學到永恆」,不斷持續學習很重要,不要讓弟兄姊妹覺得,你這個人沒料了,講來講去還是講那些;要不斷來到上帝面前領受新鮮的恩膏和啟示。我們需要有尊榮和成全的文化。」有些教會或是機構要求牧者退休之後就要完全離開,不可以參與在其中。但是天國的文化是強調尊榮和成全,盼望教會和機構內也具備天國文化來尊榮長輩,不要一退休就切割關係,這是相當可惜的。

  另一方面,「要有一顆為父的心。」下一代是怕你,還是覺得需要你呢?這需要省察自己的生命。而不是一個長輩在那裏,讓人覺得礙手礙腳或帶來的是攔阻而不是祝福。有了對的生命之後,還有一顆為父的心,就是負責和付出;也要有安全感,給人信任感,願意跟下一代同行,不要抓住不該抓住的權力或聲望,應該放手的要放手,該成全的要成全。下半年將飛到日本、泰北和新加坡的周牧師,82歲了,仍不斷地領受神的啟示與恩膏,關心神所愛的教會並參與國度事工;在他人生後期,老當益壯,活出豐盛,以一顆為父的心繼續成全眾教會和下一個世代。

 

興起壯世代成為教會最大的祝福-訪鄭博仁牧師

  台灣高齡化政策暨產業發展協會在2020年10月22日發布新名詞「壯世代」,指著是台灣戰後嬰兒潮時期出生的一群人,這群人的核心特色是有知識、有專業、有奉獻力。台灣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高齡不只是社會現象也是教會現象。這次透過一系列採訪台灣教會父老們,要來談談教會裡的壯世代,處於人生閱歷和生命最成熟時期,也即將面臨退休的中高齡牧者,如何在人生後期階段像迦勒一樣老當益壯,擁有專一事奉心志,繼續成為教會高年級生力軍。

  無論是「牧者國是論壇」會議或是各種跨教會合一聚集,總是可以看見鄭博仁牧師神采奕奕的身影,帶著神所託付的使命,奔走關心神的國度和合一事工。教會裡的中高齡牧者,如何在退休之後依舊成為教會的生力軍呢?我們可以從鄭博仁牧師的身上得到寶貴的經驗傳承。70歲於高雄武昌教會榮退的鄭博仁牧師,一半的時間以顧問牧師的身分繼續在教會參與事奉,另一半的時間則積極投入國度事奉和職場領袖訓練的培育。鄭牧師提到,若想要在退休之後仍為主所使用,首要之務就是維持好的身心靈狀態

  去年(2022)參加「牧者國是論壇」時,一位牧師熱誠地跟他分享「168間歇性斷食」,他回家後就認真執行,半年之後減重6-7公斤,整個人神清氣爽,體力也變好。鄭牧師說,人到了一定年紀,體力和生理狀態的衰退當然不可逆,若身體狀態不好,體力不佳,退休之後事奉自然就會停下來,「若想退休之後被主使用,先決條件就是保養顧惜自己的身體。
 

  「靈力上的持守也很重要!」前陣子因著疫情的緣故,教會的晨禱從實體轉到線上,教會參與人數多的時候甚至破百人,自己持續不間斷地參加,與主保有暢通連線,因此,靈力上的持守是很重要的,不能退休之後,體力也不行,靈力也後退。

  第二,要繼續學習和裝備自己。疫情過後科技推陳出新、AI大爆發使得整個世界變化快得不得了。鄭牧師鼓勵,要一直跟上去,不能說這都是年輕人的東西,就不學習,這樣的思想和觀念會與這世界脫節,「要不斷update(更新),也要upgrade(升級)。」

  第三,關心國度事奉。鄭牧師在2015年時,與高雄眾教會一同舉辦「台灣宣教150」的活動,一起領受神對於高雄的四大異象,包括:「族群合一、教會連結、南島宣教、世代傳承」;後來又加上「社會轉化」,退休之後持續推動這些異象。
 

  另外,在2019年的時候,跨入職場領域,連結國度合一事奉團隊、全福會、CBMC、基甸會、冠冕理財等五大事工團體,並連同高雄牧者合一團隊,舉辦「職場領袖正興起」分享會。之後,為了能與公部門接洽和合作便成立了「高雄職場合一事奉中心」,這個協會的宗旨是透過牧養和訓練來成全職場的弟兄姊妹。2019年底疫情陸續好幾波爆發,職場的弟兄姊妹面臨前所未有的衝擊和挑戰時,協會成為真實的遮蓋和強而有力的扶持。

  「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若一個牧者只專心於自己教會的牧養、傳福音和建造,都沒有接觸國度這一區塊,當突然退下來時,就不知道要做什麼了。若平時就參與在跨教派的國度事奉當中,在退休前幾年,開始把教會牧養和國度事奉的比重調整,不是用人的方法刻意為之,也不是私心的動機,是帶著關心神國度的心志參與在其中,到時候自然而然神就會開路了。

  最後,「有榜樣在前頭和夥伴同行很重要。」鄭牧師非常感謝台灣教會的父老團隊,這成為他很大的祝福。當教會領袖們彼此對齊,與神對齊,一同領受上帝對於台灣的心意,互相效力推動著神要做的事,自己心中充滿著無限感恩。特別是看著82歲的周神助牧師仍盡心竭力在各地為主為眾教會奔走,成為自己榜樣和提醒,覺得也要效法並如此行。而與自己同齡的張茂松牧師和楊寧亞牧師,彼此的鼓勵和支持,成為同奔天路的最佳神隊友。

