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會新型態研討會二》 職場教會網絡擴展 做神學必需知行合一


「教會新型態研討會」探討職場教會網絡。圖擷取自網路直播

 【記者趙錦漢連線報導】伯特利神學院柏祺城市轉化中心於6月29日舉行「教會新型態之職場教會」,邀請周雪鳯姊妹(Simple教會創辦人)、何耀新弟兄(基督職場網絡總幹事,暫譯,Marketplace Network for Christ)、蕭烜醫生(香港基督徒醫生網絡召集人)分享職場教會主題,並由陳敏斯教授(伯特利神學院講師暨柏棋城巿轉化中心總監)反思職場神學。
 陳教授一開始邀請周姊妹回應上週提問,有人認為自己不是任職高層,應如何打開福音之門?周姊妹首先表明必須多多禱告,靠著聖靈的引領帶下策略,因處境各有不同,不一定依樣畫葫蘆,可作多方面嘗試,一開始可找同行者開展事工。
 另有人問到如何平衡牧養與職場角色?周姊妹分享見證:「曾有同事工作表現不理想,我會先為對方代禱,然後提供改善策略,後來對方決定離職,我們一起討論未來方向。對方秉持福音DNA,到新工場繼續開展小組。」
 有與會者擔心職場領袖牧養能力,職場教會也未必符合聖經教導。周姊妹回應,「的確,我們沒受過正規神學訓練。然而,職場領袖都是成熟的基督徒,與神關係親密,重視讀經、敬拜。我希望回到初代教會的方法:一同生活、跟從神的道,傳承使徒教訓。如保羅與提摩太一樣,同行許久,我與職場弟兄姊妹同行,一起同工、構思活動,也會接受大家的意見。」
 周姊妹鼓勵與會者要有信心,從關係開始,經過多次反覆試驗、摸索,由小方法開始,推薦使用啟發課程(Alpha),她願意與大家分享經驗,建立多元化網絡。

診所教會與病人醫護同行
 15年前蕭醫生開設診所,看見耶穌顯明在職場。從別人眼中會為人禱告的醫生變成有團隊、有神同在氛圍的職場教會。蕭醫生相信「有兩、三個人奉耶穌的名聚會,就有耶穌在當中。」(參太18:20)有人認為因其身分和專業,傳福音大得便利,蕭醫生反倒認為自己必須放下專業,單單作神的兒子,為要看見天父的榮耀。
 蕭醫生表示,自己每天學習聆聽:聆聽病人、對方心中與聖靈的話。每天早上診所透過敬拜、禱告,釋放神的同在、帶來工作上的突破。蕭醫生在診所成立小組,與病友同行,放下醫護角色,經歷到病人彼此代禱並得醫治。雖然蕭醫生的太太忙於公立醫院工作,仍願意抽空同心服事。
 同時,蕭醫生連結網絡、往外拓展,組隊探訪醫護人員,與地區教會配搭,關心無家者、獨居長者、清潔工友等;又邀請醫學生,一起繪畫、分享、敬拜,興起下一代基督徒。

 什麼是Ekklesia?蕭醫生理解為「耶穌同在和權柄,基於立約的關係,信徒回應呼召,在日常生活中活出使命。」蕭醫生表示,自己仍有教會生活,但平時專注於職場牧養,領受了一套牧養循環:首先醫治病人;然後輔導員邀請病人參與聚會、與病人同行;接受門訓,最後病人找到一份屬於自己的服事。
 問到診所如何達到收支平衡?蕭醫生坦言,疫情帶來挑戰,但相信上帝的慷慨,堅持服事貧窮人,又表示已成立基金,幫助有需要的精神病患者和貧窮人。

職場網絡興起職場領袖
 何弟兄過去在跨宗派機構「商區福音使團」服事。30年以來,事工在全港13區舉辦福音午餐會,建立超過300個職場小組。何弟兄退休後成立基督職場網絡,旨在協助教會、職場,建立Ekklesia,認為「興起職場弟兄姊妹,是一隻有效的鑰匙。」何弟兄解釋Ekklesia,是指被呼召出來的使命群體,而人人都是Ekklesia。
 何弟兄期望透過多年來建立的網絡,協助傳統教會轉型、推動教會尋求使命、身體力行,轉化社會。讓所建立網絡像網購平台一樣,協助連結供應方和需求方。周姊妹補充,多年與何弟兄同行,深知對方網絡龐大,希望藉此建立城巿性團隊,讓Ekklesia「遍地開花」。
 陳教授提問職場教會未必像主流教會般具認受性(正當性),未信的朋友、初信者或將之懷疑為異端,如何處理?周姊妹回應,職場領袖必須清楚自己使命,而教會應接受監督,得以向有經驗牧者徵詢或尋求協助。既然未信或初信者有懷疑,可從關係上互相理解,建立信任。蕭醫生認為職場教會負有責任,必須具透明度,教會也有父老監督、同行。

「知行合一做神學」
 陳教授總結時分享「職場教會之神學反省」,認為時至今日,華人社會甚至全球對神學有很大的變化,由上而下的系統神學到由下而上的處境神學,現今社會以至信徒必須按實際需要,應用神學。
 陳教授引述英國聖公會主教葛林(Laurie Green)著作《做神學》:「神學沒有預建方程式,應更具參與性和實用性,基督徒應整合信仰與生活,需要去實際經歷回應處境,而『做神學』是由大家啓動,是生命更新而刺激的旅程,實踐『知行合一』。」胡志偉牧師(香港教會更新運動前總幹事)為書作序,認為教牧並非擁有正確神學才放心去做,應放下「不容犯錯」的謬見,在場景中做神學。
 陳教授最後補充,基督的行動與實踐(Christo praxis)是做神學的螺旋式流程,要把神學放入處境和實踐,不應單純堅守傳統而一成不變,或全然摒棄,深入探索及神學反省是必然的過程。

2021.7.1 15:37發稿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