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華福專題座談會》 網路時代下牧養迷思 牧者不要當網紅


聚會分享信息者。圖擷取自網路直播
 
  【記者趙錦漢連線報導】身處後疫情數位時代,教會聚會應該維持線上還是回到實體?世界華福中心於11月4日晚上,舉辦專題座談會,主題為「網路時代下的青年牧養迷思──牧師非得當網紅?!」,邀請了4位來自不同地區的華人牧者分享。與此同時,維珍事工發佈調研報告,正視青年牧養及門訓工作。
 
年輕人去留因素

  蔡玉玲博士(美國洛杉磯正道福音神學院舊約研究副教授)分享維珍事工的「疫情後教會的歸位與定位問卷調查」,出乎意料之外,發現相比年長人士,年輕人較不普遍、不積極參與線上聚會,專注度也明顯惼低。此外,大多牧者傾向擔心會友不會回教會參與實體聚會。
 
  針對年輕人流失,蔡博士引述生命道路調研(暫譯:Lifeway Research)調查18-22歲美國年輕人的結果,大部分至少停止固定聚會1年,甚至離開教會,原因包括生活環境改變、升學或工作、不滿教會偽善、缺乏連結、政治社會議題等。
 
  蔡博士指出,18-22歲階段是不穩定聚會時期,倘若於18歲前打好根基,較大機會再次回到教會。「大多教會視兒童、青少年事工為次要,屢屢更換傳道人,年輕人重視關係,於是乎對教會失去信任。」調查發現年輕人續留教會主因是關係、教會的榜樣和幫助。
 
  蔡博士提出十大吸引年輕人特質:真誠、避免偽善、真實、支持、不論斷、饒恕、激勵、關心、款待、合一。年輕人看重人的連結、信任,感受性較強、重視真實成長,看重社會議題及命題導向思考,教會必須讓年輕人有歸屬感和參與的機會。
 
牧師要做網紅嗎?
  「線上聚會或事工無法取代實體聚會、教會社區角色,教會應該有整全形象和功能,所以不需要也不鼓吹牧師成為網紅。」蔡博士表示,除外在條件、包裝外,網紅策略也容易讓福音失焦,牧師需花費大量時間構思內容和設計,很可能造成「高成本低效益」。
 
  「最重要的是,每位牧師有神的呼召(what),以不同恩賜(what),各盡其職服事神託付的羊群(where)。」線上活動以「講」和「聽」為主,就算花樣百出,也走不出框框,年輕人卻期待實質互動和屬靈經歷,尋找「道成肉身」的生命榜樣。
 
社創式事工
  香港人近年面對政治環境、移民潮,整體社會幸福感下滑,年輕人「攬炒」(即同歸於盡)代表內心的絕望。鄭家輝牧師(基督教迦南堂主任牧師、香港伯特利神學院講師)表示,不少線上媒體事工應時而生,如JesusOnline、思路.豐等,大多雖沒受過正規神學訓練,信息具獨立思維,用真誠的心打動了不少年輕人。
 
  鄭牧師參與一項社區共融計劃,目的是幫助年輕人建設和平、發揮創意,建立社創式教會,約有15、16所教會參與。該項計劃用1年時間學習社區需要,進行社區關懐,刻意培訓低動力、低學歷、低知識的有需要人士。鄭牧師反思透過創新社會關懷行動,幫助者及受助者皆獲益,協助弱勢社群融入社區。此外,4成參加者沒有基督教信仰,對教會持正面態度。
 
網絡時代牧養迷思
  許慧怡牧師(馬來西亞甲洞衛理公會協理牧師)首先拋出「教會有什麼能吸引人?」是網紅牧師,還是大教會線上影片?其實不可缺少的是對上帝的一團火。許牧師認為,「很多教會,甚至個人,都不知道需要什麼?面對各項挑戰、經濟壓力,不清楚現今的定位、未來的走向,沒有安全感。於是,教會多方嘗試線上聚會,例如講座、查經、培訓、營會、遊戲、佈道等等。對年輕人來說,選擇太多,只有3分鐘熱度,也留不住人,結果是迷失。
 
   許牧師強調,「牧者要先認識自己的羊,有消費者思維、按舒適度付出、委身獻上自己三類羊。可循三方面牧養年輕人:連結、處境化及資源共享。關係非常重要,這才是真實的火。」
 
