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度廣場復興系列】 之 八○八 校園祭壇(1):清大「後醫系」

【國度廣場復興系列】 之 八0八
 
校園祭壇(1):清大「後醫系」
文/潘榮隆
  (新竹新恩堂牧師、清大生命科學講座教授)

 

圖片來源:Canva

 
  「亞伯蘭就搬了帳棚,來到希伯崙幔利的橡樹那裏居住,在那裡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  (創13:18)
 
     「主啊,在我退休離開清華前,請給我一個退休禮物」──這是我在退休前,向主的禱告。
 
  這個「禮物盒」(Gift Package)裡包括兩件事,其中一件是:教育部能通過「清大學士後醫學系」設立。
 
  通過「後醫系」是很困難的,須要「醫學審查會」嚴格審查通過,還得打破醫學生名額限制等等,台灣幾十年來的規定,再加上牢固的「白色象牙塔」,一般認為成立醫學系比登天還難、不須抱任何希望──但,清華通過了!
 
  來到清華的第一天,我就為清華能有醫學院禱告──正如亞伯拉罕在搬到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築祭壇」。
 
  我們的主,很憐憫我這個「校園資深祭司」,就在我退休前一個月,我從報紙上讀到可能通過的側面消息,而在我正式退休後的幾天內,學校正式收到教育部通知:清華正式通過「後醫系」!而且是在競爭十分激烈下,唯一憑實力通過的學校。(註:幾個月後,還有兩個學校被補充通知:有條件通過。)我為這事,感動得流下淚水來──我們的主,真的太可愛了。
 
  那一年,我在美國大病一場,蒙神醫治而束裝返國,在清華任教放射醫療相關研究所,並曾任該所所長,加上我發現國際一流大學幾乎都擁有醫學院,所以我就和一些關心清華發展的院士們,一起在清華鼓吹成立醫學系。歷經38年,終於在我退休前完成這個發想,我是很開心的,縱使不是在我擔任生命科學院長任內達成──成功真的不必在我;清華能更好,是每個清華人的責任,也是身為清華一分子的榮耀。而最大收穫的是我自己:我一生在職場上,忠實的堅守基督徒崗位,經歷了神的信實、憐憫與愛;祂向我彰顯祂自己是聽禱告的永生真神。一個愛自己學校的基督徒教師,就應該在校園裡,為自己所愛的「築祭壇」;這是校園基督徒老師理當盡之「諸般的義」。
 
  所以自到清華,一路以來,我盡了個人最大的力量,立定志向、持守異象,在人力、架構、策略上,就我能力所及範圍內,默默做了許多鋪陳,在逆境中俯伏前進,和同有前瞻看見的同仁們私下討論、一起擘劃、逐年接棒努力,如今終於得以完成。這些點滴只有上帝知道,而卻顧所來徑,知道很多其他人,也真為清華的前途,盡心盡力的擺上,其中我認為在晚近幾年裡,前校長陳文村、與在其任上完成本計畫的賀陳弘校長、籌備處主任陳令儀,以及前國家衛生院長伍焜玉等,居功鉅偉。特別是賀陳弘校長,幾乎這是他歷史定位的「名作」!而其他幾位,我更需要為他們曾默默付上的努力與佈局,雖不宜鉅細靡遺公開詳述,他們的名字應該在被忽視的地方,留住紀錄。
 
  清華「後醫系」通過了!我很開心。
 
  愛自己學校的基督徒老師們:「築祭壇」是個秘訣。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