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亞洲歸主協會 回歸大使命

  【趙錦漢採訪報導】香港亞洲歸主協會多年來在香港推動宣教,本社專訪協會總幹事蔡康怡牧師,了解協會如何幫助教會尋找三重召命,對準神的心意,回歸大使命。

 蔡康怡牧師。圖/來源:香港亞洲歸主協會
 
  美籍宣教士高保羅牧師(Rev. Paul Kauffman)於1966年在香港創立「亞洲歸主協會」(簡稱亞協),在全球共有20多個辦事處。早年,亞協致力在香港及亞洲各地推動聖經課程、佈道、粵語敬拜及宣教。到近年積極推動群體佈道,協助教會關注鮮聞福音群體,透過全人關愛的事工和服務,轉化個人和社區,幫助人們尋找並活出「三重召命」,活出基督信仰的價值觀和使命。
 
  總幹事蔡康怡牧師小時候隨家人移民到澳洲,一直委身於柏斯的華人教會。後來,他有機會接觸宣教士,發現他們年紀輕輕便委身於宣教,蔡牧師便以宣教為人生目標,決定到香港建道神學院接受3年的裝備,期間領受華人宣教的負擔。畢業後,他進入香港宣道會宣愛堂服事,並秉持澳洲看重家庭生活的精神,開放家庭,與弟兄姊妹建立關係。
 
  雖然蔡牧師沒有如願成為宣教士,卻致力推動差傳,培育年輕人成為宣教士。因著15年的牧養經驗,他明白到宣教是深層屬靈的操練,要效法耶穌基督犧牲的愛,行事為人也要活像耶穌。大多教會從事工的角度來推動宣教,如差傳年會、短宣等等,感覺像放煙火,瞬間即逝。經過15年的教會服事,他渴望在香港更多推動差傳工作,與香港教會同行,一起推動宣教。他於2020年加入亞協,因疫情爆發,亞協的事工停擺,卻成為了一個契機,從查經及尋找召命這兩個方向服事。
 
  亞協推動三重召命,包含了:人類召命、信徒召命及個人召命。首先,人類被造的基本目的是要成為神的好管家,一個人在信主前,從成長背景和環境中建立了根深蒂固的價值觀,教會應幫助弟兄姊妹在生活各個層面整合信仰;其次,基督徒擁有共同的使命—大使命和大誡命;最後,神對每個人有獨特的呼召。為要更好發揮人類召命和信徒召命,蔡牧師結合了屬靈導引、生涯規劃、性向評估、輔導等資源,幫助弟兄姊妹察驗神對自己的心意。三重召命互有關連,缺一不可,要尋索及實踐召命,並不是教會某一兩個部門能夠成事,需要整個教會去配合,建構整全發展的牧養培育藍圖。


職涯規劃師小組。圖/來源:香港亞洲歸主協會

教牧成長查經小組。圖來源:facebook@AsianOutreachHK


回歸大使命
  教會每一次復興,神都會復還一些基要真理,例如宗教改革時,馬丁路德倡議唯獨聖經、唯獨恩典。馬大福音28章19至20節告訴我們:「……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而羅馬書6章4節解釋,基督徒「藉著洗禮歸入死……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因此,洗的人不但要傳福音,而且要幫助受洗者脫離老我,生命以神為依歸
 
  大使命的下半段講到教訓和遵守。不但涵蓋傳福音,還包括門徒訓練。大使命只在馬太福音記載,福音書也記錄耶穌的一言一行,是最原汁原味的門訓材料。蔡牧師整合了耶穌生平的脈絡,編寫「馬太福音門訓之旅」,帶領弟兄姊妹深度認識耶穌的言行,從而對準神的心意,處理人生各樣問題。馬太福音有很多重要的屬靈教訓,例如: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大使命和安息等等。
 
  大多數屬靈領袖都明白,復興源自於禱告。在多年的服侍中,蔡牧師觀察到在教會眾事工中,
最難推動的就是禱告。例行式禱告推動不難,大型禱告聚會也可以舉辦,但果效不會持久。他認為人性是傾向自我中心,要看到自己的限制才能真心禱告依靠神。誠然這是無法透過「強逼」或公式化的聚會產生的,反而一些小組的禱告來得更實在。過去牧會時,他於團契後邀請同工按著聖靈的感動禱告,再配合深度查經,即使受情緒問題困擾的人,也能經歷神親自動工。另外,團契大多為姊妹,她們又禱告更多弟兄加入,結果神也應允。禱告的氛圍就這樣透過不同小組的禱告燃燒至教會其他群體。
 
  亞協舉辦「關愛印傭月禱會」已超過10年,也透過禱告關心其他群體,包括穆斯林、日本人等。蔡牧師相信,
興禱告會,帶領禱告的人的禱告生活要先經歷復興。他鼓勵同工和弟兄姊妹接納自身限制,當面對挑戰時,視之為一個學習依靠神的機會。

關愛印傭月禱會。圖/來源:香港亞洲歸主協會
 

亞協的關愛印傭月禱會已超過10個年頭。圖/來源:香港亞洲歸主協會
  
  亞協建立了「為亞洲禱告網」網站,列明亞洲各國的資料和代禱需要。為世界禱告,要具備屬靈的視野。如果對這些國家的認識乏善可陳,禱告也淪為表面、敷衍。亞協也推動「差傳假期」(Mission holiday),帶領參與者作深度旅遊,關心當地需要,尋索呼召。例如,香港人都喜歡到日本旅行,亞協便舉辦日本差傳假期。除觀光外,也帶領弟兄姊妹到山手線,花數小時在每個車站守望禱告。當他們了解日本人的需要,以後參與禱告會也能感同身受。
 
