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盛的心靈與財務特會 擁抱屬天身分脫離貧窮

【趙錦漢台北採訪報導】真道教會於2025年8月12日至14日舉辦「昌盛的心靈與財務特會」(Money and the Prosperous Soul Conference),邀請了美國伯特教會(Bethel Church)的財務Sozo事工創辦人史帝芬・德・席爾瓦牧師(Stephen K. De Silva)與唐娜・德・席爾瓦(Dawna De Silva)夫婦,主講如何透過神兒女的身分,脫離貧窮和債務,進入神所命定的昌盛,成為慷慨奉獻的管道。
3天的聚會吸引了牧者、企業領袖及弟兄姊妹參加,除台灣外,還有來自新加坡、印度、香港、南韓、越南等地的弟兄姊妹與會。史帝芬牧師夫婦以聖經真理為基礎,結合屬靈分辨力、合乎聖經的理財觀與實際行動,帶領與會者經歷心靈與財務的雙重轉化。
以天國法則與正確的財務濾鏡 與神的計畫對齊
史帝芬牧師深入解析「財務觀的四種濾鏡」,包括:羅馬濾鏡代表強勢並剝奪弱者,以掌控取代神的供應;希臘濾鏡代表追求享樂及完美主義,永遠感到不足,製造缺乏與比較;仇敵濾鏡則代表偷竊、殺害、毀壞,引發恐懼與絕望;最後希伯來濾鏡代表按照神的創造運作並宏遠的天國觀,與神的計畫對齊並結出果子。
史帝芬牧師說明希臘濾鏡只看重外表是不是完美,而希伯來濾鏡則留意結出真正的果子,提醒與會者檢視並轉化財務觀。財務有「疾病、醫治、健康」3個階段,弟兄姊妹要識破仇敵在心態、系統與屬靈上3個層面的運作。健康財務需要棄絕孤兒的靈,擁抱兒子的靈,透過「保護、供應、身分」所組成的鐵三角修補破口,以忠心與謙卑的心持續擴張。
轉換屬靈氛圍 與基督心意對齊
多年來從事Sozo服事的唐娜牧師提醒,弟兄姊妹要認清心思意念與感動的源頭,學會正確回應。透過聖靈的同在,弟兄姊妹能使天上的屬靈氛圍帶到地上,但同時也要對第二層天屬靈爭戰的攪擾保持警覺。為此,基督徒要將焦點從失望轉向神的作為,當面對生命中的「巨人」時,要倚靠神而不是自己,並以饒恕釋放身心靈,高舉過去的生命見證向這個巨人宣戰。
會中一位學員分享到:「原本以為只是來學習聖經中的財務觀,沒想到在講員的教導下,才明白必需先領受神兒女的身分,才能真正進入神國度的昌盛。」也有與會者深刻體會到,神是豐富供應的主,神渴望擴張我們的承載能力,經歷祂的豐盛。
活出昌盛人生
在問答環節,史帝芬牧師深入淺出,引用實例說明基督徒如何面對虧損、突破貧窮循環、培育下一代健康的金錢觀,並如何在困難時代中活出天國的昌盛。
史帝芬牧師強調,財務虧損不是靠己力填補,而是交託給神並專注祂的供應。他與妻子曾被朋友出賣,出現了極大的虧損,卻經歷到神超自然的補償。唐娜牧師信靠神的供應,將「虧損數字」貼在牆上,並忠心記錄薪資以外、神特別的供應。經過一些年日,史帝芬牧師才對神抱有信心,他們花了5年時間償還了50萬美元,最終金額甚至超越了原本的虧損。他勉勵與會者學習專注於神的供應,並透過饒恕來釋放自己與他人,得著自由。
弟兄姊妹不要以「脫離債務者」來定義自己,卻要擁抱「神兒女」的身分。面對破產歷史,只要悔改並邀請神的介入,脫離貧窮的靈與循環,透過小組群體的支持,敞開討論金錢,不帶任何批判,從而打破孤立與羞恥,效法基督的心志,進入昌盛。