  首先用耶穌的方式連結,70代表大組門徒團契,12代表門徒培訓小組牧養及3代表屬靈伙伴、門訓。處境化分為對話及神學反思,牧者必須與年輕人展開對話,「不是說必須按對方要求辦事,而是聆聽、尊重對方的需要,更進一步就是神學反思。面對年輕人,反思一點也不容易。」
 
  許牧師放手讓年輕人創辦處境化活動,百花齊放,包括時事、火災、「魷魚遊戲」、國事、社區關懷、疫苗、創業等等。活動必須具有福音性質,讓年輕人走出去。最後是跨宗派、跨國家、跨領域的資源共享,由於疫情,各宗派教會願意付出,走向合一,分享線上影片共用,又舉行青少年事工交流會。

  「網絡時代牧養需要想一想,事工為了什麼而存在?有什麼最擅長、優勢?如果專注只做一件事,會是什麼?如果我離開事工,希望有什麼可以一直存留?」許牧師再三強調,教會長輩或成年人要接受年輕人與自己不一樣,不論斷、不批評,要聆聽。
 
牧師要不要當網紅?
  松慕強牧師(台灣iM行動教會主任牧師)10前創立教會,為台灣首間純網路教會。就聖經價值觀來說,松牧師認為網紅現象是傳道人知道不能追求的個人英雄主義,屬於「政治不正確」。因為教會是團體,不是個人化的產物,牧師不可能也不應成為網紅。
 
  「無可否認,網紅具影響力,但不要看到別人做得比較好就眼紅。」松牧師認為,這是自我形像的戰場,到底牧者認不認識自己是誰?年輕人也一直尋找自己是誰?牧者要帶領年輕人,首先要知道如何倚靠神,找到自己的定位。傳道人不可能都是手、都是嘴,要認識自己,發揮恩賜。
 
  退一步說,什麼是網紅?按照世界標準的數字,網紅有10萬粉絲,但沒有一位華人牧者配得上,松牧師曾一度極度焦慮,緊張瀏覽量,睡覺竟滿身是汗。網紅具有本質影響力,但華人牧者只在華人基督教群體較有影響力而已。耶穌是當代的網紅,不是由正式機構授權,群眾卻接受其影響力。例如宜蘭寒溪是一所原住民部落教會,主任牧師本身是位獵人,透過戶外活動牧養年輕人,網路對教會毫無影響。
 
   面對網路巨獸逆襲,是工具,還是感到恐懼?如果感到恐懼,就不會學會使用它。「教會必須定位線上聚會,抓起大船方向盤,第一,用還是不用?第二、是用來傳福音還是牧養?iM行動教會是最早期虛擬教會,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人需要實體互動,要給人熱情,線上是達不到的。」松牧師認為線上平台還不完整,無法取代實際連結,iM教會大部份線上運作是作福音用途,對象為非基督徒。

  要與年輕人建立關係,線上平台不可能全部交給年輕人處理,要與他們同行。牧養要經得起考驗,小組「線上化」建基於線下關係。台灣北部、中南部地區文化不同,北部人較注重私隱,需要距離感。但例如台中美福教會門徒關係深厚,最少有4代門徒。
 
  松牧師建議牧者不要當網紅,要學習成為有網紅能力的傳道者,要接受現況,在其中找機會,既然是不能換的血統,要在主的恩典中認識自己的命定。「網絡像會堂一樣,只是禾場和工具,牧者應該用自己的強項,不是模仿。要重新回到異象,列出特點和強項;為自己焦慮、負面情緒禱告;認真建立門徒;持續嘗試;認真堅持禱告,倚靠上帝。」
 
  董牧師回應當晚講座學習,網路是擴大服事的工具,但必項有真實的關係;重點不在科技,在於服事人。教會是群體,不是事工或數字;要真實的話,就是線上、線下一致,分享軟弱和掙扎。各地挑戰雖不同,但不要視年輕人為被動消費者,而是主動創造者,牧養要帶著呼召、恩賜服事,認識自己是誰,鄰舍又是誰?
 
禱告焦點:
「務要牧養在你們中間神的群羊,按著神旨意照管他們;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也不是因為貪財,乃是出於樂意;也不是轄制所託付你們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樣。」(彼前五2-3)

● 求主幫助眾牧者更認識自己的使命和發揮恩賜,牧養主所託付的羊群。
go top