  他也特別感謝高雄武昌教會一路以來一直很善待他。當一個牧師一生忠心盡責,擁有專心跟從神的心志,體力和靈力隨著歲月都仍日漸增長,這樣教會也才會更珍惜牧者,就可以在老年時期依舊成為教會的祝福。
 

在人生下半旅程繼續為主發光-訪張茂松牧師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50歲以上至65歲的健康初老族為「橘世代」,象徵人生進入秋收季節,一種成熟與精彩的象徵。本社訪問到72歲的張茂松牧師,談談如何在人生的下半場,不論是已經退休或在準備退休的路上,繼續帶著陽光般的活力,為主發光。

  剛剛從關島按牧回到台灣的張茂松牧師,問起他退而不休的生活,他回答:「到處去當coach(教練)或是mentor(導師),當一個可愛的老人。」講完這話隨即傳來爽朗的招牌笑聲,讓人感受到陽光般的朝氣與活力。

  「當主任牧師的時候,很有成就的野心,而到了現在這年紀,沒有成就的野心,做事情就比較可愛了,人也變得比較可愛。」今年72歲,7年前交棒的張牧師提到,以前當主任牧師時,手中有太多要負責的事情,現在跳脫主任牧師的位置,也知道自己已經到了天花板,不是想著怎麼從天花板上去,而是站在50多年的牧會經驗和高度中,更看清楚教會面臨的問題和需要,多做一些以前作主任牧師不會做的事,更寬更廣更深地去給,不吝嗇也不害怕去發揮影響力,關心其它事工和跨教派的牧者

  他舉例說道,過去幾年去到台中、馬來西亞、香港、紐西蘭、西雅圖、高雄等地方協辦跨區域、跨國烈火特會的過程,自己會從活動起初一路陪跑到最後結束,會前每週每一天都與主辦的牧者們一起禱告,提供領導、講道學、團隊建造和教牧實戰經驗等課程,負擔所有講員的經費和結束後如何延續聖靈的工作。「我以前是以開會為事,現在真的以祈禱、傳道為事。」張牧師說,當然非常謝謝許多牧者願意邀請並尊榮他這個老人家,「我現在只有在幫助人,所以就變得可愛了。你自己先成功,然後幫助別人成功 。」

  除了烈火特會,張牧師也持續推動職場菁英特訓班,裝備職場弟兄姊妹軟硬實力,內容有趨勢與未來規劃、人際關係、職場進階與領導管理、生命與品格和體驗與實作等學程,透過這樣的職場門訓計畫,幫助弟兄姊妹在職場為主作榮耀的見證。

  問起如何保有這樣的精力和體力?張牧師笑說:「要謝謝周神助牧師,就是周哥啦,因為在他80歲生時時告訴我,他一天打網球2個小時,這太刺激我了,我怎麼能夠輸他呢?!」從那個時候起,張牧師開始運動,每天會從教會一樓到四樓爬10趟。一開始的時候,會邊爬邊罵自己,不過為了健康,就逼自己把它做完。最近把這運動改成踩腳踏車機器,因為可以邊踩邊聽聖經或聽英文;每天也會舉腿30下練核心肌群。

  另外,他提到要持續學習,不斷投資自己和善用科技軟體。「我的學習一輩子都一樣的,就是持續沒有間斷。」張牧師的閱讀涉略廣泛,每天會閱讀30頁的書,每天寫5張讀經筆記。「我現在每天都使用ChatGPT來查資料,我還會告訴它你錯了,它會回答,『謝謝你告訴我錯了,那請告訴我正確的是什麼?』」張牧師說,若沒有跟著羊群一起進步、跟著時代進步,如何牧養羊群呢?
 


 

  如何幫助這一群在知識、經歷、能力和生命最成熟而面臨退休的中高齡牧長傳道,成為教會的祝福和生力軍呢?張牧師在受訪的最後提出一個鼓勵和一個呼籲。鼓勵教會可以開發新事工交給中高齡牧長、傳道負責。教會不只是有小組聚會,教會牧師不只是想怎麼樣讓弟兄姊妹為牧師或教會所用,也要去想牧者和教會如何為弟兄姊妹所用。

  因此,若可以開發各種平信徒的舞台,舉凡擅長烘焙的可以開設烘焙工作坊,精通花藝的可以開設插花班,讓弟兄姊妹有舞台可以展現,或者成立醫院關懷、線上牧養事工等等,而這些都可以交由這一群生命最成熟而即將退休的牧長、傳道來做,若這些事工可以放入教會組織內來管理是件很美的事情。不過前提是,年長的牧者、傳道要學習取得年輕牧者的信任和安全感,帶著善意來成全教會,要有「我來幫助你更好」的態度。

  一個呼籲是大型城市教會要主動關心中小型教會退休牧者的生活狀況。「牧者本身已經是隱形弱勢,那退休的牧者更是弱勢中的弱勢。」張牧師說,其實很多中小型教會退休牧者的生活是非常辛苦的,當年紀愈長,就會面臨各種身體狀況,一旦需要就醫可能所費不貲,若大型城市教會願意提撥經費主動關心跨教派退休牧者,讓他們人生上半輩子竭力服事神,到了老年時依舊得到教會的眷顧,安心終老,那是一件更美的事情了。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