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大事記
疫情
2019年底至今,歷時3年的新冠疫情仍未消退,全球逾6.5億人感染,660多萬人死亡。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最近表示明年(2023)年疫情「有望」結束。
病毒雖不斷變種,為平衡經濟及社會發展,各國倡議「與病毒共存」,推動「復工、復課、拼旅遊」。
禱告:求主帶領全球經濟復甦。
.png)
俄烏戰爭
俄烏戰事歷時近1年,俄國總統普丁2月時以「非軍事化、去納粹化」為由,指控烏克蘭將加入北約,啟動「特別軍事行動」入侵烏克蘭,導致逾百萬人民逃難至歐洲等地,戰事至今仍未結束。
戰事同時觸發俄國、伊朗與歐美之間的矛盾,西方國家實施經濟制裁後,俄國中斷天然氣、金屬、農作物及稀有氣體供應,誘發能源危機及全球通膨,衝擊全球經濟(詳見下文)。全球用煤量首度衝破80億噸。
禱告:求主助俄烏達成停戰協議。
通膨與飢荒
由於疫情及俄烏戰爭,衝擊旅遊、國際貿易,導致全球通膨。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報告,全球通脹率從1年前的4.7%上升至8.8%。歐美多國面臨高通膨,物價飊升,日本企業「通膨破產」,南韓貧富差距創10年新高。
世銀報告全球8%人口(648萬人)生活於極度貧困,每日少於66元新台幣。黎巴嫩近一半人口陷入貧困,人權觀察調查指低收入加上通膨,許多家庭經常挨餓。世界糧食計劃署報告,3億4,500萬人面臨嚴重糧食不安全,是疫情前2倍。美國於12月提供約770億新台幣援助非洲飢荒。
示威
自1月初以來全球各國大型示威活動不止,訴諸政治、反疫苗、通膨、反戰事、槍枝管制等。部份示威更歷時數月,使國家進入緊急狀態,而獨裁國家往往以暴力鎮壓人民。
表1:2022年各地示威列表
禱告:求主在人的心靈中賜下平安。
.png)
政治領袖更替
許多國家及地區於今年進行國家元首、總理或議會大選。
表二:2022年各國政治領袖更替表
禱告:求主在列國中掌權,賜智慧給各國領導人。
.png)
以色列
以色列防衛軍報告今年共錄得280宗恐襲,為去年(2021)的3倍,共31名以色人喪生,而以色列軍隊數度採取行動,包括突襲約旦河西佔領區,共130名巴勒斯坦人喪生。
表三:2022年各國政治領袖更替表
禱告:為耶路撒冷守望,求主祝福以色列邦交。
墮胎及婚姻
美國最高法院於6月推翻「羅訴韋德案」,全國共27個州禁止或限制墮胎,而全球有24個國家禁止墮始,美國、法國、瑞士、捷克、波蘭、台灣等地每年皆舉辦「為生命遊行」,捍衛胎兒生命。
.png)
天災人禍頻繁
極端天氣導致嚴重天災 ,包括洪水、旱災、暴風。歐洲、非洲、中東及亞洲都出現旱災,使歐洲主要運河乾涸,索馬里也面臨10年以來最嚴重旱災;而森林大火廣泛焚毀樹木,面積相當於每分鐘燒掉13座足球場。
巴基斯坦自6月發生嚴重水災,逾千人喪生,另外澳洲東部、中國甘肅、四川、南韓、日本、印度、阿富汗及美國洪水為患。巴西於11月出現極端天氣—暴雨、冰雹及洪水。聯合國氣候大會於11月舉行,105個國家簽署甲烷減排承諾書,成立「損失及受災」基金。
全年地震總計8千多次,而規模6以上的共126次。
禱告:求主憐憫祂的百姓,止息怒氣、不降災禍。
2019年底至今,歷時3年的新冠疫情仍未消退,全球逾6.5億人感染,660多萬人死亡。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最近表示明年(2023)年疫情「有望」結束。