有別於華人和西方文化,猶太人從小培育孩子有正確的財務觀,甚至創業。許多家長不想讓孩子們受苦,隱瞞家庭面對財務上的困難。相反,猶太人每年會舉行家族大會,不但讓孩子從小明白財務的現實,而且邀請他們一起參與決策。例如猶太人會邀請兩代人全力支持新一代創業企劃,供應他們的財務需要,即使經歷虧損,也能學會檢討與成長,一步一步成為企業家,不但懂得賺錢,學會財務管理,再傳承給下一代,而且對人也要慷慨。
希伯來文化向來看重安息日。史帝芬牧師提醒創業者要避免過度忙碌,務必安排安息日,並尋求導師的指引。他強調富足人跟貧窮人對金錢的敏感度截然不同:貧窮人敏感於首先要付的代價,就是第一眼看到的金額;但富足人敏感於後面的代價,就是如果不付出這個金額,將會面對更大的代價。
他又勉勵與會者建立屬靈與專業兼具的「創業圖書館」,博覽群書,努力做好筆記,認清謊言,並培育多方面的才能,得著寬廣的承載能力(capacity),健康的承載力有助人承擔更大的責任,這也是神渴望人進入昌盛的不二法門。
如果陷入了罪的循環,就要問問自己:有什麼事情讓你無法抵擋、讓你恐懼?要打破這個循環,往往要進入一個全新而未知的環境,害怕自己沒有足能的能力應對,使自己再次回到「熟悉的靈」,這也是為什麼遭受家暴的婦女難以離開丈夫。昌盛的靈容許人犯錯,可能做了錯誤的決定和行動,但不要過分苛刻,定自己的罪。

繩索的「牽引」與「推力」 拓展承載力
史帝芬牧師以「繩索比喻」說明如何拓展承載力,決策應從身份出發,由神的心意牽引異象,再延伸出策略與技巧。身分是不變的:「在基督裡,被神所愛」,不應與角色或價值混為一談。當面對攔阻時,要分辨是神的「牽引」,還是環境的「推力」?
你們若常在我裡面,我的話也常在你們裡面,凡你們所願意的,祈求,就給你們成就。你們多結果子,我父就因此得榮耀,你們也就是我的門徒了。
約翰福音15:7-8
如果生命充斥著孤兒的心態,透過恐懼推動一切人生的抉擇,就無法按照造物主的設計過日子。相反,神兒女的抉擇是出於與神對齊的身份,再從身分決定異象、策略及技巧。例如保羅面對「耶路撒冷的捆鎖」(參徒20:22-24),並沒有忘記自己的身分,雖然被關、被捆綁、被世界定義為失敗者,他並沒有在基督的使命上打折扣。史帝芬牧師鼓勵與會者用一個介詞(preposition)定義自己的身分,說明自己在神裡面的位置,例如他認為神就在自己旁邊(beside),有能力面對任何光景。
史帝芬牧師又鼓勵基督徒實際操練,例如「10乘10計畫」,連續10天,每天花10分鐘邀請神介入家庭與財務;在小組中敞開討論金錢與屬靈爭戰;每日讀經並寫下屬靈日記等等。最後,大會安排講員及其他牧者組成「火的隧道」,祝福與會者脫離捆綁,進入昌盛。
財務的核心並不是金錢,而是身分。當我們都知道自己在基督裡的身分,就能定睛於神的方向,結出屬天的果子。面對經濟波動,史帝芬牧師宣告台灣教會要成為復興的載具,需要忠心,不要論斷自己,讓福音的浪潮湧進亞洲,運用智慧管理資源,成為心靈昌盛的好管家,超越仇敵的詭計。
禱告焦點:
1. 求主幫助弟兄姊妹脫離貧窮和孤兒的心態,全然擁抱神兒女的身分,進入神所賜的昌盛人生。
2. 求主引導台灣教會成為忠心昌盛的好管家和復興的載具,讓福音的浪潮席捲亞洲。
國度復興合一禱告聯盟(原《國度復興報》)Facebook粉絲專頁
國度復興合一禱告聯盟(原《國度復興報》)Instagram
國度復興合一禱告聯盟 YouTube頻道
國度復興報 LINE官方帳號
國度復興合一禱告聯盟 LINE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