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度廣場復興系列】 之 八七零 清華學派(27):伍焜玉院士之二

【國度廣場復興系列】 之 八七零
 
清華學派(27):伍焜玉院士之二
文/潘榮隆
  (新竹新恩堂牧師、清大生命科學講座教授)

 

圖片來源: Canva

 
  「你當剛強壯膽!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因為你無論往哪裡去,耶和華─你的神必與你同在。」(書1:9)
 
  認識伍焜玉院士,和這位弟兄一起服事當代醫學/生命科學,是神在我擔任清華生命科學院長期間,給我美麗的回憶之一。
 
  在生物醫學研究上,伍院士是血液學的國際翹楚,尤其在血小板與人體動脈血栓、血液細胞前列腺素之新陳代謝及調控機制方面,他更是聞名國際。而令我感動的是,他對於台灣這塊土地的熱愛與投入。他在台灣醫學研究領域的基礎建設(Infra-structure)付出相當大的心思,親力而為。1997年,他回台擔任中研院生物醫學研究所所長,2006年再度返國定居,升任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他完成該院南遷竹南,有助竹南科學園區之完整建立,並與竹北的生醫園區、工研院、清交大學,連成一個緊密的「醫學群聚」(Bio-cluster)。
 
  伍院長是首位台裔醫師被邀請擔任美國「國家內科諮詢委員會」的董事,被推選為國際「血液學專家諮詢委員會」之主席,亦為美國國家衛生院「心、肺、血液研究所」諮詢委員。他有國際醫學視野與聲望,也一直對台灣生物醫學研究、教育與發展,深具關懷之心胸;他的專業、行政能力與遠見,是我仰慕的對象。
 
  令我對伍院士印象深刻的,是那場台灣生醫園區「切割」的會議。
 
  當年,台大主導規劃竹北生醫園區,卻令不出該校門而告終。後來,劉兆玄任行政院長,對於這個台灣生醫重大建設,慧眼懇請一向以國家為重、不私心自利的清華陳文村校長來規劃與推動,加上前校長徐賢修公正無私,以專業導向,建立起新竹科學園區的傳統與經驗,劉院長認為竹北是一個最理想的初期基地,可做為將來擴展全島的複製模式。
 
  可惜,那群天龍國的禿鷹們利益蒙心,趁劉院長因「八八風災」請辭,而硬將藥物領域與醫療器材做切割,把前者圈在中研院,所謂的「202兵工廠」那塊濕地內。
 
  《宇宙光》的張曉風,時為立法委員,在記者會下跪請求保留濕地,作為台北人呼吸新鮮空氣的肺,令人動容。伍院長更在中研院那場特殊的會議中,極力反對將醫藥領域從竹北生醫園區做切割,而北遷納入私囊。
 
  我眼見兩位基督徒為了國家、百姓的利益,而不為私利的努力,深受感動,也就當場奮力成為該會議中「唯二」的反對者,並且當著「我的同學」(會議主席)說:「你們將來要為歷史負責。」一語成讖;後來的歷史,果然證明了該私心所釀成的悲劇:台灣失去了另一位諾貝爾獎得主的可能,生技產業幾乎崩盤,以及知識分子脊樑的歪斜。
 
  身為基督徒專業學者,在價值顛錯的年代,心中總感到幾許淒涼,但面對公義的主,我們也曾無愧的努力過。於那場會議中,我從伍院長身上學習到:基督徒知識分子不只在專業上要有先知性的遠見,更要有從主來的道德勇氣;雖萬人,吾往矣。
 
  「清華學派」,在動亂時代,敢以專業忠誠的為主負責。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