病毒雖不斷變種,為平衡經濟及社會發展,各國倡議「與病毒共存」,推動「復工、復課、拼旅遊」。
- 年初時,歐盟、美國與澳紐等宣佈與病毒共存,丹麥於2月率先全面解封。以色列、泰國、越南、新加坡、日本、韓國等國也陸續開放。
- 北韓及缺乏疫苗的非洲相繼爆發疫情。開放旅遊招致病例暴增,日本12月中單週確診近90萬人。
- 中國實施「動態清零」政策,包括大規模檢測及小區管控,至12月逐步解封。
- 香港、台灣仍未完全解封。
禱告:求主帶領全球經濟復甦。
.png)
俄烏戰爭
俄烏戰事歷時近1年,俄國總統普丁2月時以「非軍事化、去納粹化」為由,指控烏克蘭將加入北約,啟動「特別軍事行動」入侵烏克蘭,導致逾百萬人民逃難至歐洲等地,戰事至今仍未結束。
戰事同時觸發俄國、伊朗與歐美之間的矛盾,西方國家實施經濟制裁後,俄國中斷天然氣、金屬、農作物及稀有氣體供應,誘發能源危機及全球通膨,衝擊全球經濟(詳見下文)。全球用煤量首度衝破80億噸。
禱告:求主助俄烏達成停戰協議。
通膨與飢荒
由於疫情及俄烏戰爭,衝擊旅遊、國際貿易,導致全球通膨。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報告,全球通脹率從1年前的4.7%上升至8.8%。歐美多國面臨高通膨,物價飊升,日本企業「通膨破產」,南韓貧富差距創10年新高。
世銀報告全球8%人口(648萬人)生活於極度貧困,每日少於66元新台幣。黎巴嫩近一半人口陷入貧困,人權觀察調查指低收入加上通膨,許多家庭經常挨餓。世界糧食計劃署報告,3億4,500萬人面臨嚴重糧食不安全,是疫情前2倍。美國於12月提供約770億新台幣援助非洲飢荒。
示威
自1月初以來全球各國大型示威活動不止,訴諸政治、反疫苗、通膨、反戰事、槍枝管制等。部份示威更歷時數月,使國家進入緊急狀態,而獨裁國家往往以暴力鎮壓人民。
月份 | 事件 |
1月 | 哈薩克動亂導致逾200人喪生,總統及內閣下台 |
蘇丹自2018年政變後示威不斷,至12月軍民領袖達成和平協議 | |
荷蘭、法國、比利時、捷克等人民反對防疫措施 | |
2月 | 加拿大卡車司機反對強制疫苗癱瘓交通,首都渥太華進入緊急狀態 |
3月 | 俄羅斯69個城巿反對俄烏戰事 |
斯里蘭卡全國爆發示威及大罷工,7月民眾闖入總統府,總統出逃,至11月抗議緩和 | |
4月 | 法國民眾不滿總統馬克宏連任 |
5月 | 五一勞動節德、法、智利爆警民衝突 |
北京、上海及天津大學生抗議「清零」政策 | |
6月 | 法國、英國、西班牙及比利時罷工 |
美國多州民眾要求加強槍枝管制 | |
7月 | 伊拉克自去年10月陷入無政府狀態,民眾兩度佔領國會阿根廷民眾反對通膨 |
8月 | 伊拉克什葉派領袖薩德爾宣布退出政壇,全國宵禁,12名示威者遭擊斃 |
泰國示威歷時兩年,民眾要求總理巴育下台 | |
9月 | 伊朗女子阿米尼頭巾事件引發全國示威,罷工罷巿,至今尚未平息 |
10月 | 法國、德國民眾反對通膨 |
11月 | 京滬「白紙運動」反對疫情封控,後來擴展至多個城巿 |
12月 | 秘魯前總統卡斯蒂約涉貪遭罷免,引發示威並進入緊急狀態,7人喪生 |
英國多個行業大罷工 |
禱告:求主在人的心靈中賜下平安。
.png)
政治領袖更替
許多國家及地區於今年進行國家元首、總理或議會大選。
月份 | 事件 |
3月 |
政治素人尹錫悅當選為南韓總統,宣誓時表示:「要以自由民主主義及市場經濟為基礎,重建一個真正由人民作主的國家。」 競選期間曾到汝矣島全福音教會參與崇拜 |
4月 | 巴基斯坦議會以不信任票罷免總理伊姆蘭·汗 |
