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基督徒靈性狀況》 「崇拜」為靈命成長關鍵 培訓成熟信徒成為領袖

  【記者趙錦漢連線報導】伯特利神學院柏祺城市轉化中心及福音證主協會於12月7日起,一連兩週舉行研究發佈會。7日由呂慶雄博士(福音證主協會副總幹事)主持,以及鄭佑中牧師(觀潮浸信會堂主仼)回應,並以牧者身份現身說法。聚會採雙線形式進行(即實體加線上),與會者大多為牧者同工。
 

  呂慶雄博士說明這次研究以網上問卷形式進行,收集到2,000多份回應。目的是要了解信徒靈性狀況及成長因素。研究對象為成熟穩定、投入教會的基督徒。呂博士開宗明義表示,研究結果不代表全香港教會,並未顧及沒有穩定教會生活的信徒。
 

  鄭佑中牧師補充指,上帝賦予人自由意志,靈性狀況屬個人觀感,教牧卻很想從中找出線索,幫助信徒成長。鄭牧師引述國外著作《Move: What 1,000 Churches Reveal about Spiritual Growth?》(暫譯:《移動:一千間教會反映什麼是靈命成長?》),歸納出以下四個實踐進程:
  一、信徒看見需要,然後行動
  二、堅實聖經教導根基
  三、擁抱並委身異象
  四、成為具視野,牧養社區的群體

 
呂慶雄博士(左)鄭佑中牧師(右)


  受訪者大部份為有學識的女性,年齡介乎18至60歳。大部份人有超過15年的教會生活,幾乎每週都會參與教會崇拝。研究以兩個向度為主:靈命程度(spiritual scale)和信心成熟程度(faith maturity scale),前者是日常生活中體驗上帝的程度、後者則信徒與社會或別人的橫向關係,以及向上帝縱向的成熟程度。結果發現兩者皆與年齡、教會生活及事奉有正向關係。
 

  有趣之處包含「最能形容自己靈性生活」的句子,發現「我和耶穌有實在的關係,讓我生命有所不同」佔四成,但「我和耶穌有親密的關係,每天都讓我的生命有所不同」只佔一成半,這個落差值得再深思。成長進度方面,近四成受訪者認為成長步伐合適,大多每天與耶穌有親密關係。另有近四成是成長穩定和緩慢,而當中部份是年輕人。
 
年輕人需要陪伴

  呂博士分析指出,年輕人自覺成長緩慢原因是,生命週期進入職場,加上社會事件衝擊,便對教會及靈命體認到不滿足。研究結果顯示靈命成長與個人立志有關。
 

  鄭牧師表示自己還未能完全掌握到年輕人的思維,「有超過四成18-29歲的人認為自己成長緩慢但穩定,數據正面。要反思教會支持是否足夠?現今大部份年輕人不再以為有形有體建築物才是信仰群體,自覺成長不足會不會是敎會靈命標準偏高?年輕人靈命還幼嫩,需要陪伴,教會所安排的活動未必符合實際需要。鄭牧師強烈感覺到年輕人不被滿足。
 

  按數據分析,呂博士發現教會崇拜對靈命程度和信心成熟程度至關重要,超過八成受訪者崇拜結束後,經常或有時會感到與神連結。除聖經外,參與崇拜及團契生活,最能幫助靈性成長。
 

  鄭牧師表示,數字令人鼓舞,「本以為社會動盪、移民潮等因素會影響靈命,參加崇拜只是一份責任。信息固然重要,但整個聚會由招待、堂會設備到選詩敬拜,可以讓弟兄姊妹與主連結。」疫情後,教會大多改為線上崇拜,要操練肢體預備好自己,所以特別強調線上同步崇拜,分別時間給神。重要的是,與神連結之後要有回饋行動,用差遺詩延伸信徒用生命敬拜神,生命得建造後,再去建立別人生命(build in and build out)。所以,個人操練永不會只屬個人,必須到群體展現出來。

「香港基督徒靈性狀況」研究發佈會  。大會提供。


重思崇拜和牧養
  呂博士問鄭牧師,「如今全港教牧同工有499個職缺,如何是好?」鄭牧師回應,「線上資源豐富,例如將臨期(Advent)將到,我們教會同工預備了28天的小冊子及影片,我還發現建道神學院線上將臨期有二千人參加。即使教會未必有資源,外面資源很多,教會同工角色是仲介,幫助弟兄姊妹分辨和過濾資源。」
 

  研查又發現受訪者每月常見面的人是教會弟兄姊妹,也有所屬教會或教會以外的牧者。鄭牧師表示,傳道牧者要反思位份和角色。按比例,1位牧者要面對100名會眾。教會高度組織化,牧者未必有時間與每位會友同行,弟兄姊妹互相建立屬靈友伴(mentor)關係,所以牧養工作不再是傳道人專責,成熟信徒會成為將來的柱石。何況現今香港缺乏同工,培養教會成熟信徒,效果更為顯著。


靈性成長進度。大會資料。
 
  有與會者問到,調查發現「崇拜」是關鍵元素,當如何安排崇拜,才讓人經歷神的同在?呂博士回應,「崇拜主席是關鍵人物,事奉人員訓練及崇拜排練都非常重要,問題不在於信息內容,而是信息傳遞方式。」陳敏斯博士(柏棋城巿轉化中心總監)補充,有些教會快速增長,是因為會細心思考台上講的每句說話,崇拜環節的點點滴滴也會檢討,事奉人員就像導演,又像園丁,去發掘、栽種,得出的方向是事奉團隊與會眾互動的結果。
 

  鄭牧師認為要了解會眾的回饋,譬如10幾年前教會講道後有報告、奉獻,然後才到差遣詩,把信息感動都「冷掉了」。崇拜程序不要太累贅,每個上台的人都祈禱、分享,角色混淆不清,要分清事奉角色,合一獻祭。另外要培育40-60歲年齡層,幫助信徒找到使命,不再單單集中資源在「心靈雞湯」。鄭牧師又分享線上牧養經驗。教會推行「靈命塑造之旅」,分為5至6人一組,線上實體並行,信息由牧者負責,然後再分組分享,目的是:一、設立平台,營造互動氛圍。二、靈命實踐,回應社會關懷行動。三、不斷調整更新。
 

  另有人問到年輕人不信任教會,如何加強關係及歸屬感?鄭牧師由電視節目《空間大改造》得到啟發。以往會就著資源限制,「有多少資源便做多少工作」,需要取捨,但現在只要覺得有意義,有神的感動就去做,於是教會便開辦了圖書館。另外,教會又免費提供地方給一位年輕人,用以分享個人旅行經歷及感受,結果吸引到非信徒,製造了傳福音的機會。
 

  呂博士總結這次研究,不同宗派有不同的期望;問題不在於活動有多少,而是分享內容;不一定要分齡牧養,善用外面資源值得考量;關鍵是調整優先次序。

   【香港基督徒靈性狀況】研究發佈會(第二部分)
  12月14日 (二)  |  下午2:30 - 4:00
  主題:不同組別的分析及堂會以外的資源
  報名連結: https://bit.ly/3r2JweS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