  朝著這個方向服事,蔡牧師感到服事越發喜樂和有熱情,致力協助教牧同工、基督教機構、平信徒尋找召命,回歸大使命。當基督徒好好實踐大使命時,弟兄姊妹的生命便有成長,教會便會興旺。歷經社會運動、疫情、移民潮和退休潮,香港教會彷彿進退失據。很多神學生和香港教牧都忙於服事和進修,且效果不彰,在疫情期間也感到迷失。教牧都希望有所改變,卻無從入手。亞協成立小組支援教牧及神學生,蔡牧師也應邀到教會講道,分享大使命和牧養的理念,連結教會,逐漸得到教牧的認同。
 
  去年(2023),宣道區聯會邀請亞協合作,把馬太福音查經之旅和短宣推動至120間堂會。一來蔡牧師來自宣道會,二來面對年輕人缺席,宣道會都希望更新年輕人的事工。宣道會大澳堂一位弟兄參加了差傳假期、查經、短宣和生涯規劃等活動。經造就後,他邀請教會的牧者和弟兄姊妹一起參與查經。後來,他接任教會執事,與其他幾位年輕執事一同邀請蔡牧師到教會帶查經班。雖然舟車勞頓,蔡牧師感到非常奇妙,發現查經班內全部都是親屬,見證跨世代的共融。單單去年,他便帶了200多個聚會,神正在興起一場大使命運動,呼召弟兄姊妹回歸大使命。
 
  亞協邀請宣教士到禱告會分享,拉近弟兄姊妹與宣教工場的距離,辨識當地需要,並關心、支持宣教士。亞協也為宣教士開辦查經班,透過神的話來為他們打氣,了解神的心意,然後宣教士也透過查經牧養當地人。
 
  亞協釐定了一套策進計劃,幫助教會認識、評估及實踐本地或跨文化宣教事工,計劃涵蓋異象、推廣、 裝備、考察和策動,與教會同行。蔡牧師坦言自己的野心不大,用愛去關顧同工及弟兄姊妹。他又強調生命的重要,因為生命有成長,自然就有果效。以往,他在教會服事,把焦點放在牧養,一心只想培育幾位年輕人成為宣教士,沒想到建立了20多位年輕人,使他們的生命對準神,回應神的呼召成為宣教士和傳道人。來到亞協,他初時只想幫助一些教會,後來建立幾個教牧小組,並得到教牧的認同。看見神賜下很多恩典,開拓寬闊的道路,他期望傳承更多同工來從事牧養的工作,包括查經班和生涯計劃。

蔡康怡牧師在宣道會區聯會教導查經。圖/來源:香港亞洲歸主協會

宣道會區聯會查經體驗工作坊
圖/來源:香港亞洲歸主協會

無感的世代
  馬太福音11章記載耶穌到會堂服事,猶太人終不悔改,耶穌責備他們,「當審判的日子,推羅、西頓所受的,比你們還容易受。」耶穌比喻他們是無感的世代,正如弟兄姊妹聽蔡牧師分享宣教,毫無反應一樣。耶穌又教導,「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太11:28)勞苦重擔使人無感。很多時候,傳道人都用口傳講信息,如何可以恢復五感,領受神的信息?五感聚會讓弟兄姊妹透過不同的感官來體驗真理。大會預備了香水,比喻為基督散發的香氣,又讓與會者品嚐鹽的味道,因為最純全的鹽才能提升食物味道,五感體驗使與會者對真理的感覺煥然一新。
 
  使徒保羅曾禱告,讓門徒的愛心在知識和各樣見識上多而又多。蔡牧師求主幫助人們尋回三重使命,明白神的心意、認識自己並認識世界;其次,基督徒要明白到自己的限制。本年初(2024),日本航空遭遇空難,飛機上 600多名旅客安然無恙。旅客雖然恐懼,但是他們沒有亂動,聽從空中服務員的指示,有秩序地離開。蔡牧師反思,身處於恐懼和憂慮的世代,人們稍為動一下,就會陷入混亂。基督徒不要亂動,明白自己的限制,要學會聽從神的指示,完全回歸神的心意。 


  亞協的好感生活體驗館預計於今年落成,透過生活體驗項目及差傳裝備課程,讓基督徒在生活的各個層面與信仰整合,活出好感生活,履行大使命。

蔡康怡牧師分享無感的世代。圖/來源:facebook@AsianOutreachHK

體驗香氣工作坊。圖/來源:facebook@AsianOutreachHK

透過舞蹈演譯五感。
圖/來源:香港亞洲歸主協會

與會者在五感聚會中用心體會。圖/來源:香港亞洲歸主協會

  
  禱告焦點:
  1. 求主祝福亞協的事工,幫助教會對準神的心意,歸回大使命,興起大使命運動。
  2. 為香港教會及年輕人禱告,求主幫助他們明白到自己的限制,脫離混亂與迷失,恢復感覺,回歸神的心意當中。



《禱告週報》第83
2024.03.11
  1. 丈量聖殿進入完全《電子書》
  2. 香港亞洲歸主協會 回歸大使命
  3. 如何脫離創痛、如何從非神信念得自由(三)
  4. 21天禁食禱告見證 真正的安息 
  5. 守望台海關鍵時刻 教會起來警醒禱告
  6. 歐全美校園禱告日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