5月 | 黎巴嫩真主黨及盟友失去國會主導權,有基督徒政黨當選 |
6月 | 前游擊隊成員佩特羅成為哥倫比亞總統,為50年內戰後的首次大選,主張社會平等,財富共享 |
小馬可士於6月當選為菲律賓總統,其亡父就任總統期間曾因巨額貪污遭推翻而流亡海外 | |
7月 | 香港新任特首李家超當選,曾任保安局長、政務司司長等要職 |
9月 | 基督徒魯托及賈查括分別當選為肯亞總統及副總統 |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2世於9月辭世,查爾斯3世繼位; 英國首相強生於同月卸任,特拉斯只任職45天便下台,現由蘇納克擔任 |
|
10月 | 首位義大利女總理梅洛尼為天主教徒,致力捍衛家庭價值 |
盧拉第5度當選為巴西總統,曾因貪污入獄近600日 | |
11月 | 以色列舉行第5輪大選,納坦雅胡第6度執政,右翼政治聯盟佔國會64個議席 |
馬來西亞4年來3換首相,安華擔任馬國第10任首相。 | |
12月 | 掌權20年的土耳其總統艾爾段暗示明年交棒給年輕人。 |
禱告:求主在列國中掌權,賜智慧給各國領導人。
.png)
以色列
以色列防衛軍報告今年共錄得280宗恐襲,為去年(2021)的3倍,共31名以色人喪生,而以色列軍隊數度採取行動,包括突襲約旦河西佔領區,共130名巴勒斯坦人喪生。
月份 | 事件 |
3月 | 3宗巴勒斯坦人槍擊案致11人死 |
一名阿拉裔警察捨身對抗恐怖份子,另有4人遭槍殺 | |
4月 | 聖殿山上以色列警方與巴勒斯坦人發生嚴重衝突 |
8月 | 一名巴勒斯坦男子槍擊公車致8人受傷 |
以巴一連3日在加薩走廊的衝突致24人死,203人受傷。 |
表三:2022年各國政治領袖更替表
禱告:為耶路撒冷守望,求主祝福以色列邦交。
墮胎及婚姻
美國最高法院於6月推翻「羅訴韋德案」,全國共27個州禁止或限制墮胎,而全球有24個國家禁止墮始,美國、法國、瑞士、捷克、波蘭、台灣等地每年皆舉辦「為生命遊行」,捍衛胎兒生命。
- 芬蘭國會議員拉莎寧於因同性戀言論遭起訴,於1月展開聆訊,3月宣判無罪,但仍在上訴階段。
- 南韓議員自6月起4次起草《全面反歧視法》,以保障同性伴侣。
- 美國於11月及12月分別在參議院及眾議員通過《尊重婚姻法》,為同性婚姻及跨種族婚姻提供法律保護。
- 義大利女總理梅洛尼反對同性婚姻及墮胎。
-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於8月取消男性同性性行刑事罪,表明同性戀者現在更能被社會接受。
- 截自12月19日,世界實時統計數據顯示逾4,100萬名嬰兒遭墮胎,連續第3年成為全球頭號殺手。
.png)
天災人禍頻繁
極端天氣導致嚴重天災 ,包括洪水、旱災、暴風。歐洲、非洲、中東及亞洲都出現旱災,使歐洲主要運河乾涸,索馬里也面臨10年以來最嚴重旱災;而森林大火廣泛焚毀樹木,面積相當於每分鐘燒掉13座足球場。
巴基斯坦自6月發生嚴重水災,逾千人喪生,另外澳洲東部、中國甘肅、四川、南韓、日本、印度、阿富汗及美國洪水為患。巴西於11月出現極端天氣—暴雨、冰雹及洪水。聯合國氣候大會於11月舉行,105個國家簽署甲烷減排承諾書,成立「損失及受災」基金。
全年地震總計8千多次,而規模6以上的共126次。
- 阿富汗於6月發生規模6地震,逾1,100人死亡。
- 印尼於11月發生規模5.6地震,最少335人死亡。
- 中國四川於9月發生規模6.6地震,93人死亡。
禱告:求主憐憫祂的百姓,止息怒氣、不降災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